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51CTO技術棧(微信號:blog51cto)
一封信被曝出,震驚硅谷!
“2021年,拜登政府包括白宮級別的高級官員,連續數月向我們的團隊施壓,對COVID-19的相關內容進行審查”,這封出自扎克伯格之手的信,寄向了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吉姆·喬丹(Jim Jordan)。
圖片
到了周一,該委員會反手就把信公開可見了!直接發在了官方的X及Facebook賬號上。并言簡意賅地給大家畫了個重點說,小扎在這封信中“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拜登-哈里斯政府 "施壓 "Facebook審查美國人。
第二,Facebook 審查美國人。
第三,Facebook 扼殺了亨特-拜登(總統Joe Biden的兒子)筆記本電腦的報道。
圖片
這篇推文吸引了超過5000萬次的網友圍觀。Meta的發言人回應,確認了信的真實性。
雖然科技巨頭對輿論的控制,已是硅谷科技圈茶余飯后的經典話題了,但像小扎這樣直接擺在明面上承認政府施壓的,好像還是頭一遭!
扎克伯格的這封信注定非常難下筆。如此具有爭議的話題,勢必要引來非議,坦誠向委員會回復的小扎可謂勇氣可佳。
在信中,小扎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悔意,他寫道,“我認為政府施加壓力是錯誤的,并且遺憾我們當時沒有更明確地表達這一點。……我堅信我們不應該因為任何政府的壓力而妥協我們的內容標準,如果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我們已經準備好反擊。”
1.小扎:后悔被施壓配合審查
這封信可謂小扎教科書級別的“既、又、還”難題的回應。小扎在有限的篇幅中,既要厘清事實,重申Meta的中立立場,又得回應眾議院對于Meta的質詢,還要小心禍從口出,避免Meta在接受反壟斷調查之際招來更多麻煩。
具體來看,小扎一共披露了三件事,每件事都舉足輕重:
首先,拜登政府的確“多次施壓”了Facebook,希望他們審查與COVID-19大流行相關的帖子。
但是,最終是否刪除相關內容,其決定權一直在Meta手中。“我們堅持了自己的決定,包括對COVID-19 相關內容的審核”,小扎寫道,并表示如果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Meta會用更好的方式應對,堅決抵制不合理的請求。
其次,扎克伯格表示,在2020年,Facebook為《紐約郵報》關于亨特·拜登筆記本電腦的報道新聞壓了“熱度”,這件事不應該做。(此事是《紐約郵報》發布的報道,聲稱他們獲得了亨特·拜登的筆記本電腦,與拜登家族涉嫌腐敗有關。因為擔心牽涉虛假信息,,Facebook決定限制用戶分享該報道。)
不過,Facebook已經修訂過相關政策,不在給正在核實中的新聞限制傳播。
最后,小扎提到四年前,他用自己和妻子的“陳-扎克伯格”慈善基金會資助人們注冊投票的事情。他表示,在四年前的特殊背景下,他認為這是一件不錯的事——“幫助人們在全球大流行期間安全地投票。
然而在這次選舉中,不再資助投票注冊工作。他說對這些捐款的“唯一的遺憾是它們被政治化了”。
有媒體說,放眼硅谷,扎克伯格的實事評論是相對溫和的。況且科技巨頭所采取某種舉措不是單獨行動的,很大程度上是整個行業對社交平臺的內容管理出現了轉向。
盡管如此,作為掌管全球最大平臺之一的人,扎克伯格敢于向立法者公開這些話,是有其意義的。
很多人盛贊扎克伯格的這份勇敢,他讓另一只靴子落了地,人們才得以揭露真相的一角——民主黨政府對平臺內容的干預。
2.科技公司的兩難選擇:要么干預,要么走向混亂
“我很高興他能說出真相!真相會讓你自由!他也是人,也有 Facebook 之外的生活,他的坦白值得稱贊!”,一位Facebook網友激動地評論說。
圖片
如果觀察扎克伯格此前的做法,會發現Meta的確不是存心隱瞞。
外媒Business Insider提到,在向國會委員會揭露這封信前,Facebook高管就多次對筆記本事件發言,表示了悔意。哪怕在事件剛發生時,Facebook代表安迪就公開表示,Facebook正在限制這篇新聞的分享。
到了2022年,扎克伯格又在全球最受歡迎的播客之一上告訴播主喬·羅根,反思為什么他搞錯了筆記本電腦事件的新聞。他說,“當我們刪除了一些不該刪除的東西時,那是最糟糕的。”
圖片
不過,扎克伯格的老對頭——總是沖在吃瓜第一線的馬斯克,自然是要毒舌一把的,他轉發了披露的公開信并表示,“聽起來像違反了第一修正案”。(修正案的主要內容是保護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宗教自由、集會自由和請愿權利。其核心原則是政府不能限制個人表達意見或獲取信息的權利。)
圖片
也有人認為:適當的政府干預帖子是必要的。原因是“一旦一個平臺體量變得太大,影響力和規模大到足以引起商業利益的重視甚至被操縱”,那么這個平臺勢必會充斥著各種商業廣告,就無法成為一個開放和自由的社區。
一位Reddit用戶舉了Twitter糟糕的例子,我們都對Twitter的放松管制和缺乏審核有著絕對的反感,并暗戳馬斯克正在試圖將這個混亂的局面轉變成一個“付費游戲”的平臺。
圖片
不少人表示贊同這一點:“一旦這些大型平臺成為熱門的講壇,就根本沒有辦法管理它們……我們需要回到一個由小型社區論壇和應用程序組成的生態系統,這些論壇和應用程序基于個人主題,也許可以部分或全部聚合到新聞網站上。”
“Instagram 也一樣,它展示的內容與我完全無關,而不是我關注的人的內容。”
3.巨頭掌舵者與政壇前總統,更像恩怨局?
