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xxxxx在线视频软件_久久精品久久久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_天天色天天色_亚洲人成一区_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2019,國產芯片迎來亟待驗證的一年

新聞 前端
剛過去的 2018 年和接下來的 2019 年,對于芯片行業的創業者意味著什么?他們怎么看待這些爭議和熱議,以及席卷而來的變化?他們怎么正視差距和機會,怎么在一條漫長的賽道上跑得更穩、更快、更自如?又會怎么看待并應對全球化發展正在面臨的不確定性?

 ?[[256515]]?

  如果有屬于科技領域的熱詞榜,毫無疑問,會有「芯片」的一席之地。無論起因多復雜,無論大家在這個無數次上了頭條的詞語背后,讀出了什么「真相」,又主動承載或者被動撩撥起了哪些紛繁的情緒;一個事實是,幾十年來,一直「高冷」的芯片行業在 2018 年熱度降臨到大眾視線中,伴隨而來的,是政策的激勵、資本的關注和市場的變化。

  那么,剛過去的 2018 年和接下來的 2019 年,對于芯片行業的創業者意味著什么?他們怎么看待這些爭議和熱議,以及席卷而來的變化?他們怎么正視差距和機會,怎么在一條漫長的賽道上跑得更穩、更快、更自如?又會怎么看待并應對全球化發展正在面臨的不確定性?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和 7 家芯片企業 CEO 聊了聊,它們的產品大多處于推出樣片或者量產階段。希望他們的回答能為你觀察中國芯片行業,提供一個更貼近的視角。

  Q1

  芯片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聯?請以你們的產品為例介紹下。

  飛芯電子 CEO 雷述宇:雖然芯片不容易直觀感受到,但它是許多應用的底層物理基礎。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消費類應用,底層都會用到大量的元器件,特別是傳感器端的芯片。你沒有看到,但你無時無刻都在「使用」。

  飛芯的主要產品是安置在手機里的三維攝像頭芯片,它不僅能記錄下空間里的物體,還能顯示物體的遠近、運動的速度等三維信息。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我們正在研發光子電路,希望用光子電路替代傳統的電子電路,以提升芯片的運算能力,并減少芯片能耗。更高的運算能力以及更小的能耗,會幫助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應用上走上新的臺階,比如語音翻譯會更精確,延時更短,自動駕駛的速度更快、更安全,讓機器更智能。

  芯視界 CEO 李成 :我們主要從事的是三維視覺芯片的開發,簡單說,就是為機器賦予一套三維視覺系統,讓機器能夠感知周圍的真實環境,比如可以用在手機的三維成像上,也可以用在掃地機器人、安防監控、自動駕駛等領域。最近,我們和北汽新能源在硅谷成立了自動駕駛聯合實驗室,研發以固態激光雷達為核心的下一代多傳感器融合自動駕駛系統。

  芯翼科技 CEO 肖建宏:芯翼做的是物聯網終端側的芯片研發。你可以這么理解,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每個人都有一臺智能手機,大家可以通過手機進行數據交換。那么,進入物聯網時代,每個物體可能都會搭載一個「手機」用來聯網,我們就是給這個物體做「手機芯片」的。這些物體范圍很廣,比如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設備、智能門鎖、智能家電,甚至在工業、農業、畜牧業中,都有很多需求場景。

  肇觀電子 CEO 馮歆鵬:雖然現在可能大家周圍幾乎沒有機器人,但是可能 15 年后,機器人會無處不在,它們會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出現,比如說車、可穿戴設備、家用機器人、無人工廠、農場,未來世界會有越來越多移動的、可以自主感知世界的電子設備,肇觀要做的就是為這些設備提供視覺能力。

  多感科技 CEO 王騰:我們是一家 Fabless 公司,希望提供小型化和高性價比的生物識別芯片解決方案。目前推出的首款產品是「超薄光學指紋識別芯片」,這款芯片會被用于全面屏手機,以改善解鎖體驗。

