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CEO庫克心懷富士康情結 訪華意義大于目的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于麟)3月28日消息,已被媒體鋪天蓋地轉載的“蘋果CEO 蒂姆·庫克低調訪華”的消息說明,庫克的此次來訪已經不可能低調了。而目前圍繞“他要見誰、他要做什么?”的討論也布滿了各種媒體渠道,甚至有媒體猜測他是來擺平近期蘋果中國遭遇的公關危機的(參考資料: 中國最忙碌公關:蘋果公司黃昱娜)。但在IT商業新聞網看來,庫克來中國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來了。
庫克在喬布斯時代最近的幾年里就已經成為蘋果“親華派”的主要代表,作為當時蘋果的二號人物,幾乎所有蘋果總部有關中國市場的言論都由他發布,而剩下的才是那些出自于喬布斯發布財報時不得不念的文件報告中的中國區部分。
庫克對中國理當有種特殊的感情,從某種程度上講,甚至他的升遷也離不開中國。
作為喬布斯最得力、也是***秀的戰略執行者,庫克對于蘋果公司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喬布斯可以主導設計出全球最精美的數碼產品,但真正能把這款產品組裝制作出來,并賣到更多人手里的部分是由庫克負責的。
庫克模仿“毛式敬禮”
而相對更為重要和關鍵的一環,組裝和制造蘋果產品理所當然的成為庫克需要***解決的問題。不過這當然難不倒擁有超過16年材料采購、庫存管理以及直接介入生產線的庫克。
IT商業新聞網注意到,在喬布斯的傲慢已經成為蘋果在中國發展***阻礙的時期,庫克仍在千方百計的維持著蘋果與中國的微弱通訊。
在一些只限于小范圍的評論中,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崇尚特立獨行、追隨自我的喬布斯,必然對中國市場的抄襲和山寨、以及“越獄”和盜版等等行為耿耿于懷,而自身倔強和頑固不化的性格決定了,即便中國市場作出更多的妥協和努力,仍舊改變不了他對中國最初的看法。
但是只有庫克明白,誰在真正的給蘋果公司收入數字的增長提供動力,尤其是喬布斯不愿對每天加班到深夜的中國工人過問太多的時候。
而說到加班,庫克和中國代工廠富士康的交往值得一提。因為富士康出色的幫庫克完成了蘋果產品的組裝制造任務。也許也只有喬布斯滿意的把玩著中國工人加工好的蘋果產品時,才能稍微減輕一些他對中國的厭惡,才能想起是該給庫克升職了。
暢銷書《虎與狐—郭臺銘的全球競爭策略》作者張殿文曾經說到,如果沒有郭臺銘,就沒有喬布斯的今天。不過IT商業新聞網認為,后面的名字應該改為庫克。
庫克從來對郭臺銘都是非常尊敬和贊美的。“郭臺銘是一個充滿激情和美德的強勢領導人,一個值得信任的伙伴。他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通常在辦公桌上吃三餐。沒時間染頭發、打高爾夫球或者去健身,他要用這些事件去思考五年計劃。”庫克曾如此評價郭臺銘。
而令IT商業新聞網驚訝的是,庫克能夠對郭臺銘的生活了解得這樣仔細,足以說明他和郭的關系是多么的親密。而這種親密,當然不會只停留在雙方的私人關系上。
2010年,受手機行業經營環境惡化的拖累,富士康在當年上半年的營收雖然高達32.3億美元,但實際則虧損1.4億美元,叫此前擴大了6倍,三季度后虧損進一步擴大,并且那已經是富士康國際連續第三年業績下滑。時任蘋果***運營官庫克于2010年6月飛赴深圳,與郭臺銘洽商,在原定代工費基礎上增加2%的補貼,以支持富士康為工人漲薪,而富士康為蘋果代工的毛利一共也就2%~4%。也正是此舉,為繼續維持作為蘋果產業鏈最重要部分的中國代工廠們的熱情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作為回報,2011年9月郭臺銘及胞弟郭臺強飛往蘋果位于美國庫比蒂諾的總部,與已榮任蘋果新CEO的庫克在商談下一代iPhone的準備情況時,也提到了擴大中國大陸蘋果渠道的相關事宜,并最終促成了蘋果在中國的渠道變革。而那時正值,由于蘋果新老高層變動,以及喬布斯執政期內長期忽視中國渠道市場后導致的方正世紀、長虹佳華、佳杰科技、翰林匯四大蘋果中國渠道被嚴重邊緣化的危機時刻。
此外IT商業新聞網也發現,有關美國媒體對富士康“血汗工廠”的報道恰恰在庫克訪華不久前被成功“平反”,而這兩個事件的發生是巧合還是存在其他“操作”值得玩味。
有資深媒體從業人士提醒IT商業新聞網稱,“不要忘記公關這個行業是從美國開始的。”
不過無論如何,庫克此次訪華,已經暗示著蘋果中國市場的春天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