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為云:新聞真相背后的技術故事
2018年11月8日,是中國第19個記者節。
在社交網絡上,一則由觸及靈魂的文字及H5動畫組合而成的《新華社+華為云,讓真相來得更快一些》,成為當天向記者和記者節致敬的爆款作品,引發無數人的轉發與思考。
作為國家通訊社的新華社,于內是權威和準確的代名詞,于外更擔負著訊息發布和新聞傳遞的重任,關系到國家形象與國家尊嚴。
然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新華社海外分支機構一度遭受到下載稿件緩慢、連接中斷等問題,信息系統的維護效率不高,故障排查低效,而且還包括各國法規遵循不一等困擾。
“有技術、有未來”的華為云,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贏得了新華社的高度信賴,穩定服務于新華社供稿系統。對于華為云的海外拓展來說,這同樣也是意義重大的中資出海***單。
供稿系統的痛點與需求
據悉,供稿系統是新華社連接全球各大新聞機構、向相關的合作方提供新聞轉載的平臺。譬如新浪網,在簽署了相關的合作和轉載協議之后,它就可以在供稿系統里下載***手的新華社新聞信息稿件,實時、準確獲得各類新聞信息。
供稿系統分為總社和海外分社兩個層級。總社擁有大型的機房和專業的技術團隊,一般是直接購買服務器,自己搭建系統,情況相對簡單。而由于地理分布、資源等問題的限制,海外分社的問題相對較多。
以前新華社的每個海外分社都會自建供稿系統,類似一個機房,但是規模非常小,簡單的幾臺機器就可以建成微型化的供稿系統,由當地的技術人員進行后臺的維護——看似規模不大,但是通常也需要兩三個全職的技術人員,成本卻不低。
即便如此,合作方從海外分社的供稿系統下載新聞稿件還是經常會出現問題,一旦延誤,新聞的時效性大大縮水不說,還可能造成一些事先難以預估的后果。
顯然,海外分社的供稿系統面臨著迫切的升級需求。然而繼續采用此前的傳統做法,已經被證明此路不通。
首先是人力問題,星羅棋布的海外分社位于五大洲四大洋的各個角落,如果對每一個分社進行設備安裝、部署、運維等工作,意味著極為龐大的IT人力需求和高昂的成本。
其次是后續問題,倘若諸多海外分社未來再一次面臨升級壓力,是否又要循環往復地折騰一次,從設備購買、線路規劃、系統建設等一攬子事宜,興師動眾地再來一遭?況且,誰知道下一次會是什么時候?
云計算的業務模式為新華社海外分社供稿系統的建設和運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這意味著海外不再需要購買、安裝和部署設備,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專職的維護人員,海外分社可以將人力投入到客戶的拓展和維護上。
作為新華社媒體融合發展重點項目之一,全媒體供稿及電子商務平臺公有云服務采購子項應運而生。藉此,新華社希望實現直接就近為海外客戶提供快速便利的供稿服務,從而提高海外用戶訪問新華社供稿服務站點的響應速度,提高海外用戶使用新華社稿件的體驗。
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一位參與該項目的華為內部人士向筆者透露,由于華為云一貫的低調,在最早的項目評估前,華為云并不被看好。不過在一系列的產品、技術、服務等評估之后,華為云得以順利中標,并在其后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真正贏得了新華社的認可。
與其他很多云廠商相比,華為云的海外節點比較多,能夠完全滿足新華社海外分社的需求。此外,華為是一家全球企業,它的本地服務能力是其他廠商難以比擬的。
不止于此,包括華為在運營商業務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新華社認為華為云在公有云上有著先天的明顯優勢,而這種優勢對于新華社增強國際傳播能力,提升稿件的海外落地速度和新聞傳播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新華社三大核心系統是采、編、發。前兩個環節是記者和編輯的相應系統,供稿平臺涉及到***的發布,它連接著國內以及海外的各大媒體,關系到對外服務的響應速度和客戶體驗。
作為項目建設的***階段,全媒體供稿平臺的建設在業務目標上首先聚焦服務于新華社供稿線路優化調整,立足市場變化和滿足用戶需求,提高用戶使用體驗,搭建基于互聯網的一體化、智能化、互動化的全媒體供稿平臺。
新華社全球供稿平臺業務系統由位于北京的主站點和海外公有云業務節點共同組成,目前站點和節點之間仍是通過專線的方式進行連接,華為云為之提供了從前端至后端的全系列產品。
此前,中國企業與機構的全球業務往往面臨慢、貴、難、不合規等問題:由于距離遙遠,以致網絡資源獲取慢;帶寬無法按需分配,以致費用貴;亞非拉等國家網絡資源獲取難;全球各國法律差異以致不合規。
近期,華為云正式推出了“云連接”服務,則可以幫助企業簡單、靈活地創建全球業務,一點接入、全球通達。與此同時,華為云云連接服務提供全球一站式合規的網絡能力,讓用戶可以專注自身的業務創新。
此外,華為云連接的智能大腦(Galaxy)擁有智能調度能力,能夠做到百萬用戶輕松互聯,性能提升達到三倍以上。
日不落的在線服務
當然,華為云全面的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是不折不扣的“加分項”,而安全性作為媒體平臺的重中之重,更是新華社供稿平臺格外看重的因素之一。
據介紹,在發布這一環節,安全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稿件被盜取,從經濟的角度而言,這其實屬于金錢損失,問題不是很大;不過要是稿件從源頭上被篡改,導致的問題就可能相當嚴重。
作為領先的公有云,華為云是國內惟一全平臺全節點全服務通過了PCI-DSS安全認證的云服務供應商,同時還持有BSIMM、ITSS服務增強級認證、IDC/ISP牌照、TUV可信云認證等,能夠為新華社供稿平臺提供“全棧安全”的防護。
秉持著“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的原則,華為云一貫嚴守業務邊界,絕對不會截取客戶的私有信息,全面保障客戶數據權益。
通過在全球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地服務團隊,新華社供稿平臺的任何需求均可以在***時間被華為云及時響應,用“日不落的在線服務”來形容也毫不為過,而這正是新華社海外業務亟需的。
從原有的模式切換到公有云,被認為是本次新華社供稿平臺升級的核心部分。在華為云的幫助下,新華社供稿平臺的系統遷移非常成功,在很短的時間里就達到了目的。
目前,新華社總社和海外分社的供稿系統已經全部遷移到華為云,以往的遷移需要至少一兩年,而通過華為云的快速部署,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遷移工作。
數據的遷移相對復雜一些,新華社與華為云進行了充分的協作與配合。比如應用數據、應用程序等,主要是新華社的技術團隊將之傳送過去,由華為云負責安裝和部署。
在新加坡節點(新華社供稿平臺最熱的海外業務節點)做遷移的時候,華為云還專門派遣了數據庫專家,與新華社的技術團隊一道進行優化和數據傳輸,其服務態度和專業水準給新華社的技術人員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什么云,真正關心你的未來?”華為云用自身的實踐,給出了答案。(作者: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