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開放創新的催化劑——逐漸深沉的紅色帽子
原創開源,既是一種理想主義,又是一種現實主義,這是51CTO記者在剛剛結束的紅帽2014年度峰會上的最直接感受。
一方面,開源所帶來的IT工業化進程,正在讓整個世界的IT技術陣營高效的協同工作,讓最聰明的技術能力去快速的成為萬千用戶模仿與崇拜的對象;另一方面,開源也讓企業有機會以不那么“貴”代價,去運用來自最前沿的技術支持,并能夠運用可見、可控、可選擇的方式來讓技術成為促進企業業務與應用創新的真正動力。
紅帽CEO Jim Whitehurst:成為社區的催化劑
為什么企業需要開源基礎架構
本屆峰會上所體現出的紅帽與其他廠商的***不同是,盡管通過開源紅帽已經自然而然的成為開放生態的中心,但從紅帽自身而言,其更大的愿景則是這個開放的生態能夠如何繼續向前?
所謂開放生態不僅僅包擴了傳統意義上的客戶與合作伙伴,還包括了為解決方案服務的上游社區項目和外部戰略。 在剛剛結束的紅帽2014峰會上,紅帽公司總裁兼CEO Jim Whitehurst特別指出兩點:大型企業如何去擁抱開源并且超越開源,以及如何有效的去消費自由軟件。
“企業正在面臨來自IT的工業化,即基礎架構的商業化。而來自業務與應用快速創新的需求,促使企業必須選擇基礎架構的開源社區,才能跟上并運用比如Containers(容器)、軟件定義網絡、云計算與大數據等技術的優勢。從這個角度而言,沒有任何一家廠商可以在建立或預測技術未來的方面能夠比整個產業聯盟做的更好。”Jim Whitehurst在主題演講中如此表示。
Jim Whitehurst所說的IT工業化是指,產業的***與控制正在從個別的、專有的廠商,轉移到能夠支持沒有鎖定任何工作負載的基礎架構建設的合作伙伴上,而這些基礎架構是可以商品化與標準化的。當然,這里包含了紅帽。
“IT將拋棄從底層專有的硬件、操作系統而逐層建立起來的模式,IT會基于最通用的基礎架構而建立業務與應用,這種創新的速度與節奏會導致產業內巨大的改變”Jim Whitehurst特別指出這一點,對于CIO而言,真正的困難在于沒有那么多的新技術進入市場,以跟上業務需求變化的不斷加快的步伐,同時最重要的是確保業務的平穩運行。
對于傳統企業而言,Jim Whitehurst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創新并不僅僅是在支持傳統應用程序同時,去運用一些新技術,我所謂的創新,并不只是在談論技術。而是關于系統,關于流程,是關于企業文化,因為我們改變發展的方式和運行應用程序,不僅僅是基礎的技術,而是要多得多。”
成為開放創新的催化劑
由于來自業務的驅動,對于技術需求與更替的速度也變得更加頻繁,很多時候,企業與組織經常會處于不得不等待專有廠商發布們自己的***版本,才能夠開展與支持全新的業務;而另一方面,來自社區的創新能力會對業務的需求更加敏感,經常會成為***推出更替版本的源頭,但由于可能缺乏驗證與測試,從企業級業務的角度考慮,無法將之應用在自身的IT環境。而紅帽的基于社區服務客戶的理念恰恰可以通過紅帽自身企業級服務的經驗,去驗證來自于社區的創新成功,并將之商業化,從而在安全與時間上取得一個相對平衡與可接受的結果。
Jim Whitehurst認為,這就是為什么像是“紅帽套裝”逐漸成為用戶投資的開源技術的主要方式,企業正在更加從開放創新的角度去衡量解決方案的系統性,而不是為某個具體的來自專有廠商的解決方案做出“價值判斷”。
“紅帽對自身的定位并非作為一個技術潮流,而是成為開放社區創新的催化劑。就像Docker——一個迅猛增長的Linux應用程序集裝箱化技術那樣,讓社區來設定前進的方向和步伐,已經明顯的體現出效果。”Whitehurst解釋道。
“盡管紅帽沒有預測到Containers(容器技術)的崛起,而紅帽所做的就是確保我們基于這些創新社區適當及持續的支持。如果我們就技術來打個賭,你可能會在技術如何發展的方向上來押注,而紅帽已經選擇了在開放生態系統之內的社區創新上押注,而這種押注已經有所見效了,這就是我們與傳統公司的不同。”Jim Whitehurst如是說。