  聲智科技 CEO 陳孝良:我們主要提供的是聲學語音技術和語言智能服務。一個典型的應用是搭載到智能音箱里,為其提供語音技術和語言智能服務。我們的合作伙伴包括華為、騰訊、阿里、小米、360 等知名科技公司。

  Q2

  你心目中,2018 年影響芯片產業的大事件或關鍵詞是什么?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2018 年芯片行業還有兩個事情值得關注。

  英偉達在 Volta GPU 中引入 Tensor Core GPU 架構,「相當于英偉達正式宣布開始做專門的人工智能芯片」

  阿里全資收購中興微(「中國大陸自主嵌入式 CPU IP Core 公司」),并成立了獨立芯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

  多感科技 CEO 王騰:除了中興事件,還有晉華被制裁。2018 年 10 月底,美國商務部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制裁中國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美國公司被禁止向后者出售軟件、技術及產品。

  飛芯電子 CEO 雷述宇:核心詞是「國產化」。

  聲智科技 CEO 陳孝良:還有正處于風口浪尖的華為事件。

  肇觀電子 CEO 馮歆鵬:中國范圍內,肯定是中興事件——國家開始高度重視半導體行業。全球范圍內,我覺得是 AI——AI 帶動芯片行業突飛猛進地發展。

  芯視界 CEO 李成:與其說中興事件,不如說是中美科技之爭。

  Q3

  業內人如何看待中興被制裁及其影響?

  芯視界 CEO 李成:中興事件只是一個表象。從本質看,貿易戰可能放緩,但是中美科技戰,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抑制已是必然。我的觀點是中興事件可能只是中美科技之爭的一個開端,未來十年,中美在高科技領域必然保持對抗的狀態,尤其是在我們相對薄弱的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領域,美國會對中國進行相應的封鎖。

  聲智科技 CEO 陳孝良:「中興事件」應該是 2018 年芯片市場獲得如此多關注的主要起因。加上去年年底中美的升級,以及「華為事件」,國家也更加重視核心技術的投入,這進一步帶動了資本市場對硬科技企業的關注。今年很多芯片企業獲得了融資,這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

  芯翼科技 CEO 肖建宏:我們能感受到大部分投資機構、客戶,以及普通老百姓對芯片的認知度以及支持度都比以前高多了。不過,在我看來,引起普遍關注的原因在于,大家以前知道芯片很重要,但是從來沒想到會如此緊迫。某種程度上講,去年的一些外部環境變化讓大家意識到這個事必須馬上解決。

  飛芯電子 CEO 雷述宇:我在芯片行業做了 20 年了,中興事件雖然是 2018 年行業絕對的大事件。如果僅僅是就事論事,這可能只是個別公司的商業行為,從 20 年的時間長度去看,一個客觀事實是,在快速發展的微電子行業,相比國際先進公司,中國在核心芯片和核心半導體設備上的發展是落后的,差距很大。

  Q4

  那么,中國是否有機會做出有國際競爭力的芯片呢?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被英特爾等壟斷的傳統數字芯片領域,中國要追趕,路挺長的。一個典型的原因在于海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比如 7 納米制程的光刻機目前是不能進口到中國。這就導致國產芯片制造技術基本上會跟國外差兩到三代。數字電子芯片的最終表現其實是由制程直接確定的,而制程是一個各方面對技術要求都非常高的領域。從這個方向上看,中國創企要做出領先全球的國產數字芯片,非常困難。

  因此,我們的機會可能是瞄準一些新的芯片技術方向,這樣可以回避與國外在制程上存在的巨大鴻溝。比如說模擬電路芯片,比如說像我們這種光學芯片,這些技術路徑決定它并不依賴制程,而更多依賴于設計和對物理現象的了解。這就給了我們創新的空間。

  飛芯電子 CEO 雷述宇:我們跟美國的差距在三個方面:一是人家本來做的比我們早,有先發優勢,很多芯片他們是三四十年前就開始做了;二是人家投入比我們大,在一些關鍵領域,人家還在不斷加大投入;三是人家在工藝、設備等方方面面的基礎都比我們好,這是個系統工程,并不只看芯片設計。這三方面在短期都是很難超越的,不僅沒有彎道超車的可能,基本也沒有變道的可能性。

