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大公司都是怎樣對待大齡程序員的?
在談這個問題時,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程序員及程序員的職業點。一什么是程序員(英文Programmer)就是從事程序開發、程序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將程序員分為程序設計人員和程序編碼人員,但兩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軟件從業人員分為初級程序員、中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現為軟件設計師)、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測試工程師六大類。
我們現在知道了什么是程序員,那再來看看, 程序員的職業特點。
程序員職業在求學期間門檻要求就高,就是要求基礎知識多,還要求自身的動腦動手能力強 。計算機世界知識更新的比較快,所以要求從業人員要不停的學習新的知識技術,而且工作量大,競爭非常激烈。那么這樣的高要求高付出,自然他的回報也是很多的,所以程序員的薪金也是比較高的。看上去感覺程序員這個職業真是一個很誘人的職業。
而現實是 ,就像我們剛才談到的那樣,IT業是一個要求不斷需要學習的行業,知識體系更新很快,不學習就要被淘汰,在國內程序員一般干不到四十歲就要面臨新聲代的取代,年輕人經歷充沛能熬夜,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快,大齡程序員面臨著體能下降,而且看上去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速度都不如年輕人,在這樣情況下,大齡程序員大多數都要面臨轉行和被裁員的命運。
那同樣大齡程序員國外又是什么樣的情況那?
一 德國 因為德國老齡化早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五分之一的老年人,這樣的社會環境,不用說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了,就是社會底層的勞動力的供不應求,所以程序員這種門檻高的熟練工也不是到處都有的,很多公司老板坦言程序員不好招。
在這種狀況之下,三四十歲的程序員是大部分公司的骨干,即便有條件挑三揀四的國際大公司也難都云集的都是年輕人。而且德國勞動法對雇員的保護非常詳盡,公司如果有工會的話更是不能,因為年齡大歧視而辭退程序員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至于程序員年齡段熬不了夜,也不是缺點,因為德國公司一般別人員工加班,所以年輕人這一點在德國不占優勢,所以程序員如果愿意做技術話,完全可以安心的做到六七十歲。當然也有程序員中年專行的 出路也很多。
- 轉管理。
- 成為公司核心技術骨干。
- 加入外包公司,每隔幾個月或幾年空降到新的短期職位。
- 跳去業界的技術咨詢公司,埃森哲、凱捷之類。
- 成為自謀職業者直接與客戶打交道,比較辛苦但少了一層剝削。
- 跳去薪水更高的歐洲國家,比如瑞士創業。
二 在港區工作公司裁員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是硬性指標,沒有理由的百分之幾的裁員,但是一般裁的都是好幾年不寫代碼的員工,被裁員的員工也不怕裁,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得到一筆錢應該有半年的工資,這樣他們可以跳槽到別的公司。
國外程序員和國外程序員的薪金差距
國外的程序員的薪資是國內程序員的薪金四到五倍,這之間差異主要整體經濟發展的水平上,換句話先進和落后的差異,在歐洲養活一個成熟的程序員的費用差不多是國內一個團隊的費用正是因為這種差異存在,所以國內的很多程序員移民到美國或者干脆去緊鄰日本賺快錢,這都是經濟差異造成的這種流動,畢竟差距還是非常巨大,需要努力追趕的地方還是非常多。
所以在外國因為社會環境不一樣,針對像大齡程序員這樣的人群,遇到的情況和解決的辦法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