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融與財富星球達成戰略合作,深挖綠色再生資源產業價值
日前,專注于再生資源垂直領域的中再融平臺與運營四年的老牌平臺財富星球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就綠色再生資產展開合作,在合規的前提下,雙方優勢互補,擬打造再生資源垂直領域“資金-資產-大數據”生態鏈,深層次解決再生企業融資難,這也是中再融運營“中再生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后的一大動作。
作為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唯一指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中再融從成立之初專注于再生資源企業資金周轉,兩年來通過“互聯網+金融+再生資源”,對8個省份50多家企業實地調研,完成1000多次金融服務。有著獨特優勢與實戰經驗。對于此次雙方合作的達成,中再融合伙人&副總裁侯君表示,“這不僅將中再融服務再生資源企業的能力提到一個新的臺階,也是同業平臺對中再融的認可與信任。”
天時:行業資產荒下中再融的綠色資產成香餑餑
隨著29號文的下發,終結互聯網資管模式的“***槍”已然打響,這是繼禁止網貸P2N模式、各種債權轉讓之后,監管層面再次對平臺資產端出手,資產端進一步收窄,互聯網金融行業面臨著史無前例的資產荒。政策的出臺、監管的細化和行業的競爭加劇,優質資產缺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互聯網金融平臺面臨著“資產荒”的窘境,優質資產的開發成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競爭的核心,對未來行業的格局走向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中再融定位于綠色金融,專注于再生資源企業金融信息服務,與中再生協會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以其會員企業為中心,提出“互聯網+金融+再生資源”模式,為整個再生資源行業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成為中再生協會唯一指定互聯網金融平臺。在資產限額的形勢下,綠色再生資產主要針對再生資源企業50-100萬資金周轉;在優質項目選擇上,首先有中再生協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的書面推薦,其次有整個行業的大數據篩選,并通過中再融三級風控把關;在項目保障上,中再融建立長城計劃,與合作機構建立項目保障計劃,實行風險共擔,抵御逾期風險。作為扶持實體經濟的綠色金融信息服務模式,中再融用兩年時間證明其可行性。
此外,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把“發展綠色金融”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路徑之一,意味著我國將發展綠色金融上升到戰略高度。中再融與財富星球的綠色資金合作可謂搶得先機,占盡天時。
地利:依托綠色金融服務中心挖掘千億級市場
發展綠色產業,我國目前存在著巨大資金缺口。據測算,中國綠色產業的年投資資金需求在2萬億以上,而財政資源只能滿足10%至15%綠色投資需求。
據了解,再生資源主要包括三大類:金屬類再生資源、非金屬類再生資源和廢舊電子電氣機械設備。據權威數據測算,預計到2021年,我國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總量將達到3.25億噸,復合增速5%,再生資源回收價值達到9506.52億元。中再生協會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再生資源企業達13萬家,其中85%為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這么大的行業體量蘊含著千億級的資產市場。
在此契機下,2017年12月,中再生協會聯合中再融共同發起成立“綠色金融服務中心”,擬打造一站式綠色金融服務平臺。作為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實施單位,中再融將以互聯網金融為先導,通過中再生協會引入外部資源,整合區域內現有資源,引入機構資金、基金、投行,第三方擔保等征信服務,推動行業內金融機構集群發展,打造綜合綠色金融服務中心,降低再生行業內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擴大融資規模,有效提升再生資源企業綜合融資能力。
此次雙方的合作,也是推動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從資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解決綠色企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通過信息網絡技術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社會閑散資金推動綠色產業發展與綠色技術革新,實現再生資源產業升級轉型。
人和:強強聯合打造垂直領域“資金-資產-大數據”生態鏈
在強監管之下,中再融與財富星球在加速合規布局的前提下達成強強聯合,通過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共同深耕再生資源垂直領域,充分放大金融科技優勢,通過大數據將社會閑散資金與再生優質資產***對接,擬打造“資金-資產-大數據”生態鏈。
在雙方實力方面,中再融經過兩年多深耕再生資源企業金融信息服務,在綠色金融資產獲取、風險控制、金融服務等方面也形成特色優勢,而財富星球作為穩健運營四年之久的平臺,在用戶運營、風險控制、產品服務等方面都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機制,雙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后,將依托雙方優勢進行強強聯合,并結合雙方劣勢進行優勢互補,攜手開拓綠色金融服務,為中小微企業創造更便捷的融資環境,為用戶營造更和諧、美好的生活氛圍,真正實現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普惠價值。
在合規方面,中再融自成立以來始終將合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資產小額分散,截至目前,平臺自然人平均借款額度為18.6萬,法人平均借款額度為42.5萬;備案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此次合作是依托雙方優勢進行的強強聯合,攜手共拓綠色金融服務,為中小微企業創造更便捷的融資環境。
未來,中再融依托綠色金融服務中心,不斷完善擴充資金、資產、大數據風控等業務線,在企業金融信息服務方面做深、做精,加大力度進行多元化布局,深化綠色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