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智能時代造夢師,華為終端分布式技術的破與立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很多人將開發者比喻成“造夢師”,因為通過開發者的努力,讓很多創新應用“從夢想照進現實”,帶給消費者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但必須承認,消費者的胃口越來越“刁鉆”了:開車的時候能不能打個手勢就在車機屏幕里播放喜歡的歌?手機里的照片能不能“嗖”的一下飛到電腦里?可穿戴的運動相機能不能變成手機第三個攝像頭?手機游戲能不能實時同步到高清電視里暢玩?
理想很完美,層層蔽障之外的現實更“骨感”。隨著交互方式越來越多,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開發的難度也呈幾何式增加。尤其是跨終端的開發,為了適配不同終端不同系統,開發者要做大量的重復開發和多形態開發,同時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其研發的創新周期也在不斷縮短,不少開發者都嘆息“太難了”!
跨終端開發的三座大山
其實早在幾年前,其實有不少開發者就開始琢磨跨終端開發了:能不能讓一個設備,同時擁有所有手邊產品的功能,從而突破不同終端硬件的限制,在獨立的智能設備之間相互感知相互協作呢?這個想法其實并不算天方夜譚,但必須先跨越三座大山:
首先,海量的終端硬件產品適配起來太困難。手機、智能手表、藍牙音箱、智能家居、高清電視機這些終端硬件形態各不相同,開發者哪怕只是開發一款應用中的某一個功能,就需要做成百上千次不同硬件的適配工作,工作量巨大且很多工作都是重復開發效率低下;
其次,系統架構繁瑣,不同平臺需要使用多種不同編程語言。而且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數據庫,跨平臺實現數據融合難如登天;
最后,缺乏創新和應用生態,遇到一個跨場景熱點往往跟隨者眾,但創新力度大打折扣,相應的想要落地給予用戶的部分也更是少之又少。
顯然,如果為了保障每一個終端的應用效果,從硬件到軟件的每一個零部件全部重新創建那是不理智的,也會讓開發者和企業喪失發展機遇期。那么跨終端的開發困境如何“破”呢?在華為的眼里,這些問題未必真的是問題。
華為分布式開發技術的破局
面對跨終端開發,華為終端分布式技術主要做了三件事,也以此為基礎打破了跨終端開發的屏障問題:一是將硬件資源通通虛擬化為硬件池,讓硬件資源可以相互調用;二是讓軟件系統模塊化,按需調用并彈性部署;三是一次開發,多端部署,減輕開發者的工作量。
華為終端分布式技術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升級,集成了更多的跨終端開發能力。概括而言就是再次降低了跨終端開發的難度,讓開發者可以快速獲得多種跨終端的能力。以華為終端分布式技術工具鏈HUAWEI DevEco Studio為例,它集成了華為數十項能力,拿開發者最頭疼重復造輪子問題來說,在DevEco Studio可以一鍵式拖拽生成API代碼,而且可以自動引入Gradle包,自動生成頭部import,開發效率非常高。
為了提升開發效率,華為還以接口的形式開放了不同的跨終端能力:如需要社交通信,華為暢連CaaS Kit的輕松接入能讓應用秒變視頻通話神器;不同終端文件傳輸慢且不穩定?Share Kit讓無線傳輸高速不丟包;大屏小屏終端設備太多,Cast+ Kit讓多屏協同變得如絲般順滑;開發者想嘗試藍牙、WiFi之外的聯接方式,可以選擇 OneHop Kit,輕輕碰一下就能實現多設備觸碰交互;倘若開發者對邊云協同缺乏信心,通過LinkTurbo Kit就能讓華為云端協同網絡不斷加速;開發者希望打造超級終端,那一定不能錯過DeviceVirtualization Kit,讓硬件設備虛擬化。
不妨以HUAWEI Cast+Kit為例,看看華為是如何幫助開發者化解多屏切換的壓力。過去開發者在做小屏幕向大屏幕切換應用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跨屏操作的便捷性、畫面同步效果、網絡低時延、應用穩定性等等。華為分布式技術Cast+Kit的黑科技則輕松化解這些難題:華為自研的音視頻同步協議、動態高幀率方案和感知編碼算法,實現了50ms的投屏超低時延,穩定流暢讓開發者不用擔心跨屏的用戶體驗;500ms華為協議端到端的連接速度,支持最簡單的秒發現秒鏈接;華為超簡通信機制配合無線底層協議和算法優化,即使網絡丟包率高達25%,依然能確保視頻播放流暢穩定。
最關鍵的一點是——Cast+Kit的接入方式對開發者非常友好,軟件框架簡潔明了很容易上手,而且Cast+Kit已經在華為這邊實現了高度的技術集成與封裝,開發者只需調用簡單接口即可進行集成,實現快速開發。換而言之,華為是把復雜留給了自己,把簡單留給了開發者。
全場景智慧生態服務平臺的建立
華為開放了這么多的能力,目的是什么?最直接的目的是將終端硬件單一設備之間的壁壘打破,讓硬件不再成為限制,讓未來有機會打造出一個擁有無限邊界的“超級終端”。而一些嗅覺敏銳的開發者可能看到的更深遠,在“萬物互聯”的路上狂奔,華為分布式終端便在構建一個平臺,攜手開發者共同布局IOT時代的泛終端生態。
在萬物互聯時代,手機不會成為人們接入智慧生活的唯一入口,手表、耳機、PC、平板、音箱、眼鏡、車機和智慧屏這些輔助入口也會共同承擔起智能家居、移動辦公、智慧出行、運動健康、影音娛樂等智能生活場景。基于這種趨勢,打破不同智能終端設備的壁壘是必然選擇。如果開發者想在萬物互聯時代大有作為,如果企業用戶也想在萬物互聯時代擁有更強勁的競爭實力和生命力,那么從現在開始就需要提升自己在跨終端開發領域的能力。
分布式技術是萬物互聯時代的關鍵技術,也是實現人們智慧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技術。華為終端分別蘇的出現,意味華為為開發者和第三方企業打造了一個技術實力強硬的支撐平臺,一個擁有豐富智能終端的合作伙伴,一個超過6.5億終端用戶的強大市場基礎。并且在華為1+8+N戰略的影響下,以智能手機為中心,輻射到周邊智能設備的生態圈中,開發者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這個生態是否擁有活力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便不難理解華為分布式技術為何選擇了持續開放,不斷為開發者賦能。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