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綠色金融,中再融再生財助力舊衣物回收
談起“再生資源”,大多數人認為比較神秘。而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資源回收逐步走進大眾的視野,如舊手機回收、舊衣物回收等。“普惠金融的實施,會讓更多的人關注環保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再生資源領域,而中再融作為互聯網金融平臺,正在撥開再生資源產業的一角,扶持產業的同時,讓越來越多的投資人了解再生資源行業。”中再融合伙人&副總裁侯君表示。
據了解,專注于再生資源中小企業周轉貸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中再融在中再生協會的推薦下,近日將陸續上線多家再生資源企業項目,首批企業包括廢紡回收的再生企業易霖環保(北京)有限公司,借款50萬元,主要用于戶外回收箱體投放以及分解設備升級。
借款企業負責人介紹,易霖環保成立于2009年9月24日,為中再生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分屬中再生協會廢紡分會。公司主營業務為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利用,此業務下游需求量大,多為生產制造型企業,將回收的化纖類服裝和棉紡類服裝通過物理技術,生產出汽車、家電用隔音隔熱材料,兼具經濟價值與環保價值。2017年上半年總回收量為240噸,本次借款主要用于戶外回收箱體投放,從而增加年度的回收總量,預計兩年內全北京投放回收箱2000-5000個,年處理廢紡5000噸。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舊衣物回收,這使得舊衣物回收逐步形成產業鏈條,從原料回收到專業分揀,再到化纖等回收原料處理再利用,最終到加工為再生成品,但產業鏈完善的過程中,利用率的低下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我國目前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率不到10%,致使回收的舊衣物得不到有效利用。
不斷提升回收設備、技術、綜合利用率是再生企業發展的必須,而技術設備的提升有賴于資金的支持,中再融“再生財”項目為再生產業提供高效金融解決方案,融合“互聯網+綠色金融”,開展再生資源全產業的資金扶持計劃,通過供應鏈融資有針對性地解決上下游中薄弱環節、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打通上下游融資瓶頸,從而提升綠色金融效率。
另一方面,再生資源產業作為朝陽產業不失為普惠金融優質的資產項目,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積累財富的機會。再生資源產業發展作為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朝陽產業。中再融希望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普惠價值,提升再生資源產能,同時傳遞再生環保理念,讓投資用戶充分了解再生資源,為和諧環境盡一份力。
據介紹,中再融依托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以及協會下屬萬余家再生資源企業的資源,通過專業的互聯網團隊、完善的風控體系、實力強勁的合作機構為投資用戶提供安全、透明、便捷的互聯網理財服務。平臺上再生財項目年化收益7-12%,50元起投,全程無手續費,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