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大能力到 “1+5+N”,華為讓政企轉型更穩健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2019年深圳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5200萬人次,在國內排名第五,飛機起降達37萬架次。
為什么今天你在深圳機場能更快地通過安檢,而且有更大的幾率可以在廊橋登機,而不是乘坐擺渡車?
經常搭乘飛機出行的旅客會有這樣的印象,深圳機場的智慧化水平和服務水準都非常高,它的安檢速度和登機便捷程度,在國內機場中表現搶眼。
轉型離不開“服務”
如果你感受到了這一點,那么你就已經間接體驗到了“服務”的重要性,它是如今政企用戶數字化轉型必備的轉型工具。
深圳機場早先的廊橋周轉率,是每天10.24架次。在與華為合作后,廊橋機位利用率提升了0.76,也就是從10.24架次/天,提升到了11架次/天。
這一小小的數值變化,讓每天有90架次航班的旅客免去了乘坐擺渡車的麻煩,全年則多出共400萬人次,可以直接從廊橋登機;而對于機場而言,這就是機場運營效率本身的提升,也是是數字化轉型中的“一件小事”。
在深圳機場這個起于2017年的數字化轉型項目中,華為派出了一支40多人的咨詢團隊,在深圳機場工作了超過2500人天(1人天,指1個人工作1天的工作量)。之所以要完成這一巨大的工作量,是為了能夠圍繞機場智慧化的目標,梳理出轉型路徑。
如今,深圳機場的“一張臉出行”,和更多廊橋登機等安全便捷感受,大都根源于這一幕后“功臣”團隊和機場協同的努力。而這支咨詢團隊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咨詢規劃,它正是政企用戶數字化轉型必備工具中的一件,也是政企服務中重要的一環。
此外,深圳機場超過200間機房、11張網絡、25000+臺設備和逾140個集成度高的業務應用,如何在有限資源下保證系統安全、平穩、高效運行?離不開高效的運維。
從能力到產品
與數字化轉型面對的挑戰相對應,這只完整的工具箱通常被稱為“五大服務能力”——即咨詢規劃、行業解決方案服務、運維、云運營和人才發展。
這只完整的工具箱之所以必備,與政企用戶數字化漸入深水區關系密切。就像我們在深圳機場以及其他政企用戶中看到的那樣,眾多數字化轉型項目已經深入了生產或決策系統。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客戶對政企服務的要求開始以高品質、一致性的服務體驗為特征。對應到具體業務中,它意味著用戶從關注建設進度、成本、質量,轉向更多關注使用階段的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業務運營、投資回報等內容。
在預測到這些需求發生時,華為開始將“高品質”作為其服務能力的突出特征來建設。2019年,通過構建五大服務能力,助力政企客戶轉型。
2020年,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在五大能力基礎上,提出“1+5+N”服務產業體系,滿足不同行業各個場景的轉型服務需求。五大能力居中,以服務產品形式存在,向下以高品質服務產業聯盟為基礎,向上則為用戶提供行業化、場景化的服務解決方案。其中,“1”為高品質服務產業聯盟,包括各類服務生態伙伴;“5”為五大類服務產品,分別為:咨詢規劃、行業服務解決方案、大運維、云使能和人才發展;“N”即是多個行業與多個場景。
1+5+N服務產業體系
華為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年中,華為伙伴服務收入,整體同比增長超過80%,多家總代和一代,服務增長翻番,2019年完成認證的CSSP伙伴(也就是聯合服務解決方案伙伴)數量超過了150家。
為了讓高品質能夠在整個服務產業中持續發展,華為在2020年已經公布的服務伙伴策略中強調,華為將在更大程度上增加授權,同時將更多的收益和伙伴共享。
對于期待在政企用戶數字化轉型中,同步提升能力與價值的生態伙伴而言,在2020年重點關注華為的這些政策內容將大有裨益——它們包括華為加大開放授權的力度、明確了的CSSP協同全景圖和簡化激勵獲取的機制。
同時,考慮到2020年ICT服務超千億元的市場投資預期,及高達16%的同比增長預期,ICT領域各類服務產業的參與者,眼下都有必要認真去考慮一下,如何借助華為持續強化高品質服務能力的契機,在服務產業生態中,進行一次服務能力和獲利能力的雙升級。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