  所以,機會可能在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領域,這些領域不太依賴于制程和設備工藝,對資金的要求沒有那么巨大,更多是對人,對設計者能力要求很高。在傳感器類芯片、模擬芯片等方向,我們還是有比較大的潛力的,是可以跟國外去競爭的。

  還有一些機會是面向具體應用場景的,因為它對技術的要求沒那么高,但是它更貼近你的應用。不過,垂直細分領域的定制化芯片其實更加考驗團隊對商業的敏感度,如何增加性價比,提升性能,會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方。

  多感科技 CEO 王騰:在很多領域,比如手機處理器、通信、傳感器、包括生物識別等等,中國已經做出了有競爭力的芯片。

  但毫無疑問,我們和全球領先的芯片公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正視鴻溝,反思逾越路徑,是創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芯翼科技 CEO 肖建宏:芯片分好多類,有通用型的,也有專用型的,或者是針對某些細分應用的。中國的芯片產業發展,一定是要兩條腿走路。

  一條腿是那些面向通用型芯片的企業,比如說內存、功耗、CPU、存儲等等,這個領域國際上的競爭對手都是非常牛的。要在這一塊去競爭,無論從市場環境,還是資源投入,都要拿出造原子彈一樣的決心。這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家創業公司能夠在短期內完成的,任重而道遠。

  另一條腿則是針對一些細分賽道,很多小的創業公司其實都布局在這里,沒有國家巨額的資金支持,不可能一開始就有上百億的投入,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把自己的技術優勢與產業的應用需求緊密結合,走差異化路線。在這樣的賽道上做出有競爭力的芯片,是毫無疑問的。

  機會肯定是有的,只是一定要有耐心。在策略的制定、市場的把握、技術的投入、人才獲取等方面還需要花更多的功夫。

  芯視界 CEO 李成:集成電路和軟件的設計思路其實是類似的,都是自上而下的設計方式:首先應該去市場了解客戶對芯片的需求定義,然后據此定義出一款產品的參數和性能,進而定義整個芯片,子任務分割完成后,再由設計者逐一完成。只要改變一些不科學的設計習慣,佐以先進的管理和優秀的人才,這個行業一定是會往正向發展。

  所以,對于中國是否能做出有競爭力的芯片,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機遇很大。 

  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據海關總署 1 月公布的數據,2018 年全年,我國集成電路的進口額超過 312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8%。這樣大的進口量,如果我國能夠在中低端集成電路芯片上率先實現自給自足,我們至少能占到進口量的約三分之一。若能完成這一階段性超越,將幫助國內集成電路行業迅速搭建起良好的產業鏈循環。

  而另一個優勢在于,中國系統集成的能力非常強,如果集成電路能夠形成一定的生態,在全球市場,中國的產品的競爭力將會獲得極大的提升,這也符合我們國家從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發展的方向。

  Q5

  怎么看待國內的芯片產業鏈、人才和政策?

  多感科技 CEO 王騰:產業鏈很完整,多感的總部在蘇州,方圓 100 公里內有幾乎所有我們需要的資源。產業鏈上大家節奏都很快,但是很多環節還是積累不夠,比較粗糙。人才是最大的問題,各類、各級別的人才都缺。政策對企業來講只能錦上添花,不能提高企業核心的產品力和競爭力,所以我們對政策不是特別關注。

  芯翼科技 CEO 肖建宏:芯片產業鏈比我想象的好,越來越成熟了可以說。產業鏈上下游從工裝測試到加工,乃至客戶都在國際化。它們如果沒法國際化,就沒有未來。

  但是人才缺口還是蠻大的。人才分很多層,最頂層的人才要求豐富的工作經驗,目前在中國這類人才很稀缺;芯片企業還需要大量的基礎人才,但創企的一個挑戰是,這些人大多被華為這樣的大公司招入麾下。此外,即便你可以招到很多優秀的人才,如何讓這些有能力的人聚在一起發揮效能,也是重要的挑戰。

  關于政策,坦率講,有政策加持肯定是好事,是錦上添花,創業公司永遠要先做好自己。

  Q6

  對于全球化程度很高的芯片產業,怎么應對地緣因素的影響?

