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零售:物聯網在零售領域的八個創新案例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1303452/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零售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0%的零售商相信物聯網將顯著影響他們未來的經營方式,因此,到2028年,物聯網在零售市場的規模預計將達到1820.4億美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消費者習慣、送貨服務的高壓力、買家對網上購物的不信任或不會使用技術,這些都是讓客戶回到原本可以蓬勃發展的環境中購物的因素所在。從收入增長、成本降低和業務流程優化來看,智能零售有望克服這些挑戰,為零售商及其客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好處。
以下是物聯網在零售領域的8個創新使用案例。
1、設施管理
零售商最大的日常責任之一就是保持店面整潔、舒適、安全和美觀。有許多物聯網技術可以幫助簡化這些任務并降低相關成本。
例如,人員統計數據與存在檢測數據相結合,可以確定頻繁使用的區域,以更好地管理消毒和清潔計劃。在無線物聯網傳感器的幫助下,設施經理還可以主動監測商店入口和整個商店的消耗品供應是否不足,以便進行有效的庫存管理和及時補貨。
在客戶舒適度以及運營費用和可持續性方面,能源管理現在可以通過監測溫度、照明、通風和制冷的環境傳感器輕松優化。這些環境數據可以識別關鍵的能源消耗驅動因素,并提供能源消耗模式、故障設備的異常能耗(如果有),以及未充分利用或過度利用的基礎設施和被浪費資源的全景視圖。
2、客流量管制
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零售商被要求對其店內的顧客數量實施新的限制,以確保遵守政府的社交距離規定。人數統計系統可以幫助實時跟蹤進出任何給定區域的人數,并在達到容量閾值時提醒商店經理。
3、客戶行為追蹤
占用傳感器可以提供有關商店客流量模式和特定商品區域停留時間的基本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幫助零售商通過更有效的展示設置、過道布局和空間分配,來更好地規劃店內銷售和引導銷售。此類數據還可用于監測結賬排隊等待時間,以通過增加人員配備或額外的自助結賬來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
4、供應鏈與物流
物聯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貨架、運輸和倉庫庫存可見性,以幫助零售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確保卓越的客戶體驗。有多種物聯網傳感器可以提供有關物品確切位置、在供應鏈管理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之間移動所需的時間,甚至特定送貨卡車行駛速度的連貫實時數據流。這有助于識別瓶頸、制定應急計劃并確定替代路線以加快交付速度。它還可以幫助供應商、制造商和配送中心更好地準備接收貨物,從而減少處理時間。
5、冷鏈監控
易腐食品的變質導致零售雜貨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僅變質一項,零售商平均每年就損失7000萬美元。環境傳感器可以跟蹤存儲設施、貨物集裝箱、送貨車輛或店內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空氣質量、光照強度和其他環境因素,以保護易腐爛的貨物,確保最佳的新鮮度并減少浪費。
6、資產跟蹤
除了供應鏈之外,無線物聯網傳感器還可用于跟蹤購物車和購物籃等店內資產。從昂貴的盜竊到耗時的搜尋,購物車可能是零售商最頭疼的問題。事實上,購物車的價格從每輛75美元到250美元不等,這就使得確保購物車的擺放和良好狀態至關重要。物聯網傳感器可以幫助精確定位散落在各處的購物車的位置,并在推得太遠時激活車輪上的自動鎖定系統。這不僅可以防止盜竊,而且還可以確保總是有足夠的手推車供顧客使用。
7、個性化購物
物聯網設備也被用于個性化購物體驗。例如,藍牙信標可以向附近路人的智能手機上實時發送商店優惠信息。此類信息可以招攬潛在的路人進入商店并利用該優惠,以及讓店內顧客知道個性化折扣、特殊活動或其他信息等。
8、智能貨架
物聯網在零售業的另一個創新例子是智能貨架。零售商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跟蹤商品,以確保它們永遠不會缺貨,并確保商品不會錯放在無關貨架上。智能貨架自動執行這兩項任務,同時檢測潛在的盜竊行為。配備重量傳感器和 RFID 標簽的智能貨架可以掃描陳列架和庫存貨架上的商品,以便在商品不足或商品錯放時通知員工。這不僅可以節省時間,而且還可以消除導致庫存積壓和短缺的人工錯誤。(編譯io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