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也挖人了:Claude Code開發主管和產品經理被一鍋端
編程神器Cursor的母公司Anysphere也開始挖人了。
Cursor這次挖到了合作伙伴Anthropic的兩名前核心高管:原“Claude Code”項目開發負責人Boris Cherny將出任首席架構師兼工程主管,原項目產品經理Cat Wu將擔任產品負責人。
Boris Cherny 2024年9月加入Anthropic,入職還不到一年,之前在小扎公司Meta 干了六年多,任職首席軟件工程師, Instagram 的服務器架構和開發基礎設施主管, Meta 的代碼質量主管,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學的是經濟學。
Cat Wu全名Catherine Wu,2024年8月加入Anthropic,擅長構建高可靠、可解釋、可控制的人工智能系統,本科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專業計算機科學,加入Anthropic之前有多段不同領域工作實習經歷,最長兩年,比如在谷歌實習任職軟件工程師,在J.P. 摩根實習任職交易員,在Alexandr Wang公司scale AI作為作為產品經理任職兩年。
此番“挖角”或將使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變得微妙——畢竟Cursor的大部分AI功能都由Anthropic提供技術支持。目前,Anthropic的年化收入已高達40億美元,而Cursor的年度經常性收入也已突破5億美元。
AI編程領域現在競爭非常激烈,下面給大家梳理一下,如今,AI編程領域的戰火已蔓延至四大戰場:
1. AI驅動的IDE:由兩大領跑的初創公司——被OpenAI以30億美元收購的Windsurf和估值90億美元的Cursor——引領,身后還跟著眾多競爭者(如Cline、Github Copilot等)。
2. 氛圍編程(vibe code)平臺:Bolt.new、Lovable、v0等平臺都正經歷高速增長,在短短數月內營收便達到千萬美元級別。
3. AI編程隊友:以Devin、Cosine為代表。你只需給它們一個任務,它們就會帶著一個完整的PR(代碼合并請求)回復你(盡管效果好壞參半)。
4. 基于命令行的AI工具:繼Aider初獲成功后,現在涌現了許多替代品,其中包括三大大主流AI實驗室推出的OpenAI Codex,Claude Code,Gemini CLI。其主要吸引力在于:1)它們是可組合的;2)它們按實際使用的Token數量付費,屬于即用即付模式 3)就是谷歌最近推出的 Gemini CLI,幾乎是免費使用,每分鐘60次限制,每天1000次限制,不過Gemini CLI除了編程以外有更大的野心,個人感覺Gemini CLI更像是一個AI操作系統試水。
Claude Code的首席工程師Boris認為:“Claude Code與其說是一個產品,不如說是一個Unix工具。”
這與Anthropic的產品原則——“先從最簡單的做起”——不謀而合。無論是內存的實現方式(一個能自動加載的Markdown文件),還是提示詞的總結方法(直接讓Claude進行總結),他們總是選擇那些有用、易于理解且可擴展的最小構建模塊。就連像規劃功能(通過/think
指令)和記憶功能(在Markdown中使用#
標簽)這樣的主要特性,也遵循了以文本輸入/輸出(I/O)為核心接口的理念。這與最初的UNIX設計哲學非常相似:
Cursor這次也挖到了Anthropic的大動脈,這是直接把Claude Code核心一鍋端了,Cursor已經非常強了,期待后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