  芯翼科技 CEO 肖建宏:芯片這個行業的競爭從來都是國際化的,我們很多時候會講國產替代,是出于多種因素的考量。對于芯片企業而言,哪怕是在初創階段,也必須想明白目前全球有多少玩家,它們的水平如何,我們的相對優勢是什么。你必須要考慮地更深入、更長久,如果你只是把自己定義為華強北的一個小企業,被淘汰是必然的。

  雖然創業公司在跟國際巨頭競爭的時候,往往存在人才儲備、品牌及知識產權等多方面的劣勢。但本土的機會也很大,比如產業下游的很多設備廠商也有進軍全球的野心,他們在跟海外同行競爭的時候,往往在芯片上有些獨特的需求,這是我們可以積極跟進并滿足的;又比如,在國內制造業產業升級的背景下,這些最早借助人口紅利或者代工起家的制造業龍頭要升級,必然需要元器件公司給它們提供更多的彈藥,這也是本土芯片企業的機會,與不同產業的伙伴一起出海。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芯片本來應該是一個國際化的生意,無論是設計還是封裝,各個環節往往是全球合作的,哪里有更好的資源和技術,就在哪里進行。國產芯片全產業鏈升級的提法其實更多是在貿易摩擦背景下的考量。

  我有兩家公司——Lightelligence 和 Lux Labs。雖然 Lux Labs 是在美國創建,但如今已經搬回國內。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制作光學材料,因為不屬于高端研發,基本沒有特別依賴美國的東西,所以無論是從制造成本、人才儲備,還是政策支持上,在國內做會發展地更快、更好。但 Lightelligence 我們還是選擇繼續留在美國,因為芯片產業鏈上,尤其是制程這塊,國內還非常不成熟。

  芯視界 CEO 李成:科技應該是全人類共享的。以我們為例,像光變理論、集成電路理論、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理論,這些基礎理論大多是我們留學期間所學,但是依托于這些基礎理論,我們回國做了創新,所有的產權是歸南京芯視界所有,是歸國內公司所有。

  但是我們也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那里吸納了許多來自美國芯片公司、從業十年以上的集成電路設計者。

  Q7

  怎么看待芯片行業的 2019 年?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很關鍵的一年,一個是中美間的博弈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芯片行業,國產芯片會發展到什么程度,有沒有可能做出自己的光刻機。

  對我們來說,2019 年我們會推出光學芯片初級樣品,希望通過它能直觀地驗證光學芯片的路徑優于電子芯片。如果效果好的話,對整個行業,尤其是 AI 芯片這塊,會帶來比較大的沖擊。

  飛芯電子 CEO 雷述宇:2019 年產業環境肯定是在不斷變好。首先,國內有很多大客戶,無論是手機還是安防,市場需求很大;產業鏈上下游,無論是上游的代工廠、封裝、測試,還是下游做配套的,也在越來越完善;在資本方面,芯片領域的投資也活躍了很多。

  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做芯片一定是個很長期的創業行為,和其他商業模式類創業相比,芯片創業前期的投入比較大、發展周期會比較長。所以,2019 年,芯片行業的格局不會有什么陡變,它注定急不來。

  如果只是寄望短期政策能給你帶來多大的幫助,一定是做不出來太好成績的。有政策當然好,但擺在你面前的是一場持久戰,所以不能太依賴短期的利好。有些觀點會覺得,國家一旦提倡要大力發展芯片行業,未來三年芯片產業會有大的騰飛,這在我看來基本就是扯淡。

