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博網絡AE Natarajan: 打造一個合作、互聯、安全的網絡世界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2018年的初冬來得早了些,瞻博網絡在北京的辦公區已經開放了暖氣,從美國遠道而來的全球工程高級副總裁AE Natarajan就在溫暖的辦公室里接受了媒體的采訪。采訪的開場是從他的名字開始的,據A.E透露,很多人都會問他的名字A.E是什么意思,他經常開玩笑地說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首字母的簡稱,因為他和愛因斯坦的生日碰巧也是同一天。采訪過程中,他聊了幾句便脫了外套,接著聊到有趣之處手勢很多,索性又脫了毛衣,穿了件藍襯衫侃侃而談,一看便知也是率性而為的性情中人。
見證網絡的壯大和變遷
據瞻博網絡大中國區CTO 井有浩介紹,AE Natarajan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投身網絡行業,業界非常著名的TCP/IP協議就曾有他參與其中。這幾十年來,他既了解網絡代碼,又熟悉網絡應用,簡而言之,他的從業史恰恰見證了互聯網從創立到壯大的整個歷程。
在談及網絡近年來的變化時,AE Natarajan認為,如今人們的辦公和生活越來越依賴于網絡,移動化成為一個顯著趨勢,隨著應用的豐富,人們對網絡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傳統網絡已經難以承載,尋求網絡轉型已是大勢所趨。“2008年全球市場出現了越來越多基于云計算的應用,以云計算為基礎的應用模式已經超越了傳統客戶端、服務器的模式。” AE Natarajan表示,當時他開始意識到,不僅僅是應用需要做轉型和變化,同時網絡自身也有非常迫切的轉型需求,因為沒有人能夠再去預見網絡上數據流動方式和規律。流動規律變得越來越復雜,包括在數據中心內的數據流動,全域網里數據交互、訪問網絡終端也越來越多。服務器現在變成了微服務器,變得更加泛在,客戶端變得可便攜、可移動,整個互聯網流量的規律發生了巨大的改觀。
對于數據流動的復雜性,AE Natarajan舉了一個例子,視頻通話現在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應用了,但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視頻通話需要網絡做出哪些支撐。通常在會議室里,人們會安裝了很多通信設備,如攝像頭、屏幕投影、電話等,當會議開始時,首先視頻信號會被采集起來,以流的方式傳到另一端。同時音頻信號也會通過一個流去傳輸。然而視頻的數據包往往比較大,而音頻的數據包比較小,當這些數據包在三地相互傳輸時,互聯網不會把音頻跟視頻的數據流單獨處理,都是經過網絡,因此網絡要確保視頻到達對方屏幕的時候,音頻也已經到達,同時音頻也要跟視頻能夠正好是同步。“這對網絡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網絡的智能必須要到位,才能確保不同數據包的傳輸,使用戶體驗不打折扣。”
智能化的網絡反過來又可以給用戶帶來哪些驚喜呢?AE Natarajan也分享了另外一件用戶案例。當時他去倫敦一家醫院去拜訪IT工作人員,對方告訴他,醫務主任要見他,希望能當面對他表示感謝。這位主任告訴他,過去主任給病人開藥,往往是在辦公室等待傳呼機響起,有需要的時候,主任要去手術室,經過洗手消毒之后再換上無菌服,進去查看病情,看看病例CT片等資料,再和主刀醫生交流,***回去開藥。整個流程下來,最少需要一個小時。如果還要去附屬醫院,算上開車路上的時間,一天最多看四五個病人。但是現在不同了,主任接到傳呼后,在辦公室點一下鼠標,就可以看到手術室的視頻,和醫生患者對話,然后在網上同步查看病例心電圖之類信息,只需十分鐘就可以直接開藥了。如此一來,救助的病人數量也大大增加。
在交談中,這位主任告訴AE Natarajan,他希望未來能夠大幅度提升音視頻質量,提供更清晰的視頻效果,例如看視頻的時候,可以清晰看到病人眼球轉動的情況,從而判斷病情。“這件事讓我看到了人們現在對網絡的需求——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重要。我認為一方面我們知道應用端需要用創新來實現更高的服務質量,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網絡端也需要更多的智能性,更好地服務網絡上的應用。”
而瞻博網絡的愿景,就是去打造一個合作、互聯、安全的網絡世界。在這個世界里,網絡能夠真正理解應用的需求,更加智能化支撐應用的運營,與此同時云網無縫對接,安全性得到充分考量,為未來合作型互聯世界做好保駕護航。
中外OTT企業需求各異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AE Natarajan這次來中國的行程中,有很重要的一環是與國內OTT企業交流。他告訴記者,中美OTT企業在IT需求方面其實有一些共性存在,簡單來講每一個OTT企業都有提高規模的需求,包括隨著用戶量、流量、交易量的不斷上升,網絡需要橫向擴展。
當然對于超大規模的OTT企業而言,還是存在不少差異,例如他們可能考慮到自己的規模和全球業務的布局會有些特有的問題,一方面需要照顧原來經營所在地本地的需求,又要考慮全球布局帶來的問題。此外還有時間差的問題,包括在哪個時點上去做到哪一個規模,以及產品面市的節奏,在不同的時段可能會有不同的流量和網絡需求。“以在中國非常普遍的移動支付為例,每月的成交額往往是萬億級的消費量,考慮到這樣的流量和交易的模式,對網絡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容災性、韌性方面的需求肯定會很不一樣,在業務不同的板塊上就會有差異化的需求。”
“如今物聯網不斷深化,與過去完全不同的人機、人人,以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合作關系都在不斷發生變化。” 采訪***AE Natarajan總結道,在這樣一個讓人非常值得期待、振奮的時代,瞻博網絡是一個非常好的賦能平臺,能夠助力于各方轉型,服務好OTT和應用端客戶,確保網絡和應用安全可靠。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