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OlaOluwa Adeyemo
編譯丨諾亞
在大眾印象里,谷歌和蘋果似乎處處“水火不容”。
兩大科技巨擘在各類產品和服務上競爭,比如操作系統、瀏覽器、地圖、數字助理、手機,數不勝數。但是在這種敵對關系背后,卻有著對他們雙方都有利的秘密伙伴關系。
你或許不知道,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180億美元的“保護費”,是不是有點意外?那么,谷歌為什么要這樣“間接資助”競爭對手呢?
1、維持其壟斷地位
在我們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了解一下谷歌是如何賺錢的。
截至 2022 年,谷歌收入的1624.5億美元(58.1%)來自谷歌搜索引擎顯示的廣告。
這些是人們通過谷歌搜索引擎進行互聯網查詢時顯示的廣告。廣告客戶向谷歌付費,讓其產品和服務向互聯網搜索用戶展示。
這就是為什么當你在谷歌上搜索“英國最佳酒店”時,你會在搜索結果頂部被廣告轟炸。例如,英國的酒店向谷歌付費,向搜索互聯網的潛在客戶展示他們的房間列表。
但是,廣告客戶支付的金額取決于向誰展示廣告。廣告主會考慮各種因素,例如用戶當前的位置、以前的消費歷史記錄以及客戶使用的設備品牌,以確定向該用戶展示廣告需要支付多少費用。
例如,英國的一家酒店可能愿意向使用iPhone的加拿大人支付0.10美元,向他們展示房源信息,但只愿意支付0.03美元向使用Android設備的加拿大人展示房源信息。
AllConnect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60%的互聯網流量來自移動設備。此外,Martech的一份報告指出,谷歌移動搜索引擎收入的75%來自向iPhone用戶展示廣告。
這并不奇怪,因為廣告商相信,擁有更昂貴手機的人可能會愿意在他們的產品或服務上花更多的錢,因此廣告商愿意花更多的錢向iPhone用戶展示他們的廣告。
現在,利用上述所有信息,我們可以估算出谷歌每年從iPhone用戶那里獲得的收益。
我們知道,谷歌每年從谷歌搜索引擎用戶那里獲得1624.5億美元的收入,其中估計有60%來自移動設備。
這意味著,在1624.5億美元中,有60%(974.7億美元)來自使用移動設備搜索互聯網的用戶。
此外,我們知道谷歌的大部分收入來自 iPhone 用戶——其移動搜索引擎收入的75%來自iPhone用戶,即974.7億美元的75%。
2022年,僅iPhone用戶就為谷歌創造了驚人的731億美元廣告搜索收入。
大家應該明白了,這就是谷歌所追求的。當然,不僅谷歌對iPhone用戶帶來的730億美元的收入感興趣,其他搜索引擎如必應(Bing)和雅虎(Yahoo)也想分一杯羹。
這就是為什么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巨額“保護費”,讓它成為全球超過十億臺蘋果設備上的默認搜索引擎。
2007年,當iPhone首次發布時,谷歌是所有設備的默認搜索引擎,直到蘋果意識到谷歌更依賴于他們,而不是他們依賴谷歌。
因此,在2012年,蘋果與微軟簽署了一項協議,使必應成為蘋果所有設備的默認搜索引擎。這對谷歌在搜索引擎行業的壟斷地位構成了威脅,因此谷歌年復一年地努力出價超過微軟,直到最終成功。
據報道,2017年,谷歌向蘋果支付了30億美元,不僅成為iphone的默認搜索引擎,還成為ipad和MacBook的默認搜索引擎。
該協議還包括其他條款和條件,以確保谷歌在所有蘋果設備上對互聯網搜索的主導地位。
例如,谷歌要求蘋果讓谷歌搜索在所有iOS和MacOS應用程序上都可用,而不僅僅是Safari。這意味著蘋果用戶可以通過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Mac的搜索功能Spotlight以及其他使用網絡搜索的蘋果應用程序訪問谷歌搜索。
該協議還禁止蘋果使用任何其他搜索引擎作為次要選擇或備選方案。這意味著用戶無法在任何蘋果設備上獲得其他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除非他們更改設置,而大多數用戶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有趣的是,微軟仍在持之以恒,繼續努力出價超過谷歌,以期成為蘋果設備的默認搜索引擎,導致谷歌支付給蘋果的金額逐年增加。
據《福布斯》報道,這一數字從2017年的30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00億美元,然后到2021年增加到150億美元,現在估計每年在180億至200億美元之間。