  芯翼科技 CEO 肖建宏:我的感覺是,2019 年可能會有很多芯片創業公司因為競爭激烈而被淘汰。

  在中國其實有大量做芯片的 design house,可能就幾個人在做,產品競爭力不強,毛利率也不高,這樣的企業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另一方面,還有一些一直離應用很遙遠的芯片公司也會被篩掉。

  肇觀電子 CEO 馮歆鵬:2019 年,芯片行業應該還會繼續熱下去,并且變得更熱。具體到 AI 芯片,明年是重點看落地的一年。2018 年,很多企業還是在講故事,寫 PPT,往前推進;但是到了 2018 年下半年、2019 年,大家就開始要交卷了,需要拿出能夠 work 的芯片,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并且與客戶一起往前推進。所以,2019 年到 2020 年,基本上就要看商業落地,和大規模的工業落地。 

  芯視界 CEO 李成:在歐美, 芯片被大公司壟斷,局面相對穩定,但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集成電路設計的巨頭。雖然華為海思做得比較好,但它也只是為華為手機服務的特種芯片。集成電路芯片的種類繁多,所以,在中國,我認為將是一個小公司百花齊放的局面。某一種芯片可能有數家小公司在做,其中必然會出現佼佼者。

  另一方面,我們國家的整個集成電路產業未來會往哪個方向發展?很可能和歐美一樣,出現一波大公司對小公司的并購,通過并購,最后形成龐大的、擁有數百種集成電路產業的集團公司。只有這個體量才能跟歐美的集成電路巨頭去競爭。

  Q8

  關于 「模式遇冷、科創崛起」 以及「資本寒冬」的說法,你怎么看?

  多感科技 CEO 王騰:創新是一個被濫用的詞。我很認同 LinusTorvalds(Linux 和 Git 的創造者)對創新的看法:創新就是解決問題(get the work done)。所以不管是模式創新,還是科技創新,重要的是能針對特定需求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創新,就會有商業上的價值。

  至于「資本寒冬」,我覺得工業、商業、生活中,問題總是層出不窮的,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業公司會活下來、成長,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說只會解決偽問題的創業公司會死掉。  

  飛芯電子 CEO 雷述宇:過去 20 年,不管刮什么風,是春天還是冬天,我都只做芯片這一件事,一直在做的是非常底層的技術,所以說,科創是我的日常。我們并不太關心風口或者趨勢,因為我們面前始終擺著足夠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做芯片創業,是不能太急功近利的,這個行業很難像模式創新那樣三四年上市。很多時候驅動我們的,不是財務自由或者上市,而是因為創造了價值,給社會做了貢獻。

  聲智科技 CEO 陳孝良: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是一種互相依賴的關系,模式創新相對輕靈快捷、變現較快,而技術創新的難度更大、周期更長。當技術創新比較成熟以后,模式創新在此基礎上就能快速獲得商業回報,但是若只謀求模式創新,則市場容易失去根基和基礎動力。

  而關于「資本寒冬」,我覺得任何時候都有創業機會,但是創業要看準節奏,至少要有理念創新或者技術創新的積累再去嘗試會更好。確實很多偉大的公司是一波一波興起的,這和經濟周期有關。但是每一波都成就了很多偉大的企業,所以每一個經濟周期其實都是創業的黃金時代。

  芯翼科技 CEO 肖建宏:從創新的角度講,以前不需要在技術上做太大變化,只要在模式上有創新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模式創新遇到瓶頸時,就必須回歸本質,靠技術手段提高生產力,這個就是所謂的「科技創新」。在我看來,整個社會的螺旋式上升幾乎都是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二者交叉發揮作用的。

  「應用決定技術發展的方向,技術的發展延展應用的邊界。」作為一家芯片公司,毫無疑問我們研發的芯片要服務于應用,但更重要的是,能更多地尋求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幫助應用跨越到新的規模,并在此基礎上促成新的模式創新。

