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跳”之后 富士康的成本死局
僅僅半年間,富士康(深圳)已經(jīng)淪為了一座“死亡工廠”。
5月26日晚間,一名男工從高樓飄落,他在結束了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讓富士康半年來的“連環(huán)自殺”事件增加到12起。
此時,富士康正在面對的不僅是被全民圍觀的尷尬,自殺事件當事人及家屬的賠償,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十三跳”!遺憾的是,對富士康的了解愈多,愈感到一種難以釋懷的無力感。
因為,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廠,早已踏入了一個成本死局。
為什么是現(xiàn)在?
在富士康,被奉為管理圣經(jīng)的“郭臺銘語錄”第九十一則稱,“對事情的觀察: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通過這些“工具”總能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
遭遇全民圍觀的富士康,其內(nèi)部的每個細節(jié)都已經(jīng)被媒體用這三種“工具”一一掃過。也正因如此,我們很容易還原這個工廠的真實情景:一個龐大、冷漠的封閉式廠區(qū),奉行效率文化,要求員工“動作標準化”,卻并非人們想象中的“血汗工廠”;一群在工作時如尺子般精確的工人,長期“自愿”加班,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甚至連同宿舍室友的名字都叫不上來。
盡管任何人都能從這些情景中尋找一條條年輕生命墜落的原因,不過,很多人仍會忽略掉一個問題,為什么這些墜落如此密集地發(fā)生在2010年?事實上,精確化、標準化在富士康是一以貫之的管理哲學,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在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也并非始于2010年,只不過,那時候,每年不過發(fā)生一兩起,而到了2010年,這類悲劇卻接二連三地發(fā)生。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倒了富士康員工自殺的“多米諾骨牌”呢?
人員增了成本降了
以代工為盈利模式的富士康在2008年已開始進入寒冬。
彼時,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fā),富士康面臨著訂單減少、價格下降等多重打擊,這直接導致富士康國際[5.79 -1.03%](為富士康龐大帝國中的一部分,主營業(yè)務為手機代工,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2008年度凈利潤較2007年下滑高達83.2%。
“當產(chǎn)品定價下降30%,你首先一定要讓訂單數(shù)量增加30%,接下來再多下超過30%的訂單,才增加三成營收,但問題是你一定不可以增加30%的人力!”在《郭臺銘與富士康》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
順著這樣的邏輯可以推斷,在富士康,只要影響企業(yè)利潤的其中一個因素出現(xiàn)下降,員工利益就會成為被犧牲的對象。因為,在生產(chǎn)量增加后,如果人力成本不相應增加,那么,就只有兩種辦法,一是提高每位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強度;二是降低員工工資,以將節(jié)省出的成本用于招聘更多員工。
不過,富士康面臨的情況顯然更加糟糕。面對著2008年影響收入的兩大因素的全面下降,郭臺銘選擇了在竭力爭取訂單的同時,直接降低人力成本。
富士康國際2009年的財報顯示,截至2009年底,公司員工數(shù)量達到11.7萬名,相比2008年增加了9.7%,但員工成本總額卻同比減少28%。而人均成本更減少達34%之多。
在巨大的盈利壓力下,本來就如機器般運轉的工人們被進一步地“機器化”,且是更加廉價的“機器”。
然而,人,終歸不是機器。于是,當這些年輕的生命完全被機器侵占,潛藏的自殺傾向開始蠢蠢欲動。
解不開的結
郭臺銘有他的無奈。
即使竭力縮減成本,富士康國際的毛利率仍一直呈下降趨勢。財報顯示,這家公司2009年整體產(chǎn)品毛利率為5.%,2008年為6.9%,而2007年為9.2%。此外,公司凈利潤繼續(xù)下滑,2009年,富士康國際僅實現(xiàn)凈利潤3900萬美元,較2008年同期銳減67.77%。
有媒體曾經(jīng)報道過,富士康在供應鏈上是零利潤的尷尬。當外商全面控制原材料的供應,甚至是后續(xù)相關的物流、維修、培訓、用工等費用時,富士康能賺取的就只有人力成本差。況且,如果再為了接到更多訂單而在與外商的價格談判中再行讓步,這中間的差價將被進一步擠壓。
代工曾經(jīng)給富士康創(chuàng)造了巨額財富,現(xiàn)在卻將它帶入了死胡同。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計算來感受富士康的利潤之困:2009年底,富士康國際共有員工11.87萬名,當年實現(xiàn)凈利潤3900萬元,那么,在每位員工年收入增加2000元的情況下,富士康國際2009年的凈利潤已被瓜分殆盡。
“連環(huán)自殺”愈演愈烈之時,郭臺銘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請高僧做法事、請心理醫(yī)生輔導、在4層以上樓房安裝防護欄等,但這些舉措屢被指責為浮于表面。
其實,他不會不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里。但富士康的利潤是建立在將員工“機器化”的基礎之上的,這決定了郭臺銘很難、甚至不可能在這點上做出改變。
當然,如果他不改變,“連環(huán)自殺”的魔咒就不會解開。這就像一場瘟疫,既然已經(jīng)擴散蔓延,就只有一味對癥的藥才能祛除。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