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海媚病歷泄露事件看中國醫療數據安全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都老了,還記得20年前的2003年,梅艷芳、柯受良、張國榮永遠離開了我們,好像他們從未走遠,20年后的2023年12月11日,最美“芷若姐姐”周海媚也永遠離開了,每個男孩小時候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94版《倚天屠龍記》也成為一代人經典的回憶,”芷若姐姐“也成為了80后心中最美的回憶。泰戈爾曾說過:”生如夏花之燦爛,去如秋葉之靜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精彩紛呈的,平平靜靜地離去。但是最讓人憤怒的的是,“芷若姐姐”生前最后一刻的就診電子病歷卻在網上瘋傳,此舉無疑踐踏了逝者的名譽、尊嚴及隱私,那作為普通人的醫療信息是不是早已成為買賣的商品了,想想都可怕。醫療數據涉及個人的身份、健康、家族史等隱私信息,一旦泄露或濫用,可能導致歧視、欺詐、勒索等后果。希望國家以此為誡,大力整頓醫療數據管控和治理亂象。
隨著醫療結構逐步互聯網化和醫療數據在線化,新興的在線醫療和智慧醫療系統紛紛上線,為患者提供了更便利和及時的就診體驗。然而,這一轉變也伴隨著醫療數據保護面臨的巨大挑戰。醫療數據的泄露途徑多樣,危害巨大,因此急需有效的防護和監管方法來確保患者隱私和數據的安全性。下面重點介紹醫療數據的泄露途徑、主要危害、防護及監管方法。
1.泄露途徑
- 網絡攻擊:醫療機構日益依賴互聯網進行信息共享,但與之相關的網絡攻擊也不斷增多。黑客可能通過網絡漏洞、惡意軟件或釣魚攻擊入侵醫療系統,獲取患者個人信息。
- 內部威脅:醫療機構內部人員可能濫用其訪問權限,故意或無意中泄露患者敏感信息。這種內部威脅可能來自醫生、護士、行政人員、信息系統管理員等。
- 設備丟失:移動設備、USB驅動器等存儲醫療數據的物理設備容易丟失或被盜,從而導致患者信息泄露的風險。
- 患者曝光:就診患者通過拍照等方式獲取其他患者的電子病歷信息,導致患者數據被泄露。
- 自助機器:自助報告機、掛號機等醫療內的自助機器,在方便患者的同時,是否記錄或存儲了病患信息,一旦相關數據被竊取或記錄,將導致巨大風險。
2.主要危害
- 個人隱私泄露:醫療數據包含患者的個人身體狀況、用藥記錄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將對個人隱私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 身份盜竊:醫療數據的泄露可被用于制造虛假身份,進行信用卡欺詐、醫療服務濫用等犯罪活動。
- 醫療欺詐: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泄露的醫療數據提交虛假醫療索賠,導致醫療保險公司和患者的經濟損失。
- 謀殺犯罪:一旦不法分子掌握目標人員的醫療數據,根據目標人員健康情況實施精準謀殺,比如針對心臟病人安裝的起搏器、人工心臟等進行網絡攻擊謀殺。
3.防護方法
- 加強網絡安全:醫療機構應實施強化的網絡安全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墻、加密通信、及時更新軟件等,以抵御網絡攻擊。
- 訪問控制和監測:對醫療系統的訪問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只有授權人員能夠訪問敏感數據,并實施監測機制及時發現異常行為,避免監守自盜。
- 數據加密:對醫療數據進行端到端的加密,即便數據被竊取,也難以被解密,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 威脅情報:通過威脅情報手段對醫療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識別出已經泄露的醫療數據,并采取補救措施。
- 員工培訓:對醫療機構內部人員進行安全意識培訓,強調數據保護的重要性,降低內部泄露的風險。
4.監管方法
- 建立法規框架:制定并完善醫療數據隱私保護法規,規范醫療機構的數據管理行為,明確違規行為的法律責任。
- 監管機構設立:設立專門的醫療數據監管機構,負責監督和審查醫療機構的數據安全措施,對各大醫院的醫療數據進行實時監管和審查,對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從重懲罰。
- 隱私影響評估:在新的醫療數據系統上線前,進行隱私影響評估,評估系統可能對患者隱私的潛在風險,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
- 跨部門合作:醫院、衛健委、公安、法院、檢察院、技術提供商等應加強協作,形成跨部門的醫療數據保護合作機制,共同應對跨領域的數據保護問題。
醫療數據保護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醫療機構、政府監管機構、技術提供商和患者共同努力。通過加強技術手段和法規制度的建設,我們能夠更好地保障醫療數據的安全,確?;颊咴谙硎鼙憷t療服務的同時,其隱私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