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該如何從云轉型中獲益
大多數的IT決策者都計劃在未來18-24個月內增加其企業對公有云(78%)和私有云(72%)基礎設施的使用。
有8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企業已經采用混合或多云方法進行了云部署。
絕大多數的受訪者也認識到了云計算給他們的企業帶來的許多好處,90%的受訪者同意云計算已經實現了預期的效率。受訪者還指出,他們企業中的云轉型率在以下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
- 創新(71%)。
- 運營效率(71%)。
- 勞動力流動和賦能(63%)。
- IT支出(63%)。
- 客戶體驗(63%)。
事實上,在12個應用類別中,受訪者表示,云計算是他們首選的托管選項,而在2021年的研究中,在九類應用中只有兩類是云計算。然而,盡管已經認識到了云的好處,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負載都是面向云平臺的,一些企業正在特定應用程序中經歷“云回力鏢效應”。
47%的受訪者預計,在未來的18至24個月內,他們的企業對傳統(非基于云的)基礎設施的使用將有所增加,而2021年的這一比例則不到四分之一(23%)。
缺乏戰略導致了轉向傳統基礎架構
該研究指出,重新轉向傳統基礎設施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戰略。只有2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一個整體的云計算戰略。此外,云與本地系統的集成也被認為是企業在云環境中運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其次是數據隱私和安全挑戰。
“當疫情大流行來襲時,許多企業匆忙地將應用程序轉移到了云上,忽視了一些工作負載方面的考慮,而這些考慮后來就變得很明顯了。因此,雖然企業看到了云計算帶來的好處,但如果仔細評估每個應用程序的需求,當轉變第一次發生時,他們的努力本可以更加成功,”Aptum的高級云產品負責人Chris David解釋說。
“與人們普遍認為相反的是,云回力鏢效應不僅僅是將工作負載從云平臺轉移回了傳統基礎設施。更準確地說,回力鏢指的是開發團隊和運營團隊之間應用程序的遷移。”
開發團隊的主要關注點是創建應用程序的新版本,這意味著有限的時間可以花在重構云工作負載所需的管理職責上。因此,管理行政的責任通常會轉移回運營團隊。不幸的是,運營團隊則往往缺乏必要的技能或資源。而一旦他們缺乏執行運營標準所需的技能、工具、云治理策略或是運營實踐,這些工作負載則通常又會回到遺留平臺。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企業需要有一個由經驗豐富的管理服務提供商(MSP)來指導整體的云策略,”David說。“它們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在決定每個應用應該托管在哪里時需要評估的特征,并幫助他們避免出現云回力鏢之類的情況。”
該調查結果呼吁企業在考慮業務目標和優化的同時也要審視生態系統,以避免將工作負載放在不適當的位置。為了節省時間、金錢和資源,并提高互操作性,企業應該尋求混合和多云領域的專業提供商,他們擁有幫助做出這些決策的技能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