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火患不斷,消防機器人挺身救難
如今,伴隨著天氣的越來越熱,我國不少地區高溫天數和平均氣溫都創新紀錄,各種火災隱患也是層出不窮。據報道,近日筆者所在的杭州地區包括富陽、諸暨、喬司等在內,就接連發生了多起火災,大火趁著高溫來勢洶洶,不僅給社會公共財產帶來巨大破壞,同時也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
而國內如此,國外也不例外。據悉,近日美國加州某地區溫度也是超過了54°,創百年來所記錄溫度的新高。如此高溫帶來的火災隱患,已讓加州全面進入緊急狀態。與此同時,位于冰天雪地的北極地區也正遭受著高溫“烤”驗,并不斷上演冰與火之歌。受此影響,冰川消融速度也正不斷加快。
從上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抑或是北極等地區,這個夏天都全面籠罩在高溫酷暑天氣之中,并飽受著火災的威脅。那么在此背景下,我們該如何應對高溫火災隱患,破除這一安全威脅,保護人身、財產和地球的安全呢?過去,我們普遍靠的是人,但如今,或許需要依靠消防機器人。
消防機器人應對火災有一手
近年來,人口紅利的不斷衰減、各種智能技術的持續突破,讓機器人發展十分迅速。從工業領域到服務領域再到特殊領域,不僅機器人應用越來越頻繁、市場規模越來越壯大,同時種類也越來越豐富。這其中,作為特種機器人的一大細分,消防機器人由于具備消防、救援等多方面的功能而飽受關注。
在各種大型石油化工企業、隧道、地鐵等不斷增多,油品燃氣、毒氣泄漏爆炸、隧道地鐵坍塌等災害隱患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消防機器人通過機器換人,能夠展現出顯著價值。一方面在火情偵查上,過去受限于環境和安全,人員很難深入火場近距離探查,但有了消防機器人之后,這一環節變得簡單。
另一方面,在具體滅火任務上,消防機器人的作用也不遑多讓。其既能夠通過移動探索功能,對火災現場環境進行全面檢測,又能夠通過內部數據處理,反饋出優質滅火地點和滅火所需水量,并與消防員協同作業,利用配備的高壓水槍實施滅火。整個過程流暢而嚴謹,將傳統消防水平進行了極大提升。
除此以外,消防機器人還具備救援方面的能力。其救援能力分為兩種,一種是主要負責探測出受災人員位置,反饋信息后由消防員實施營救,另外一種則是機器人完成自探自救。目前我國消防機器人的救援水平還停留在前一種的階段,但這依然極大的推動了我國消防救援水平的升級,讓救援更加有效。
未來突破三大難題擁抱藍海
對于飽受火災威脅的國家與地區來說,消防機器人的出現,無疑具有非凡意義。其不僅能帶來火情偵查、火情監測、滅火救援的新設備與新技術,同時也帶來了消防行業升級的新思路與新方向。未來,在需求推動和機器人市場帶動的作用下,消防機器人完全具備廣闊發展潛力和空間,前景不可估量。
但目前,就我國發展來說,消防機器人要想擁抱藍海或許還需一段時間。因為我國起步晚、發展慢,截至2016年國內各省才配備了百來臺消防機器人,平均每個省的消防總隊只有2-5臺,且還都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參與滅火救援次數不超過30來次,大部分只被用于演習之中,可以說非常初級。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三點。其一是消防機器人技術不足,在環境適應性、載重性、靈活性、越障性、智能性等方面存在缺陷,落地普及比較困難;其二,是成本過于高昂,由于研發周期長,損耗經費高,產量較少,導致造價高昂市場接受較難;其三,是維修保養不易,存在人才方面的不足。
這三方面原因,不僅限制了我國消防機器人的性能和產量,同時也阻礙了產品的落地與普及。在此背景下,未來我國只有不斷加強研發、突破技術、升級功能,以及組織人才培養、降低產品價格、提升量產能力,才能加速消防機器人從演習階段進入到實際應用之中,才能促進消防機器人進一步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