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傷了混合辦公的心
對于辦公、會議等企業場景而言,燥熱一時的元宇宙像是一陣春風,拂面而來的時候“千樹萬樹梨花開”,等春風拂面而去卻像極了“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兩年,作為科技領域的熱點之一,元宇宙概念在賺足了眼球的同時,卻因為自己的“不接地氣”,不得不“苦練內功”,等待涅槃。然而,元宇宙還是為整個科技發展做出貢獻,諸如數字人、虛擬現實技術的進一步躍遷、勾勒出人類對于未來科技的構想……
元宇宙注定曇花一現?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出自于斯蒂芬森在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該小說描繪了類似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可以通過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世界。?
兩年前,從英偉達的黃仁勛親自站臺,到Facebook改名Meta,再到國內百度、網易等互聯網巨頭布局站位,業內一度認為屬于“元宇宙”的時代已經到來。隨著我國元宇宙各賽道布局逐步落地,社交、文娛、電商、辦公等應用場景都在探索元宇宙新模式。元宇宙也正逐漸轉變為普羅大眾的生產力工具。
如今,在經過兩年的醞釀,元宇宙最終還是在新的熱詞出來之后,趨于平靜。守著元宇宙熱點的XR、游戲、社交等玩家們只能望“元宇宙”興嘆,繼續奔赴下一個科技熱點。只是不知道改名為Meta的Facebook,會不會因為自己的一時沖動,而感到后悔。畢竟扎根元宇宙的Meta,并沒有受到資本市場的眷顧,股票不穩是常有的事情。
元宇宙的好景的確不長,2022年8月,阿里巴巴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宣布離職;2023年初微軟解散了成立僅4個月的工業元宇宙團隊,HoloLens等XR業務部門相繼解散;2023年2月16日,騰訊游戲XR業務變更硬件發展路徑,騰訊XR內容生態負責人徐晨離職;2023年3月,百度副總裁、“希壤”元宇宙產品負責人馬杰宣布離職。
在筆者看來,靠炒作概念的元宇宙,熱度降溫已成事實。但元宇宙依舊為人類貢獻了一場關于未來科技發展的視覺盛宴。
元宇宙之于辦公在于“暢想”
三年疫情期間,辦公協作領域炒得最熱的詞匯是“混合辦公”,那是一種員工可以在家中、在企業、在咖啡廳、在旅途的辦公模式,辦公地點不受限制。所以,企業辦公協作轉為線上,通過線上協作、線上會議的方式進行溝通協作。混合辦公模式也是數字化進程中的必要產物,騰訊會議、Microsoft?Teams、思科Webex等爭相布局,搶占市場。?
當時,原以為混合辦公是數字化辦公的終極模式,而在元宇宙概念大火之后,元宇宙辦公也應運而生,這其中有微軟、數字資產交易所KuCoin等企業,也有不少廠商開始暢想元宇宙場景中的辦公方式。
最為典型的案例是,微軟在企業溝通工具上發布了Mesh?For?Teams,這是對虛擬會議的延伸,也成為了不少大公司在元宇宙的辦公室的首選。據悉,埃森哲咨詢公司稱已經在基于微軟產品的辦公元宇宙舉辦超過100次活動。?
不僅如此,從全球元宇宙辦公建設現狀來看,2021年就有公司啟動了建造元宇宙辦公室的計劃。2021年11月,數字資產交易所KuCoin推出元宇宙辦公室。2022年3月,多家公司還在Decentraland虛擬世界上購買了數字空間,建立元宇宙辦公室。在新近召開的IFC?2023上,元宇宙也首次被提上議程。
然而,看似光鮮的元宇宙辦公實際上還是對未來辦公的暢想。IFC?2023展會上,不管是騰訊會議、釘釘等視頻會議廠商,還是Poly、羅技、科視等硬件廠商,都沒有關于元宇宙的宣發。風靡一時的元宇宙被AI代替。?
其中,Poly博詣稱其帶來的音視頻解決方案以人工智能創新技術為驅動,致力于打造下一代的智慧混合辦公新體驗;羅技攜重磅新品“羅技AI全家桶”及多種商用解決方案亮相,并稱其以AI科技賦能的產品和服務助力企業實現全面降本增效。
元宇宙底層技術還在持續演進
在一次采訪中,UINO數字孿生專家紀德勇這樣描述了數字孿生與元宇宙的關系,他表示:“簡單地說,元宇宙底層設備和技術,如傳感器、邊緣計算等產生的抽象數據,基于數字孿生技術,以三維可視化的方式展示出來,之后傳輸到元宇宙頂層設備,如AR眼鏡等,最終提供給消費者。”
也就是說數字孿生技術是元宇宙不可或缺的底層技術,區別在于元宇宙里的數字人物有可能是虛擬的,而數字孿生則是虛擬仿真。事實上,數字孿生概念為近年來熱度較高的數字化技術,并不斷發展。據Gartner戰略性技術趨勢預測,至2024年,全球超過25%的全新數字孿生將作為新IoT原生業務應用的綁定功能而被采用。?
與此同時,Markets?and?Markets也預測,數字孿生整體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增長至482億美元。另外,企業將加大對數字孿生技術的布局和應用,構建數字孿生解決方案,該領域的標準體系同樣將進一步建立,為行業應用、項目落地提供指導。目前,數字孿生可應用于工業生產、智慧城市、大數據醫療等領域。
同樣,作為元宇宙的入口,XR也在持續演進,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AR/VR市場IT相關支出規模約為21.3億美元,并將在2026年增至130.8億美元,為全球第二大單一國家市場。
其中,AR支出規模將以49.0%的五年CAGR快速增長,VR支出規模以41.5%的五年CAGR保持穩定增長。VR技術在2022-2026的五年預測期內仍是用戶關注的主要領域,將吸引約70%左右的AR/VR市場相關投資。
雖然,全球VR/AR頭戴設備的出貨量在2022年下降12.8%,降至970萬臺。但是,預計在2023年,出貨量將增長31.5%,達到1275萬臺。并且,預計在未來幾年,出貨量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到2026年,將達到3510萬臺。
同樣,作為元宇宙的底層技術,同樣演進的還有芯片、算力……
寫在最后
新概念、新技術的誕生需要解決落地的問題,解決不了落地的難題,難免會出現“曇花一現”。對于當前的科技而言,元宇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技術層面,作為元宇宙支撐底座的區塊鏈及交互現實等新興技術仍未完全成熟,算力、算法等方面的提升也是一項挑戰。而一旦底層技術發展到一個新的臨界點,必將走向下一個“結合”,到時候元宇宙或許就能夠落地,元宇宙辦公也將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