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八宗罪:Windows 8是福是禍?
近日,微軟Windows首席市場營銷與財務總監Tami Reller宣布,自10月26日Windows 8正式上市至今已售出4000萬份許可。雖然,表面看上去Windows 8似乎獲得了成功,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Windows 8和其相關硬件產品并不如意。
11月29日,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根據NPD數據列舉Windows 8 PC和平板的銷售數據,堪稱可憐。10月21日至11月17日的四周時間里,Windows平板電腦銷量幾乎可忽略不計,Windows 8設備僅占1%不到。
Windows 8本應提升PC的銷量,但卻落到如此下場,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雖然微軟家底厚實,可以承受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但具體問題出在哪里,讓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微軟的八個錯誤舉動。
1. Windows 8升級成本太高
我家里有四五臺Windows設備,如果升級許可低于40美元,我會考慮。但實際上,我感覺Windows 7運行的非常不錯,我并未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升級理由,尤其是我這幾臺設備都不是觸摸屏。而且,我已經習慣了蘋果的新系統,只需花20美元購買一個OS升級包即可對至少五臺相同iTunes賬戶的設備進行升級。
Windows 8相比蘋果每年一次的升級周期更為重要,但我不僅需要一個升級許可,而是更多。至少有3個,最好能有5個。也許有人會說我貪心,但微軟不提供此類交易,我不會考慮升級。
2. 糊涂的Surface RT
當我在幾月前得知,微軟Surface RT平板電腦運行的系統Windows RT,而非Windows 8 Pro,這讓我十分震驚,這意味著該款平板不支持舊版Windows軟件。
為什么會是Windows RT?為什么幾月前發布了Windows RT平板電腦,幾個月后又推出了一款支持老款Windows軟件的“真正”的Windows 8平板?其實,我覺得Surface平板硬件性能不錯,但它沒有獨特的、殺手級的特性。
3. Surface Pro平板定價過高
微軟在數個月前推出平板時并未公布具體價格,許多人猜測高端、“真正”的Windows 8平板肯定價格不菲。此猜測被驗證了。最近,微軟公布不配備鍵盤(鍵盤售價100美元)的平板起價為899美元。我為何不把這筆錢花在相比其配備觸摸屏、續航能力翻倍的超極本上呢?
4. Windows 8筆記本混淆
曾有朋友發郵件咨詢我,讓我推薦一款Windows 8筆記本。我告訴他們,CNET同事建議人們購買配備觸摸屏的Windows 8筆記本。我身邊的筆記本大師Dan Ackerman和Scott Stein認為觸摸屏是必備的,我也贊同此觀點。Windows 8是支持動態磁貼的Metro界面,還是比較適合觸摸屏操作。
5. 缺乏吸引力
紐約時報發表NPD數據的同一天,該報還刊登了一篇題為“IDC:微軟在移動軟件領域面臨終極審判”的文章。該文列舉了IDC調查數據,33%接受調查的開發者表示對給Windows 8開發應用非常感興趣,21%的開發者表示對給Windows Phone 7開發應用非常感興趣。
相比之下,有意給iPhone開發應用的開發者比例高達85%,給iPad開發應用的約有83%,給Android開發的也有76%,Android平板電腦則為66%,而黑莓無人問及。
IDC在這項研究曾表示:“那些吸引不了50%的開發者愿為其開發的移動平臺將逐漸消亡。”換句話說,除非微軟更努力地吸引開發者,否則注定走下坡路。
此前,微軟在紐約舉行的Windows 8發布會,完全沒給一位重量級開發者留下任何深刻印象。
一位參會者表示:“微軟幾乎只是在展示其Windows應用,但他們并沒有通過利益的渠道去鼓勵我們為Windows平臺開發應用。所以,我們很難有理由去投入到Windows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相關應用的開發中,我們畢竟不能免費去做。”
6. 微軟公關“危機”
近年來,微軟在廣告方面的投入數百萬美元,這就是有錢公司的一貫做法,即使結果乏善可陳。但是,我認為近年來微軟公關產生了倦怠效益。
回顧微軟在10月25日紐約Windows 8發布會上的表現。媒體都期待著“Oprah moment”的到來,結果卻讓他們大失所望。不僅沒有親身體驗到Surface平板電腦,相反只是再次見識了一下Windows 8的表演。
7. 微軟沒有“殺手級”移動產品
蘋果在圍繞iPhone進行宣傳時一向具有優勢,Android市場則呈現碎片化趨勢,但部分摩托羅拉的Android 手機也能偶爾脫穎而出,三星Galaxy S3則成了貨真價實的“Android之星”。
至于昔日英雄諾基亞,曾聲稱推出一款殺手級Windows Phone 8,但至今尚無音信。Lumia 920雖令人眼前一亮,不過它沒有一個強大、完整的生態系統支持,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微軟則需要iPhone 5和Galaxy S3這樣的產品才可能搶回市場份額,但它根本沒有。
8. 錯失擴大Xbox品牌效應良機
微軟圍繞Xbox構建了一個強大的品牌,成功地征服了客廳,擁有大批忠實的核心用戶。但微軟未能將Xbox的品牌效應與其他平臺融合。我的同事Jason Hiner認為,微軟的智能手機本應該是“xPhone”,而非Windows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