  關于寒冬,不同個體感知到的寒冷程度是不同的。我覺得「寒冬」屏蔽了市場上的一些噪聲,真正有競爭力的團隊、有真實需求的應用,會被凸顯。 

  肇觀電子 CEO 馮歆鵬:不同于模式創新,科技創新的基礎是科技。歷史上看,科技的演變都是需要一定積累的,需要比較持久的投入,需要鍥而不舍地在一個方向去深鉆,所以它的門檻只會越來越高。

  至于「資本寒冬」,我覺得在全球范圍倒還好,更多是國內的一個說法。本來創業的風險是比較高的,所謂的寒冬,只是一個從過熱變到正常的過程。 我不太贊成「創業黃金時代終結」的說法。因為在任何時期、各種環境下,永遠都有機會。創業本身就是為了改變目前的狀況,它是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世界永遠不可能完美,總是有可以被改進和完善的地方,這些不完美就意味著機會。

  Lightelligence CEO 沈亦晨:我主要是做科技創業,我沒做過任何模式創新。關于科創和模式創新的話題,首先科創肯定是的巨大價值的,但也必須認識到,許多做科技創新的團隊,技術很好,但是不善于做 business。這讓我想起之前在一場公開活動上的辯題——究竟是技術重要還是銷售重要。我的觀點是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本篇總結

  1、「芯片」聽似高冷,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是許多應用的底層基礎。

  2、因為中興事件,芯片行業開始被更多的普通人關注,政策的傾斜和扶持是企業發展的利好,但必須正視,政策是錦上添花。目前國產芯片的產業發展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依然顯著。未來,中美在科技上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3、雖然差距存在于方方面面,但中國絕對有能力開發出領先的芯片。國內創業企業的機會在于:

  • 在一些新的技術方向上攻關
  • 一些不太依賴于制程和設備工藝,而是更看重設計者能力的特色領域
  • 一些面向具體應用場景的定制化芯片
  • 細分市場的垂直芯片

  4、無論變數有多少,選擇了芯片創業就是選擇了持久戰。對許多從業者而言,2018 年,伴隨著貿易戰下的各種風聲泡沫,芯片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9 年會是 PPT 變成產品的關鍵一年,是市場亟待驗證的一年。市場會越來越大,產業鏈也在走向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創業企業需要持久有耐心,也需要在策略制定、市場把握、技術投入和人才獲取方面多下功夫。

  5、解決真實的問題、滿足真實的需求,永不過時。這樣的創新與季節無關。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鈦媒體
相關推薦

2022-02-15 11:01:33

比特幣加密貨幣投資

2014-05-07 16:18:21

高端存儲

2019-06-27 15:45:10

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

2009-12-22 15:27:58

Gartner

2019-01-02 11:46:13

手機華為蘋果

2021-01-14 11:39:05

云計算

2019-11-01 18:41:19

戴爾

2010-03-15 14:29:04

2014-09-12 11:37:10

云計算虛擬化

2020-07-20 07:53:29

芯片IDM模式Fabless模式。

2009-01-03 12:58:33

云計算IBMSymantec

2019-12-13 09:35:56

云計算行業科技

2022-04-23 09:56:45

Wi-Fi芯片廠商射頻IP

2020-01-02 14:01:15

互聯網數據5G

2020-02-10 15:23:04

芯片自動駕駛手機

2019-11-21 15:30:37

云計算預測企業

2018-01-02 11:42:39

容器KubernetesDocker

2016-05-24 10:40:32

NodeJS總結

2021-04-30 19:31:26

前端ROISQL

2012-05-02 14:22:47

微軟諾基亞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 |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 91在线观看网址 | 国产午夜视频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爽 |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人成精品一区二区三 | 91资源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色久在线 | 九九九视频精品 | 国产精品一码二码三码在线 | 日韩精品在线看 | 成人福利网 |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 毛片久久久 | 欧美炮房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婷婷色成人 | 国产福利视频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 高清视频一区 | 成人免费在线 | 鲁视频|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成人av好男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日韩1区2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一区 |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久久网国产 | 网色| 国产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 亚洲综合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