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這一年和下一年
2020年,終于過去了,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疫情卻又嗷嗷的來了。
太難了!相信這是多年后2020年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
一直想抽時間寫個今年云計算行業的總結,直到2021年日歷撕掉了13頁才擠出點時間,趕緊攢點內容。
之所以要寫這一年的云計算,是因為2020年,對于云計算來說非同尋常。
疫情在這一年對很多行業按下了暫停鍵甚至爆破鍵,但對云計算按的卻是加速鍵。
為何偏偏云計算行業沒有受疫情影響,反而加速成長呢?
▉ 這真是疫情惹的"禍"
說實話,云計算廠商們為了讓企業客戶們了解、接觸、采用云計算,吆喝了十多年,結果還沒有疫情這一年帶來的效果明顯。
究其根本,疫情的爆發,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帶了很大的影響。
對于企業來說,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很難生存下去。
數字化、信息化在疫情后呈現爆發態勢,云計算產業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基礎設施,自然成為廠商們的首選。
對于云計算廠商來說,疫情是"危"但更是"機"。
這個時候不能夠搶灘登陸的云服務提供商,那以后也幾乎再難有機會入場。
▉云計算這一年有哪些成績?
2020年,是云計算真正火“出圈”的一年。而且云計算的落地情況又與疫情有著密切的關系。
疫情之初:云測序,云診斷,云辦公
年初,疫情在人們歡度春節的時間就迅速“殺”到,打了大家一個措手不及,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蒙上了陰影。
首當其沖的當然是怎么控制疫情,怎么分析疫情傳播,怎么預測防控…
在來勢洶洶的病毒面前,云計算發揮了輕、快、靈等特點,健康寶、疫情大數據分析平臺紛紛上線,為我國疫情前期的防控做了巨大貢獻。
而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復工復產成為了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這也成為很多公司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家辦公,在線辦公成為了很多企業首選方式,也是這些企業能夠在疫情初活下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疫情之中:在線教育,在線學習,在線點餐,在線娛樂
當疫情得到控制,企業慢慢恢復生產,隨著而來要解決的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疫情之中,學校并沒法正常開課,在線教育成為了學校老師采用最多的方式,而學生也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彌補不能線下上課的缺失。
同時,疫情期間,在線點餐、在線娛樂也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很多人只要通過網上的APP就能實現點餐、住宿和娛樂。大大解決了人們生活方面的問題。
而也是在這個期間,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云計算這個技術,讓云計算真正的"飛入尋常百姓家"。
疫情之后:無人零售,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
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企業也開始意識到數字化轉型、信息化建設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很多企業開始重點加強公司的信息化建設。
同時,由于在疫情開始和疫情過程中辦公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也讓很多企業員工對辦公和生活方式有了新需求,迫使企業去為了客戶和員工去轉型
▉ 2021年,云計算有啥新趨勢?
隨著2020年云計算的落地,在2021年,云計算領域肯定也會迎來一個快速的發展階段,人們對云計算的需求越來越多。
在2021年,可以預見的是我們會看到很多跟云計算相關的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具體發展趨勢有如下幾點:
多云管理提升日程
多云、混合云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最喜歡的創新平臺,傳統的單一的云平臺很難滿足企業內部不同的業務需求。但由于來自不同云服務商的云的不兼容性,增加了很多企業的跨云管理難度,甚至造成了云孤島。
通過API實現多云管理,往往能"看"不能"管",無法保證工作負載跨不同云資源穩定安全。目前,很多廠商都開始針對多云的管理推出相應的產品,VMware+Dell提供的一致云平臺就是為了解決多云管理不一致的難題。
國內廠商方面,華為云也在重新定義混合云,試圖實現用戶視角一朵云。如今,華為云Stack既有公有云的快速創新能力,又兼顧私有云的可管可控,從云管理、云服務、數據使能、應用使能和AI使能幾個方面提供全新的能力。
2021年,企業級用戶對于混合多云一致性架構和一致性管理有著迫切需求。
人工智能讓云服務升級
如今,AI可以取代一部分重復性高、即時性強的人工工作。比如機房巡檢、安防、質檢、人肉運維,進一步可能有智能巡檢、智能安防、智能運維、無人值守、無人駕駛等等。
不難發現,它們的特點是不需要云的特性來支撐業務,但卻極大程度需要AI來優化生產力,實現企業"提質增效"的目標。
如今,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努力使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合理化,并加速采用云智能技術,對云上業務的工作負載進行智能分析,把工作負載科學合理地自動分布到基礎設施上,基礎設施真正做到高效和動態節能,這就需要對基礎設施的設計和布局以及IT運營模型做出巨大的改變。
云成為AI、AR等功能最佳容器
如今,基礎設施依舊是國內云服務扮演的主要角色。這說明,大部分用云的中國企業,核心目標不是獲取某種應用,而是把自己原有的業務和應用遷移到云上,擴大資源的使用率,以此替代服務器的高昂成本。
這種情況下,云更多扮演著業務支撐的角色。
而AI、BI等功能技術納入云版圖后,將改變云服務的交付,實現了利用云計算優化生產力的重大進步。從而使云計算真正改變世界。
2021年,云計算將成為各種新技術功能最佳的容器。
邊緣計算成為"新云"
2020年,邊緣計算的驚人作用得到充分展現,生活中的實例比比皆是,隨著5G建設的全面鋪開和落地。通過運用現有的邊緣投資,企業機構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進行創新。2021年,邊緣將成為發展的又一風口。
傳統的網絡和安全架構會造成不必要的信息傳輸,并降低性能。未來,云計算將成為承載邊緣計算數據的主體。邊緣云計算不僅可以減少專用設備數量,還可以借助高性價比解決方案,提高自動化水平、安全性和效率,同時降低成本。
低代碼+BPM將成為上云最佳平臺
低代碼在疫情后呈現了一支獨秀的發展狀態,備受企業歡迎,這主要源于實施數字化過程中所需的全速應用重構,這就需要讓新生能力生于云、長于云,把AI、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生能力用于企業。
"云就緒"將是低代碼落地的最佳時機。低代碼在技術上解決了應用的快速構建,BPM彌補了管理上的需求,通過將業務、應用、流程和數據的貫穿,實現以業務過程為載體的數字化過程分析。
面向未來云化環境,BPM PaaS將成為低代碼和應用上云的最佳平臺,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戰略支撐。
云原生迎來發展"元年"
在使用云原生技術后,開發者無需考慮底層的技術實現,只需做好自己的業務,就可以發揮云平臺的彈性+分布式優勢,實現快速部署、按需伸縮、不停機交付等,有效緩解企業上云顧慮,拉動全行業的上云進程。
云原生實現了應用的敏捷開發,迭代效率和交付速度持續加速,用戶應用發布趨于高頻。隨著云計算發展成熟和企業需求推動,云原生技術和理念得到了開發者的廣泛接受,云原生應用場景逐漸豐富,從通用PaaS向多元化發展,云原生正在成為云上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