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帶來行業巨變!
日前艾瑞咨詢發布了《2011-2012年度中國企業即時通訊行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企業即時通訊市場正步入高速發展期,尤其是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產品的興起和發展,***了企業即時通訊市場的一場改革。
報告中將企業即時通訊行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萌芽期、發展起步期、高速發展期。萌芽期主要是以傳統的局域網軟件型企業即時通訊為主,發展起步期則是局域網軟件型和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平行發展的時期。
而隨著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產品的快速發展,企業即時通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在產品模式還是收費模式上都產生飛躍性的革新。預計在未來幾年,企業即時通訊的行業規模和用戶量將會實現飛速發展。
圖1:企業即時通訊發展階段
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互聯網平臺型產品成市場新寵
報告指出,過去幾年間傳統的局域網軟件型企業即時通訊產品所占市場份額正在急速下降。隨著SAAS模式在國內廣泛推廣,那些部署復雜、成本較高且溝通范圍受限的局域網型產品正在逐漸喪失競爭力,企業用戶更加青睞通過互聯網提供服務的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產品。
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產品完全摒棄了過去軟件型產品的部署、使用習慣,采用SaaS形式的交付模式,用戶無需管理服務器,只要注冊/購買賬戶就能使用,不僅方便快捷,而且省去了高額的軟件購買、部署成本,極大得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
早在2007年,imo就正式發布了1.0版本,這是我國***款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同時也開啟了企業即時通訊行業的“平臺化時代”。之后各大廠商紛紛效仿這種產品模式,陸續推出了自家的互聯網平臺型產品。
據艾瑞咨詢統計,截至2012年4月中國互聯網型企業即時通訊注冊企業用戶數已經達57.5萬家,其中imo以26.6%的份額領先,而263EM和35EQ以超過10%的份額居二三位。
圖2: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按注冊企業用戶數市場份額
增值服務收費——順勢而生的全新收費模式
同時互聯網平臺型產品的興起,也為企業即時通訊行業在收費模式上帶來了革新。過去局域網軟件型產品多采用軟件/服務收費模式,高昂的購買價格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不同于這種“沉重的”收費模式,互聯網平臺型產品提倡增值服務收費的模式。增值收費模式能夠有效避免企業購買功能繁冗的軟件造成的浪費,同時顯著節約了企業用戶包括財務成本、試用成本在內的的企業信息化成本。
以imo企業即時通訊為例,作為典型的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產品,imo率先提出“基礎即時通訊功能***免費,增值應用按需購買”的收費模式,用戶可以根據企業需要自行選擇。
圖3 imo產品功能及特色
報告的***提到,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即時通訊給行業帶來的改革,必將加速行業洗牌的過程。之前網易、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已相繼推出了企業即時通訊產品,意欲在這片大熱的市場中分一杯羹;而imo這樣的老牌勁旅則是通過推出新版本和展開渠道戰略,繼續擴大目前的市場優勢。可以預見企業即時通訊市場將呈現更加激烈的競爭格局,筆者也相信,激烈的市場競爭,必將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更完善的用戶體驗,用戶將成為最終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