扎克伯格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 Facebook有過一段刪號的經歷:
2021年1月,扎克伯格突然宣布“Facebook將無限期封禁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帳號。”原因是“我們認為,允許總統在此期間繼續使用我們的服務,風險確實很大。因此,我們將無限期延長對特朗普Facebook和Instagram帳號的封禁,至少在接下來兩周時間內,直到權力的和平交接完成。”
這是特朗普在過去4年美國總統任期里,社交媒體平臺對他個人賬號施加的最嚴厲處罰。
2023年初,這個被封的賬號被恢復了。但當時,Meta表示,將為特朗普的賬戶設置“護欄”(guardrails),以防“再次違規”。
2024年又逢大選,今年7月10日,身份已經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在其自創的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發文稱,如果他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將把“選舉舞弊者”送進監獄,他特別點名了扎克伯格。
兩天后,Meta于7月12日表示,為了能讓民眾在同等基礎上聽取各總統候選人意見,特朗普的賬號將不再受限。
特朗普遭遇槍擊事件后,本月初透露消息:扎克伯格曾向他保證不會在2024年大選中支持民主黨。
在8月18日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扎克伯格拒絕為特朗普或拜登中的任意一方背書,并補充說他“不打算”以任何方式卷入到這場選舉中。
談及Facebook平臺對選舉的影響,扎克伯格提到,Facebook母公司Meta正在做出改變,他希望這將意味著Facebook在未來的選舉中不再成為“導火索”。
“我了解到的主要情況是,人們實際上希望在我們的服務上看到更少的政治內容,因為他們在這是為了與人交流。”他補充道,Meta已經向其用戶推薦了更少的政治內容,“我認為,你會看到我們的服務在這次選舉中發揮的作用比過去要小。”
4.科技企業的節奏被政治大選打亂了
巨頭影響美國大選,但換個視角看,號稱自由的社區也被美國大選的節奏打亂了。
當然恐怕只有馬斯克不避諱政治。
比如X上,據《紐約時報》的統計,馬斯克和特朗普公開進行了長達2個小時的直播連麥,至少吸引了100萬人觀看,堅定為特朗普助選。華爾街日報更是爆料稱馬斯克正在至少花1.6億美元的預算,用來幫特朗普在搖擺州爭取更多的選票。
一切新產品的發布都得看著大選的節奏走——例如一拖再拖的GPT-5(也即爆料中的Orion,獵戶座)。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像馬斯克一樣,對大選的事情如此積極,不僅邀請了特朗普去直播,更多次表示希望在下屆政府中擔任顧問角色。
大多數科技巨頭對政治大選還是又倦又怕!
像谷歌、OpenAI 今年就面臨著重重的政府審查。谷歌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反壟斷風暴,即便剛大火了一年多的OpenAI也因為隨著總選舉的臨近,也因為加州正在推出的AI監管法案,而變得“拘謹”起來,以防有人蓄意利用這些技術進行錯誤信息傳播,甚至對選舉流程或成果產生影響,那么必會招致政府的嚴格監管。
OpenAI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早在4月就證實,大選是影響GPT-5發布計劃的一個重要因素。她明確表示,公司不會推出任何可能對全球選舉產生不確定影響的產品,并強調了這一點的重要性。
就連今天剛剛大家得知OpenAI最新的模型“草莓”、“獵戶座”,也難以避免。
根據媒體人Haider的預測,“獵戶座”的發布時間可能是今年年底,至少要在11月大選之后,以避免影響選舉結果 。而秋季要發的秘密項目“草莓”,也需要向國家安全官員“走流程”,以保證會在安全、合理的范圍內來開發和使用。
不過,Meta等科技巨頭在內容管理方面的舉措收緊,正昭示著科技企業已經成為了極為強大的一股力量。社交媒體給了每個人發表看法的渠道,而聲浪匯集的能量是超乎想象的。
5.寫在最后:進入AI時代,巨頭迎來新煩惱
“通過網絡能夠真實地展示生活狀態的人”是扎克伯格創辦Facebook的一個初衷。但初衷從來也會伴生為了商業化而帶來的難題。如今已經成為巨頭的平臺網絡,更是成為影響美國選民大選的重要渠道。
我們看到Meta在這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平衡與抉擇。同樣,進入AI時代后,新的治理難題又提上了議程:深度偽造、AI生成的錯誤信息、用戶隱私、版權問題、就業罷工問題等已經開始不斷上演,這就注定逃不開社會層面的監管。
科技精英們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只不過這次大模型方興未艾,業界對于監管力度應該有多大還在存在爭議。前不久AI教母李飛飛就曾公開表示對某加州的新法令議案表示不滿,并提醒這樣只會讓AI發展的進度更加滯后。
只能說,無論如何,科技這把雙刃劍,與社會、經濟、政治已然密不可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