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兼職O2O的現狀與未來
兼職行業在去年可以說方興未艾,無論是資本還是輿論都沒有對它太關注,不過隨著探鹿、兼職貓等相繼獲得融資,這個市場一時間變得***火熱,資本的青睞和創業者的涌入體現著這一行業所具有的潛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從事兼職行業的互聯網團隊在100家以上,絕大多數都是今年剛剛入場的,頗有“百團大戰”的味道。筆者前不久和業內的幾位主要創業者都有過接觸,其中包括探鹿創始人周文華,他在“互聯網+人力資源行業”深耕多年,曾創辦過藍領就業服務平臺“中勞網”。采訪過程中,我們就兼職的本質、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一、兼職的本質,是共享經濟
深度解析兼職O2O的現狀與未來
據周文華的理解,兼職的本質是“空余時間的交易”,屬于共享經濟的概念。 “ 傳統的用工方式一方面是企業大量的剩余工作需要人來做,另一方面是個體有大量的空余時間不創造價值,但由于這兩塊都太過長尾和碎片,在過去無法批量對接。近年來,隨著勞動人口減少、產業結構調整等大環境的變化,以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就業觀念的改變,企業的彈性用工需求越來越強烈,個人碎片的空余時間也會變得更多,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巨大的空余時間和彈性用工需求可以進行高效對接,雇傭方式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不難想象這會是個巨大的機會。”
二、行業潛力***,未來將誕生巨頭
在固有的觀念里,認為兼職這件事很小眾、市場不大,主要還是沒有對兼職這個行業做過深入的分析,沒有對未來的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以美國為例,自由職業者近35%,也就是說100個人里有35個人是通過兼職的方式完成就業,中國的發展趨勢也將如此,更何況我們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還要多。而兼職市場細分下來其實是包括社會臨時用工和大學生兼職,社會臨時用工的市場存量在4000億人民幣左右,大學生兼職市場存量在200億人民幣左右,整個兼職的盤子逐年走高。中國有4400萬大學生,八成以上學生有兼職意愿,探鹿之所以選擇從大學生兼職切入,是因為大學生有著地理位置集中、互聯網普及度高、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等特質。隨著企業和個人需求變的越來越強烈,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一領域內將會誕生全國性乃至***的品牌。
三、多種模式PK,交易平臺突圍
周文華介紹說,探鹿起步于2014年,在業內率先采用了交易平臺模式,通過信息、服務、支付、評價四個環節改造傳統兼職流程,學生和商家像賣家和買家一樣在平臺上完成交易,以此構建了支付閉環。據悉目前探鹿單日服務人次在2000左右,高峰期達到3000,平均月交易額在300萬以上,已開拓了青島、鄭州、西安等城市,今年會在20個城市落地。
結合行業狀況來說,探鹿取得的成績領先于其他幾家,業內不少跟風的團隊也紛紛開始以探鹿為樣板進行模仿,這也間接證明了交易平臺這種模式勝過信息抓取和重度O2O服務的方式,畢竟這兩者一個太輕,存在信息失真,交易根本無法把控的問題;一個提供培訓、帶人等服務使得模式過重,本質上還是傳統人力公司思維,規模化復制成本過高。前不久,探鹿獲藍馳創投10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接連幾家兼職平臺也相繼獲得融資,投資的升溫也刺激了創業者的熱情。
四、行業競爭加劇,即將出現洗牌
隨著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團隊像雨后春筍一樣涌現,很多團隊在運營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死掉了,足見競爭的激烈。周文華表示,不同模式之間的競爭是戰略上的競爭,目前來看探鹿找到了合適自己的發展道路,而同種模式的競爭則更多的是戰術、執行的競爭,在兼職這個O2O的發展業態中,線上線下團隊的高效配合尤為重要,探鹿的團隊成員大都有團購、電商、校園市場的運營背景,因此不怕打硬仗。他預計兼職創業的窗口即將關閉,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會出現洗牌,能夠生存下來的團隊必須在團隊管理、市場執行、校園運營等多個方面經得起考驗,來不得虛的。
五、行業***原則,是利他精神
深度解析兼職O2O的現狀與未來
在交流過程中,周文華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傳統的兼職環境下,企業和學生的關系是不對等的,學生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受了委屈只能自己咽下肚子,而探鹿通過建立評價機制,讓學生的評價和企業的品牌掛上鉤,學生吃了虧有權利給差評,企業的雇主品牌就會受到影響,口碑差招人就難了,這就使得很多企業對學生的態度發生轉變,有的企業還會主動給兼職學生提供礦泉水,這使得兼職這件原本沒保障的事情變得公平。”此外,周文華表示“兼職這件事本來就不應該只是發發傳單、舉舉牌這么簡單,隨著平臺價值的凸顯,兼職的品類也更加豐富了,很多有技術含量的兼職需求被釋放出來,很多名企也入駐了探鹿,前不久屈臣氏、百勝等企業還通過探鹿做起了交流沙龍,他們也希望了解90后的消費觀和就業觀......”
采訪的***周文華向我描述了他對創業精神的理解:“兼職是就業服務的細分品類,就業是個巨大的市場也是個民生工程,只有你真心實意的為大家提供靠譜的服務,只有用戶獲益,平臺才有生存空間,你才有資格謀求自己的發展。”我想某種程度上,整個互聯網的本質也是如此,你只有先去“利他”,才可能真正的“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