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醫療信息化發展階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析,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醫院管理和臨床信息化、區域衛生信息化、個人健康管理。如果將醫療機構看作節點,區域衛生平臺便是覆蓋這些節點的信息交換網絡,區域衛生平臺的建設以健康檔案以及區域內醫療衛生機構基本業務信息系統為基礎??傮w來看,醫療信息化的發展從醫療衛生機構“點”的信息化,擴展至區域衛生平臺“面”的信息化,最終擴展至基于互聯網的面向個人的健康管理和診療醫護服務,從而達到醫療衛生體系的全民覆蓋。
我國的醫療信化建設按照這個劃分標準,目前整體上處于第二個階段的初期,部分地區開始進入第三階段。前兩個階段的信息化建設,主要依賴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與其他行業相比,總體水平還很落后。
圖表1:我國醫療信息化各階段示意圖
“十三五”中國醫療信息化發展趨勢
1. 產業鏈整合趨勢:軟件提供商向下游服務市場的業務整合
出現這種趨勢的主要推動因素包括服務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企業出于提高盈利能力的考慮。
2. 不同類型醫療機構信息化發展趨勢:層次性明顯
從醫院信息化發展來看,不同規模醫院信息化發展水平的層次性依然明顯。總體上,級別高的醫院平均信息化水平高于級別低的醫院。目前,國內大部分三級醫院及部分先行的二級醫院,也基本完成***輪HIS系統建設,部分先進的三級醫院已進入HIS系統整合階段;大部分一級以下醫院及部分二級醫院正處于建設***輪HIS系統的過程中。
圖表2:不同類型醫療機構信息化趨勢
“十三五”中國醫療信息化前景預測
1. 總體需求前景:提升空間較大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衛生機構的支出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而與此同時醫療信息化投資規模占衛生支出比例也在不斷地提高。具體來看,2008-2013年,我國醫療信息化投入規模占衛生機構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由0.49%升至0.69%。但是與發達國家3%-5%的占比相比差距還是很大。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估算,2016年,我國醫療行業IT花費占衛生機構衛生總費用比例約為0.82%。
圖表3:2008-2016年醫療行業IT花費占衛生機構衛生總費用比例(單位:%)
2. 產品市場前景:軟件和服務市場前景廣闊
從需求發展的軌跡來看,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醫技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共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分別是醫療信息化發展從基礎到高級的不同階段。
以中國的現狀來看,在醫院層面三級醫院正從基本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普及期進入深入發展期,并逐步建設醫技信息管理系統;二級及以下醫院還處于基本醫療信息系統的普及應用期。影像存檔和傳輸、檢驗信息、病理信息、手術信息、電子病歷等醫技系統當前僅在大型三級醫院進行系統建設,整個醫院系統的信息化建設遠未成熟。另一方面,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之外,公共衛生與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管理系統才剛開始起步,整合社會醫療保健資源,連接醫療保險、社區醫療保健服務、遠程診斷、藥品管理平臺、衛生行政部門、銀行等相關功能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才開始試點。
圖表4:我國醫療信息化典型需求發展
隨著醫療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對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持續增加。由于醫院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和公共衛生系統平臺的搭建是提高全行業醫療水平,優化利用醫療資源,增加公民衛生保健水平,最終改善居民醫療保健水平和提高國家衛生開支效率的重要手段,醫療衛生行業的IT投入將會明顯高于整個IT行業的增速。在經過多年以硬件為主的IT投入后,軟件和服務的比重將越來越大。
在新醫改推動及智慧城市建設的推動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國內醫療信息化行業呈快速發展態勢,近年來醫療信息化市場的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已經連續5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遠高于全球市場5.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總體市場規模增速較快。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信息司的透露,醫療衛生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已納入“十三五”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重點,將實現重點突破。根據前瞻預測,未來幾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將持續增長,到2022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圖表5:2017-2022年我國醫療信息化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