互聯網工資賊高?送你一份程序員入行報告
近些年,互聯網行業風生水起,從業人員薪資也是水漲船高。相對資深大廠程序員動輒年薪大50-100萬,而程序員作為互聯網行業的第一建設者,輿論熱點也是從未掉隊。先是頻頻爆出的996.icu問題,極高的工作強度透支身體,每天漫長的工作時間,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再是偶爾爆出的裁員性消息,猝死言論。再加上無數自媒體推波助瀾,程序員似乎成了一種無比神秘的存在。
作為一個青春代小程序員,小編會發布一個專門的系列,談一下對程序員這個行業的認識,為大家抽絲剝繭,一塊讀懂程序員的喜怒哀樂。今天我們第一波先談談,什么是快樂星球,啊呸,什么是程序員真實的入行門檻。
小編目前就職于字節,工作幾年來積累了不少的行業信息,認識了不少的朋友。那現在就從自身視角談談對此事的認知。
門檻不只是最低標準。
門檻很容易被認為是最低的入行標準,先入行再想別的。但是在程序員界,尤其是現在360行,行行計算機的背景下,有絕大部分人,還沒入行或者剛剛入行,就已經注定要出局了。一步慢,步步慢。入行的起點其實影響的是以后每一步的高度,長期積累下來就成了自己的職場畫像,影響市場對自己的定位。所以真的想從事這個行業,最低入行門檻可以讓你入行,但是也能保證,你大概率只能成為行業的底層,被迫出局。每個行業真實的門檻其實比絕對門檻要稍高,起碼要保證自身有足夠的上升空間,不至于在行業食物鏈的最底端。
入行的炮灰級標準
碼農真實的硬性要求很少,甚至前些年對學歷對專業都十分寬容,只要是個人,有個基本的學歷不至于太難看,原則上都有辦法入行。參加一些培訓班,進行簡單包裝,學習基礎知識。雖然近些年基本要求有所提高,但是入場券仍然算是人手一張。有句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越低的入行標準往往代表越激烈的競爭。比如高考,當人人都可以考大學時,往往找工作時就會千軍萬馬,一崗難求。寬進必然嚴出。只靠最低標準入行的,往往徘徊于小公司之間,幾年后,簡歷充斥的小廠背景,平庸的工作能力,會極大阻塞他們的上升通道,也是行業第一批被擠壓出局的人。
如果不想做炮灰,那么需要怎么樣才可以真正拿到門票呢?
其實有些標準是隱形的,進來時不需要,進來后處處要。
1. 學歷,學歷可不只是一張白紙,也不是一張門票,而是一個證明。代表了求職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基礎思維,認知,學習能力。所以稍微有點選擇權的公司,會將學歷當作第一篩選要素。目前來講,學歷及211以上是比較夠用的。普通二本也可以有操作空間。 二本以下,不建議入行,因為很容易第一步走不好,變成炮灰出局。不過事無絕對,以上論述只是在大概率的背景下。
2. 思維邏輯能力。 程序員的工作內容中,寫代碼其實只占一小部分,還有相當部分時間用于對項目的剖析,理解。 會議溝通確定方案,大腦進行各種信息輸入輸出。 這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些也是程序員往上走的必備要素。
3. 自我驅動,執行力。 互聯網是個比較松散的行業,提倡的工程師文化最早形成于國外。其實大家發現,往往越松散的環境,越低的絕對門檻,就越卷,想要成功對個人的要求就越高。這也是為什么程序員行業內部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這個方差如此之大。 在從業過程中始終保持競爭力,就必須要有執行力。需要自驅去做很多事情。 有句話便是自己不革命,就要等著別人革你的命。 自我驅動便是一個自我革命的過程。
4. 玩轉行業,社交能力。什么?社交。程序員還需要社交?是的!沒錯。每個工作都需要社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社交。只是目的不同,手段不同,方式不同。 程序員的社交溝通在于如果說服你的同事,推動一個事情的執行。在于如何對同級,對上級采取不同的策略,建立良好的印象,從而獲得更多的資源拿到更好的成績,在于如何擴大自己在團隊內部的影響力,把自己的價值推銷出去。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程序員。這些都不可或缺。
其實這是個比較復雜的認知問題,不只是列一個招聘標準那么簡單。限于篇幅和時間問題。小編還要去公司寫代碼,只能先寫這么多了。后續會持續發文,逐步豐富成一個完整系列,期望對感興趣的朋友起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