谷歌和蘋果之間的這筆交易是科技史上最有價值的合作伙伴之一,也是最具爭議的項目之一。
2、亦友亦敵,相愛相殺
與刻板印象相反,谷歌和蘋果是相互依賴的。
谷歌和蘋果之間的交易是互利的,因為這有助于他們實現戰略目標并保持競爭優勢。
2022年,蘋果實現了998億美元的年凈利潤。由此可知,蘋果最終收入的20%左右來自與谷歌的這筆交易。
對谷歌來說,這筆交易有助于確保其在搜索市場的壟斷地位。根據StatCounter的數據,到2022年,在全球網絡搜索領域,谷歌的市場份額為91.85%,其次是必應(Bing)的3.02%和雅虎(Yahoo)的1.35%。
然而,在移動設備上,谷歌的市場份額甚至更高,達到95.22%。這意味著,由于谷歌與蘋果的合作,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移動網絡查詢都是通過谷歌完成的。
移動搜索對谷歌至關重要,因為它產生了超過一半的廣告收入,因為人們傾向于更頻繁地在移動設備上搜索,這意味著他們在手機上點擊了更多的廣告。
此外,移動搜索允許谷歌收集更多的用戶數據,如位置、設備類型和瀏覽歷史,谷歌利用這些數據向人們展示更有利可圖的定向廣告。
另一方面,對蘋果來說,這筆交易有助于提高其利潤,并為其服務部門提供資金。蘋果公司以其高利潤的硬件產品而聞名,如iphone、ipad、mac和AirPods。
然而,近年來,由于來自三星和華為等競爭對手的攻勢日益激烈,蘋果面臨著iPhone銷售放緩等挑戰。
因此,為了使收入來源多樣化,減少對硬件銷售的依賴,蘋果一直在投資其服務部門,其中包括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和Apple Pay等產品。
然而,與硬件相比,這些服務的利潤率較低。例如,由于高昂的授權費用,蘋果音樂在從音樂流媒體中賺錢方面面臨著與Spotify類似的挑戰。
因此,蘋果從谷歌獲得的資金有助于支付這些成本并保持良好的利潤率。
此外,這種合作有助于蘋果在其產品中提供一致且有用的搜索結果。蘋果引以為豪的是為客戶提供無縫、集成的用戶體驗。
通過在其設備上使用谷歌作為默認搜索引擎,蘋果確保其用戶獲得與他們在其他平臺上使用的相同的高質量和相關的搜索結果。
3、谷歌和蘋果會分手嗎?
谷歌和蘋果之間的合作也引發了不少爭議。2020年10月,美國司法部以反壟斷為由起訴谷歌,指控其壟斷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其中一項主要指控是,谷歌利用與蘋果和其他設備制造商簽訂的非法排他性合同,阻止它們使用其他搜索引擎。
此外,在2023年1月,司法部對谷歌壟斷數字廣告技術提起了另一項訴訟。這起訴訟指控谷歌使用反競爭和排他性行為來消除或嚴重削弱對其在線廣告主導地位的任何威脅。
谷歌否認了這些指控,稱其與蘋果的關系是慣例,對用戶有利。谷歌還聲稱,其搜索引擎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的質量,而不是因為它價值180億美元的合同。
除了谷歌面臨美國司法部的壓力外,另一個可能導致這兩家科技巨頭分手的因素是蘋果公司本身。
蘋果已經做了計算,報告顯示它可能有興趣從谷歌1620億美元的廣告收入中分一杯羹。
蘋果還沒有正式宣布它正在開發自己的搜索引擎。然而,有傳言稱蘋果正在考慮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來與谷歌競爭。
這方面的一些證據包括,蘋果在2018年收購了一家名為Laserlike的機器學習初創公司,聘請了搜索引擎工程師,并利用蘋果機器人(Applebot)增加了對網站的抓取。這些跡象都表明,蘋果將打造自己的搜索引擎。
如果蘋果決定進入搜索市場,它將與谷歌正面交鋒,并可能立即從谷歌的市值中抹去數十億美元。這將對谷歌的利潤產生負面影響,也會影響谷歌收集用戶數據和向iPhone用戶提供定向廣告的能力。
在這一點上,這些訴訟的結果以及谷歌和蘋果之間協議的未來都是不確定的。
然而,如果交易終止或發生重大變化,將對兩家公司、科技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隔山觀虎斗的必應可能成為最終贏家,我是說,我們明天可能都在用必應!
參考鏈接:https://medium.com/brain-labs/why-google-pays-apple-18-billion-every-year-d33d6950b6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