紅帽即“云”
在討論開源的演進以及對創新所起的作用時,Whitehurst表示,大部分代碼來自于大型企業,現在,大型的Web 2.0公司正在使用開源來推動創新,也成為開源代碼的主要貢獻者。
“目前大數據的一切,也都是發生在開源本身”Whitehurst補充道。“Linux已經存在了20年,企業級Linux也問世12年,這段時間的積累已經讓開源成為企業用戶的消耗品。結合Web 2.0的現象來看。 DevOps、持續部署,這些都是從開源的Web 2.0模式而來,我與企業客戶談話的一半內容都是如何去理解創新模式。”
在談到紅帽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時,Jim Whitehurst說:“紅帽真的正在成為云計算。”
從早先解決方案進行量身定制的階段,逐漸的過渡到IT技術的工業化,再到硬件的商品化。眼下的重點就是在商品化開放化的硬件上去構建應用,我們不再需要建立一個整體的基礎架構,而是基于現有的基礎架構去構建業務與應用。
“軟件開發商想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和信譽,但如果如果你沒有貢獻代碼讓其他人可以看到,你就無法樹立品牌與信任,這就像一家公司都希望程序員去開發代碼,這樣才能保持***與最聰明的員工留在公司。”同時,Whitehurst也表示,紅帽的價值就在兩個問題之中:“在一個創新的生態系統中,哪里是紅帽可以促進與增加價值的?另外就是,如何構建一個商業模式來帶給客戶價值?”
在談到全球各地的創新時,Whitehurst認為創新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比如硅谷就圍繞著云計算的核心技術,Web2.0公司本來就打算將應用置于云環境之中,所以,基于這樣的規劃他們會集中力量做開發與部署。而大多數企業在對應他們傳統的應用與業務時沒有這樣“奢侈”的能力,OpenStack是驚人的并且可以支持做很多種支持,但紅帽仍致力于去支持傳統應用業務中的特性。Whitehurst也注意到來自中國,尤其是北京的OpenStack開發者的貢獻是非常顯著的。
結語:逐漸沉穩的紅色帽子
一個公司的LOGO往往能夠體現出其風格,公司合作創始人Bob Young在Red Hat雜志的一個專訪中曾說過紅帽公司名稱與LOGO的由來,“Red Hat很久以來就是自由的標志,在美國和法國,起義人士戴著紅帽開始革命。”他還在一個錄音專訪中說:“在西方的傳統中,紅色是解放和挑戰權威的標志。”公司另一位合作創始人Marc Ewing與Red Hat(紅帽)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他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讀書的時候就戴著他祖父的紅色棒球帽,Marc在大學常把自己的軟件命名為Red Hat—Red Hat 1、Red Hat 2來區別他人的軟件,所以當他開始自己的Linux項目,自然就會命名為Red Hat Linux。Young說:“Ewing非常樂于幫助同學解決計算機問題,你的朋友可能會說,去跟我的朋友Marc交流。誰是Marc?他是紅帽男孩。”所以,至少在他們最親密的朋友當中,紅帽子成為了技術專家的同義詞。
“自由、解放者、權威斗士、朋友、技術專家”,這些標簽似乎就是紅帽LOGO的精神體現,也是紅帽為人們所認知的形象。
但另一方面,通過多種不同的社區項目,紅帽組織起成千上萬富有自由、分享精神的開發者去實現開放創新,在用戶中證明了自己的品牌價值與實力,并在產業生態中逐漸贏得了自身的地位,與合作伙伴的尊重。這也促使紅帽逐漸去除掉原本的那些叛逆符號,蛻變成為沉穩可信的技術與解決方案供應商,與各個層次、不同需求的用戶實現自己的業務價值,無論是最簡單的降低成本、解除鎖定,還是在開放合作中實現創新的業務價值。
以前的紅帽好像還帶著現代俠客的斗士精神,而本次峰會后,在筆者眼中,那頂紅帽卻逐漸沉穩下來,在迎接著全新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