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妹子喜不喜歡你?哈佛少年的AI,憑聊天記錄算出心動概率
△ 來自《小林家的妹抖龍》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糟糕,是戀愛的感覺。
喜歡了一個妹子,怎么才能知道,她是不是也喜歡你?
如果有只AI戀愛助理,能幫你判斷局勢,還教你怎樣和喜歡的人聊天,就好了。
有個少年叫Es Lee,從哈佛計算機系畢業之后,就在努力開發一只這樣的AI。
現在,他成功了。
一個叫做MEI的手機應用已經上線,只要分析聊天記錄,就能得出對方的戀愛意愿:

“ta有98%的概率喜歡你。”
目前,iOS版的功能僅限以上,而安卓版還能給出一些溫馨建議,幫你避開不合適的表達,增強求生技能。
機智的判斷
WIRED的一位記者妹子,試著讓AI分析了自己的一眾男性好友。
她把自己和這些男生的聊天記錄,都交給了MEI。
首先,是妹子在“以色列生存權 (Birthright Israel) ”這個為18-32歲猶太年輕人免費提供的以色列尋根之旅上,遇到的一個大兵。
MEI分析了一波,得出大兵的心動概率是24%。妹子覺得科學。
然后,是妹子短暫交往過的一個男生。AI說,他的心動概率是43%。比剛才的大兵高了一些,妹子覺得可能是因為,聊天里有些限制級的對話。
這兩個分數都不高,結論要么是“不太可能 (Unlikely) ”,要么是“只有一點點可能 (There’s a Small Chance) ”,總之對方喜歡她的幾率不大。
最終,妹子還是得到了一個“Likely (很可能)”的評定,對方是她從小認識的第一個朋友。
本來,這個結果也在情理之中,唯一的問題是他是個gay。
雖然,性向不合就表示,AI的評定出了點問題;
但有了這個驚喜,反倒感覺更合理了,就算gay蜜的聊天用語比男友更親昵更放肆,也再正常不過。
那么問題來了,MEI到底是怎樣做出了這些機智的判斷?
AI在觀察什么
WIRED記者妹子還采訪到了這只AI的爸爸,畢業自哈佛的Es Lee。他是這樣說的:
對方是立刻回復,還是等等才回復;會不會在你沒回他之前,就又發來消息 (Double Text) ;會不會用很多感嘆號……
很多現象都可以讓算法去發現的,就像是觀察肢體語言一樣。
注:Double Text是指隔了一段時間,沒收到回復,就又發一條的情況。多條連續發出的消息,不屬于這個范疇。
那么,MEI都感受到了怎樣的心動跡象?
這里有一些來自官網的溫馨提示:
如果有朋友叫你“bub (小家伙) ”,她可能就是喜歡你了。
女生對男友用“bub”的頻率,比對普通朋友高10倍。

如果妹子管你叫“handsome”,要有所回應。
因為這不只是贊美,也是在調情的強烈信號。

“Okie”比“Okayy”顯得更親昵。
但對年長的人類,兩個都一樣陌生,還是“Okay”就好。

這些,只是官網顯示的一些小線索。
除此之外,就像開頭提到的那樣,在App里面,MEI會為你提供個性化的聊 (liao) 天 (mei) 建議,助你走上人生巔峰:

那么,Es Lee為什么會想要做個這樣的App啊?
他說,之前發現有個很蒙蔽的小伙伴,完全不知道怎么跟妹子相處,幫他看了聊天記錄之后,發現他不懂妹子的潛臺詞,完全誤會了人家的意思。
深度懷疑,這個小伙伴就是他自己。
于是,少年從哈佛本科畢業之后,就開始創業做戀愛App了。

最初,他發布的應用叫做Crushh,用來判斷你喜歡的人,有沒有對你動心,是一位專職戀愛助手。
那還是2016年,它也算得上約會軟件界的一股清流:不和陌生人匹配,只看自己的聯系人。
只要把聊天記錄交給Crushh,它就能幫你計算出,你和ta誰更喜歡誰。
比如,有人得出的結果是,“你和夫君一樣愛對方”:

直到2018年才有了MEI,它在去年9月正式上線Google Play。
與Crushh的一個差別是,MEI不是告訴你,兩個人誰更喜歡誰,而是像上文提到的那樣,直接給出對方喜歡你的概率。
另外,它不止是戀愛助手這樣簡單,除了判斷別人對你有沒有心動、教你怎樣和喜歡的人聊天之外,還有一些生活助理的技能。
比如,幫你探索自己的性格。你的個性由5個維度組成:
敞開心扉的程度 (Openness) ,情緒控制 (Emotional Control) ,外向程度 (Extraversion) ,和藹程度 (Agreeablenness) ,以及責任心 (Conscientiousness) 。

AI會在每個維度,觀察6個特征,比如是外放還是有所保留、是容易相信還是容易懷疑、是傳統還是自由……都是依靠聊天記錄來分析。
它還可以分析你的聊天對象的個性,就算對方沒有這個App也沒關系。
只是不知道,性格分析的結果,對匹配妹子會不會有什么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