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模型技術的方法論——從應用中學習大模型 原創
“ 知行合一,在知中行,在行中知”
在技術學習的過程中,有時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一心撲在技術上;然后也不知道技術有什么用,該怎么用。
在學習大模型的過程中也是如此,有時鉆牛角尖陷入技術無法自拔;但是,如果真的讓你用大模型的技術去解決業務問題,這時自己又開始傻眼了。
因為不知道怎么把技術和業務相結合,也就是說學了技術但又不知道該怎么用。
把技術與業務相結合——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技術人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技術至上的心態。
他們認為有了技術就有了一切,但事實上卻搞錯了這個先后關系,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先有問題才有技術,而不是先有技術才有問題。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就是先有業務再有技術;使用什么技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滿足業務需求。
在我國的傳統教育中,學習從來都不是從問題開始,而是從理論開始;這就是導致很多人學了一大堆東西,然后也不知道能干啥的原因;也是很多西方國家認為的,中國的學生考試很厲害,但實踐能力特別差。
之所以說這個的原因就是,學習技術要和業務或者說和問題相結合,不然很多時候會鉆進技術的牛角尖里出不來。
之所以產生這種原因就是,你不知道這個技術解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這樣做。
就拿大模型來說,很多技術人員看到大模型能生成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然后就好奇這個在技術上是怎么實現的。
然后就開始使勁的專研技術,什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transformer架構,損失差計算,反向傳播等地。
但去工作的時候,老板讓你基于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和知識庫搭建一個智能客服;這時候就傻眼了,該怎么搭,搭成什么樣,中間會有哪些問題等。
但事實上,等你真正去實施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學習過程中理解的一些理論是錯誤的或者說是有偏差的;然后大模型在實際應用中和理論學習過程中有很大的出入。
然后在技術學習過程中很多想不明白的問題,這時你發現也可以想明白了,然后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單純的技術學習就類似于閉門造車,總感覺自己學的不錯,但實際上解決不了什么問題。
因此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學習一些理論,然后直接動手去實踐,也就是解決問題,然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持續的學習和改進,把技術與問題結合之后,你會發現原來很多技術沒有想的那么復雜;而很多業務也沒有想的那么簡單。
包括作者本身,在學習大模型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然后就不管是否明白,自己動手做做再說。
舉個實際的例子,在個人開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中,在后臺能看到一些人問你使用了哪些技術,用了什么模型,你是怎么實現的等等。
在做過的人看來,實現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還不簡單;但對沒做過的人來說,可能就存在很多不明白的問題。
但等他們真的動手做了之后,又會發現原來這么簡單。
總之,學習技術切勿鉆牛角尖,不管懂不懂,先上手做做看;在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時再去學習;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偉大的領袖說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不要害怕犯錯,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AI探索時代 作者:DFires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0qItMYSqfga9hZ2E9KxV0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