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什么會推出CarPlay?
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突破10億,雖然今年還會有較快的增長,但增幅必然大幅下降,智能手機市場令人瞠目的高速增長時代即將成為過去時。在移 動互聯網領域各領風騷的蘋果與谷歌,已經開始尋找新的增長點,隨著carpaly的公布,“蘋谷大戰”的下一個戰場似乎是選擇了車聯網領域。
前段時間谷歌32億美元收購Nest,顯然是要在智能家居領域有所動作,之前發布的“谷歌眼鏡”也***了可穿戴智能設備熱潮,而更早就披露的的谷歌 無人駕駛汽車當然也是瞄準了智能汽車的市場。雖然谷歌眼鏡的反響并不十分熱烈,但是在移動互聯網下一個階段的發展布局中,谷歌動手明顯比蘋果更早一些。
反觀蘋果,可穿戴智能設備iWatch是千呼萬喚不出來,iTV也只聞雷聲不見雨點。蘋果對待拓展產品線的謹慎可見一斑,寧可沒有,也不在技術不成 熟的時候推出用戶體驗不佳的產品。而這次的CarPlay,從去年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布“iOS in the Car”的計劃,到現在剛剛一年的 時間,從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CarPlay也僅僅是iOS在汽車上的投射,并非真正的智能汽車操作系統。不過這并不能說明蘋果這次是倉促推出 CarPlay,相反,我認為這是庫克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明智選擇,可謂是四兩撥千斤的妙招。
***,單純的iOS投射,已經能賦予汽車“智能”的含義。
車聯網的概念在移動互聯網的初期就已經提出來,汽車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重要入口也早已成為行業共識,但是對于到底什么樣的汽車才是智能汽車卻沒 有定論。其實考慮到現在車主真實的需求,不管是路線導航、聽音樂、聽廣播,還是通訊,似乎都不需要強大的計算設備,其中的通訊功能又是iPhone的先天 屬性。通過與iPhone連接,也完全可以實現我們現在能想象到的遠程啟動汽車、關閉車門、開關空調和遠程定位、查看汽車狀態等功能。既然可以很簡單的賦 予傳統汽車“智能”,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CarPlay可以更好更快地占據傳統汽車智能化的市場。
蘋果公司對于自己的產品一直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喬布斯也說“我來到這世界,不是為了把軟件授權給別人裝在那些蹩腳硬件里”。所以很多人想象蘋果在汽 車領域的策略應該是依靠自己龐大的生態系統打造一個革命性的汽車產品。但是大家不要忘記,汽車的平均使用壽命超過十年,據分析到2017年,車輛聯網的比 例會從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50%以上。這意味著有超過五億的傳統汽車會通過升級改造實現智能化,如此巨大而誘人的市場規模,如果失去這個先機,恐怕汽 車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 的標準化進程也將會由別人來主導了。而傳統汽車的智能化,通過CarPlay來實現,則充分發揮了蘋果iOS生態系統的優 勢,再合適不過。
第三、車載信息系統標準化的迫切需求及車企在技術開發上的劣勢使其不得不與科技公司展開合作。
上文講到蘋果希望通過CarPlay在IVI標準的建立中占據主動,而掌握IVI標準某種程度上便意味著獲得未來車聯網產業鏈的主導權。車企自然也 不想把主導權讓給別人,所以從車聯網概念誕生至今,國內外已經有很多車企相繼推出自己的車載信息系統,比如Onstar、G-book、InkaNet、 SYNC、Carwings、GnetLink等等。這些由汽車廠商推出的車載系統各有特點,又依靠自己汽車廠商的優勢各自占領了一部分市場。但是由于車 企各自為政,且技術開發實力有限,使得車聯網產業鏈上不同終端的數據至今難以打通,且用戶體驗很差,這已經嚴重阻礙了IVI的標準化進程。一方面科技企業 在信息系統的研發上優勢明顯,另一方車企自己的信息系統又難以成為行業標準,與已經建立了iOS生態系統的蘋果公司等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用戶體驗更好的車載 信息系統,對于車企來說,顯然成為了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選項。
第四、汽車行業特點使科技企業尚無心也無力撼動車企主導權
互聯網已經顛覆了傳統手機行業,貌似馬上又會顛覆傳統電視行業,但是汽車行業卻跟手機抑或電視完全不同,手機等電子消費品的核心體驗必須基于操作系 統來實現,這使得軟件與硬件設計息息相關。而汽車的核心體驗是駕駛舒適而安全,影響這個核心體驗不是車載信息系統,而是汽車設計與制造技術。所以在手機 上,蘋果可以依靠對軟件的革命性創新來革新并提高硬件的體驗,而對于汽車來說,科技公司很難依靠軟件的優勢大幅提升硬件的體驗,在汽車設計上也難以在短時 間內實現對傳統汽車廠商的超越。在制造方面,汽車的制造技術也遠非手機能比,難道連手機都不自己生產的蘋果會自己建設生產線?如果不自己制造,繞開現在的 汽車業巨頭,又從哪里能找到靠譜的汽車制造代工廠呢?
第五、汽車行業產業鏈更復雜,各方目前只能選擇開放、合作與共贏。
在PC時代,蘋果的封閉政策輸給了開放的微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相對開放了iOS,打造出成熟的生態系統,而面對更加開放的安卓,孰勝孰負雖 然還未可知。如今面對產業鏈更加復雜、行業壁壘更加堅固的汽車行業,恐怕也唯有開放才能使自己占據有利地位。更何況,車載信息系統只是汽車產業鏈條的一 環,不能說不重要,但至少從目前來說還不是最核心的一環。正因如此,坐擁產業鏈鰲頭的汽車企業才不像傳統手機企業或者電視企業那樣面對互聯網企業的進逼而 惶惶不可終日,這也也使得當前汽車企業愿意跟科技公司嘗試合作,至少在初期愿意通過合作來打造共贏的局面。
因為以上提到的這些原因,出于對車聯網前景的看好與自身各種條件的限制,汽車廠商與科技企業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蘋果的CarPlay,抑或谷歌 的汽車開放聯盟(OOA),都不失為目前各方最合適的選擇。而在國內,百度早就跟福特開展了合作,也有傳聞阿里有意收購車聯網軟件商。好戲,可能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