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與201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榜對比分析
2019年8月14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201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發布會暨百強企業高峰論壇上聯合發布了2019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位列榜單前十的公司為(按排名順序):阿里巴巴、騰訊公司、百度、京東、螞蟻金服、網易、美團點評、今日頭條、360和新浪公司。
與2018年發布的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相比,2018年共有29家企業跌出,同時新進29家企業。且榜單排名變化較大,其中前十中搜狐公司從2018年的第七位跌至第是十二位,新浪公司從第六位跌至第十位。
中國互聯網百強2019年榜單與2018年榜單對比表

根據工信微報發布信息整理
榜單中的公司,除了少數頭部廣為人知的企業之外,大部分都是在專業細分領域各有所長,所以,對于這份榜單,大家也是見仁見智,入選企業對于名次變化的在意,圍觀者對于榜單的質疑,等等,也是應聲而起。本文蛇叔就兩年的榜單變化、評選權威性以及榜單變化反映的行業變化做一些分析。
中國互聯網百強榜單權威性高
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的評價指標包含企業規模、盈利、創新、成長性、影響力和社會責任六大維度核心指標。
在評價對象上,符合互聯網企業定義且滿足的申報關鍵條件為:收入主要通過互聯網業務實現、收入來源地或者運營總部主要位于中國大陸、集團總公司參評集團控制權超過50%、2018年互聯網業務收入超1億元人民幣。
對于參評企業的數據,基于企業申報,進行嚴格核查,核查通過上市公司財報、擬上市招股書明書、審計報告、納稅申報表、第三方研究報告和平臺監測數據點,同時對企業的經營許可情況、主營業務類型核查、企業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企業誠信和合法合規性等進行嚴格核查。在公平公正、客觀中立性等方面具有權威性。
因此,在營業收入和業務運營指標等綜合表現較強的企業才有入圍的可能。在行業快速變化和激烈的競爭形勢下,對比2018年、2019年榜單中的企業,有71家企業連續兩家在榜單中,除了那些頭部排名靠前的企業之外,也都是不容易的,盡管有些企業在榜單中的排名有一定幅度的波動下滑。但是,能夠入圍并榜上有名,就是不錯的品牌露出。
互聯網百強企業整體實力看點
根據發布信息,2018年互聯網百強企業2017年的互聯網業務總收入達到了1.72萬億,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0.6%。營業利潤總額為2707.1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82.6%。83家企業實現盈利,利潤率超過40%的企業達到11家。前兩名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互聯網業務收入占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總收入的25%以上,營業利潤占總體比重近60%。
2017年,互聯網百強企業的研發投入突破千億,達到1060.1億元,同比增長41.4%,平均研發強度達到9.6%,比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出7.48個百分點;研發人員達到了19.7萬人,研發人員占比19.4%,成為高新技術創新人才的集聚高地。
2019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高達2.75萬億元,比2018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長超過1萬億元,占我國數字經濟的比重達8.8%,對數字經濟的貢獻率達14%,帶動數字經濟增長近2個百分點成為帶動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2019年互聯網百強企業的研發投入達到1538.7億元,同比增長45.1%,平均研發強度突破10%,比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出近8個百分點。從研發強度分布看,有40家企業研發強度在10%以上,4家企業研發強度在30%-35%之間。
從業務收入增長、營業利潤和研發投入等對比來看,未來互聯網企業在繼續在榜單中占得一席之地,在業務布局上,在5G應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安全等領域的投入至關重要。而研發投入,主要是研發隊伍尤其是高水平的研發人才隊伍的投入,將會加劇。沒有一定占比得研發投入,將缺乏持續力。
當然,也有個別解讀認為,整個互聯網企業的研發投入還比不過華為一家的總研發投入。對此,需要結合研發投入的核算口徑,華為的業務特點和互聯網業務得差異等來對比才更有價值。否則,就是簡單的數據對比了。
互聯網百強榜單企業變化的看點
2018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中有29家退出,這些企業,除了金山軟件和鳳凰網這兩家之外,其他27家企業沒有進入2019年的榜單中,除了一些可能在2019面沒有申報等因素之外,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在2018年都是在榜單排名后50位的。
所謂不進則退,結合這個點來看,2019年榜單中后50位的,如果不能在財務指標和業務運營指標上有持續的發展,則在來年2020年的評選中,很有可能像這29家企業一樣,跌出榜單。
另外,從這29家落榜企業的主要業務來看,互金網貸相關、游戲、直播類比較集中,這也與對這類業務進行進一步的整治與規范有關。還有個別則是業務生態遭受了嚴重打擊,比如ofo小黃車。因此,良性可持續的業務方向才能避免曇花一現。
而2019年榜單中新進的29家企業,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和去年在美國上市的拼多多以排名相當靠前的方式進入,浪潮、智聯招聘和人民網以30強的地位進入,其他新進企業總體上是以后50強的方式進入。可以看出,未來的榜單,除了個別黑馬之外,總體上都是后50強的爭奪,這些企業的業務類型,總體上也是處于多變不穩定狀態。這也表明在一個新的領域通過創新并取得異軍突起的地位,越來越難了,只要在互聯網這個領域,都面臨被頭部大互聯網企業跟進吞噬或者被收購的問題。因此,像拼多多這樣的情況,未來難見。
搜狐、新浪這幾個老牌互聯網企業,在2019年的排名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未來在20強的榜單排名變化也會較大。
總而言之,從榜單排名變化來看,前十強其實是真的很強,強到都不需要刷存在感的。而后五十強的爭奪才是競爭焦點和看點,能進榜單的企業,都是不容易的,而要是能連續上榜就更不容易了,更難的是排名還能有所上升。
從互聯網百強榜單看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業務堅守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發展,始于基礎電信服務企業的探索,特別是在2000前后行業面臨第一次互聯網行業寒冬的時候,得以生存并發展,得益于電信運營商在2G時代的移動互聯網增值服務,也就是SP業務。
而從那個時候開始,電信運營商為一直在互聯網領域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業務創新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始終沒有能夠在互聯網領域打造位居行業前列的互聯網企業。這既有內部體制機制束縛問題,也有資源投入問題。比如,最為典型的是沒有辦法提供比較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從而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的加入,員工的敬業度等也不夠。
但是,電信運營商也一直在互聯網領域進行了長久的堅守,因此,從2018年和2019年的榜單看,我們還是見到了電信運營商在互聯網領域企業的成果,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電信旗下的世紀龍公司(21CN)連續兩年進入百強榜單,前者從排名22位下滑至33位,后者從46位下滑至66位,下滑的幅度較大,顯然是有喜有憂的結果。而中國移動作為第一大股東控股的科大訊飛,從45位下降至52位。
因此,總體上看,電信運營商雖然在互聯網領域堅守著,但就行業競爭地位改善,還需要傾注更多的資源。否則,就更多向大家繼續傳遞一個信息,即電信運營商確實沒有互聯網基因。
以上是蛇叔對中國互聯網百強榜兩年榜單企業和排名變化等的幾點分析,供大家參考,歡迎留言拍磚,或者提出您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