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產業互聯網白皮書》發布 助企業管理向EBC蝶變
數字化轉型時代,企業向產業互聯網進軍勢在必行。然而面對產業互聯網的新理念,眾多企業并不了解,更談不上能將其融會貫通展開實踐了。對此現狀,今日上午召開的金蝶云全球用戶大會上基于行業實踐視角的《2019產業互聯網白皮書》正式發布,為企業積極擁抱產業互聯網提供了參考與指導。
企業數字化轉型必備“參考書”
在主題為“直達·共生”的“金蝶云全球用戶大會”上,《2019產業互聯網白皮書》作為今年5月成立的“產業互聯網實驗室”的重要研究成果隆重亮相,成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必備的“參考書”。
據介紹,白皮書著眼于消費互聯網邁向產業互聯網的關鍵轉折點,全新定義產業互聯網,基于價值鏈重構,從戰略、戰術、布局、路徑四個維度搭建產業互聯網轉型框架,并結合綜合集團、制造業、零售分銷等典型行業的成功實踐經驗,用案例深入淺出剖析了產業互聯網不同產業的具體企業上的實踐應用,探索企業轉型之路和成長之道。
作為白皮書的編纂方,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產業互聯網實驗室主任曹仰鋒指出,互聯網正從過去的信息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價值互聯網轉型,而傳統企業要利用產業互聯網轉型也是有跡可循的,它可以歸結為“一個中心的轉移”,即要從以企業為中心轉型為以用戶為中心。另外產業互聯網還會重塑企業的管理模式包括商業模式,因此企業必須從戰略、戰術、布局、路徑四個維度出發,構建符合自己發展的轉型框架。
誰擁有EBC 誰就擁有未來
當然轉型要成功,不僅要有好的“參考書”,還要企業自身借助工具形成能力,這個能力就是EBC(企業業務能力)。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在會上表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管理已從ERP(企業資源計劃)時代進入EBC時代。而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通常會面臨思維模式、業務、技術三方面的“陣痛”,傳統ERP應用只側重“資源”或“計劃”,已經無法滿足數字化企業的新需求;企業級應用正在快速轉移到“業務”這一核心,發展成為一種更加廣泛的“企業業務能力”。
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
徐少春認為,企業向產業互聯網靠攏時,必須進行行業價值的重構,同時重塑其核心競爭能力;每一個企業的運營、產品與服務,商業模式、管理領域都在發生劇烈的數字化轉型和變革。這時“誰擁有了EBC,誰就擁有了未來”。
向EBC轉變的三要素
那么從ERP到EBC到底如何轉變?徐少春基于Gartner的定義給出了一個新公式,即Capability(業務能力)=Mindsets(思維模式)*Technology(數字化技術)*Practice(企業實踐)。
在他看來,企業業務能力所需要的三個關鍵要素一旦結合,每一個要素都會產生倍增效應,特別是Mindsets思維模式,可正可負,而一個不正確、不合適的思維模式則會導致企業數字化轉型滿盤皆輸。在技術層面,以ABCD(AI、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IoT、5G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影響企業應用和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從實踐來看,每一個企業的轉型,包括運營的轉型、產品與服務的轉型、商業模式的轉型和管理轉型,EBC都展現出優于ERP的能力。
總的來看,相對于傳統的ERP,EBC在AI驅動、以數據為中心、消費化、人力增強、賦能、面向客戶等六個方面上均具優勢,有望成為未來企業的一種戰略資源。
大企業數字共生平臺 金蝶云·蒼穹2.0發布
作為向EBC轉變的重要工具,金蝶中國總裁沈崇鋒在大會期間還發布了“新一代大企業數字共生平臺”——金蝶云·蒼穹2.0。據介紹,金蝶云·蒼穹2.0是面向大企業的PaaS+SaaS平臺,其共享中臺可以支撐敏捷前臺,并以業務、數據、技術三大中臺為核心,成為構建企業業務能力的“發動機”;其高生產力PaaS,則可以幫助大企業構建開放的生態服務,成為構建企業業務能力的“加速器”;其自主創新技術,已通過華為及其他國產廠商的數據庫、操作系統、芯片等產品兼容性互認證測試,成為構建企業業務能力的“安全帶”。
金蝶中國總裁沈崇鋒
沈崇鋒指出,蒼穹平臺作為國內基于云原生架構企業級服務產品,將互聯網技術和企業級應用結合,并自主研發多項核心技術,而且利用了開源技術做到全站技術不依賴任何軟件完全自主可控。
金蝶云·蒼穹2.0更具備高兼容性,兼容幾乎所有主流的云IaaS廠商,它不僅可幫助企業全面構建企業業務能力,而且還是一個共生平臺,既可服務于企業內部員工,也可服務于企業的用戶、供應商、渠道商和合作伙伴。
正如徐少春面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什么?如何領導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等問題時,給出了“直達客戶,協同共生”的答案一樣。“直達·共生”的基因實際上早已深深扎根于蒼穹2.0等金蝶云產品的設計與服務之中,成為激勵企業管理向EBC蝶變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