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解讀聯(lián)想5G編碼投票事件,真相如何?
導讀
聯(lián)想 2 年前 5G 編碼標準投票的歷史被重提,“聯(lián)想導致華為在投票中輸給高通”成為群眾關(guān)注焦點。本文希望能還原一些事件真相,3GPP 不存在所謂的投票定輸贏的機制。聯(lián)想第二次會議中的異常行為對會議進程沒有任何影響,并非華為方案沒有通過的原因。
聯(lián)想 2 年前 5G 編碼標準投票的歷史,被舊事重提,“聯(lián)想導致華為在投票中輸給高通”成為群眾關(guān)注焦點。在中美正在進行貿(mào)易戰(zhàn)與技術(shù)戰(zhàn)爭的背景下,聯(lián)想受到了很大的輿論壓力,創(chuàng)始人柳傳志都出來公開發(fā)聲。
其實 5G 編碼 2016 年底就有新聞,當時的說法是華為與西方列強斗爭,主導的 Polar 碼成功成為國際編碼標準。有一些了解技術(shù)的人還出來辟謠,說不是這回事,Polar 碼不是華為發(fā)明的,也沒有象吹的那樣打敗了對手。沒想到 2018 年又被翻出來,但是說法卻反過來了,說華為 5G 編碼之爭失敗了,是聯(lián)想害的。到底真相是什么?
本文解釋 5G 編碼投票事件的來龍去脈,還原真相。聯(lián)想是個什么樣的企業(yè),具體態(tài)度各人可以自行選擇。但在選擇之前應(yīng)該先了解真相。
一.5G 編碼的幾種選擇是怎么回事?
5G 是下一代的無線通信標準,正在火熱發(fā)展中。無線通信要接收和發(fā)送信息,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會發(fā)生丟失或者錯誤。錯了怎么辦?用編碼、解碼來解決。編碼加上一些冗余信息,解碼時如果失敗,就說明傳輸有誤,就可以要求重新傳輸。編碼、解碼都是算法過程,需要硬件設(shè)備來執(zhí)行。根據(jù)各種應(yīng)用不同的特點,有很多種編解碼方案。
現(xiàn)在我們用的 4G 編碼,叫 Turbo 碼,是由歐洲主導的(主要是法國電信)。為什么只有一種編碼方案?因為全球要互相通信,通信企業(yè)也要互相合作。世界上鐵路的軌距如果是一樣的,火車就可以到處開。但由于歷史因素,世界各國有幾種不同制式,有時要換車頭才能開,就不方便。全球國家與公司在通信技術(shù)標準上非常注意協(xié)商,自己搞一套是不太好的事。
為什么現(xiàn)在到 5G 了,不能繼續(xù)用這個 Turbo 碼?其實法國電信就是這么主張的,5G 還用 Turbo 碼。但是 4G 和 5G 的技術(shù)特點不一樣,5G 性能要好得多,傳輸速率比 4G 要高 10 倍以上,還要求低延時。Turbo 碼的特點是,編碼簡單,但是解碼復雜,需要的算力較高。那么到 5G 時代,通信基站要解碼多得多的數(shù)據(jù),又要低延時,如果還用 Turbo 碼,需要的算力就比過去高多了,這是不經(jīng)濟的。顯然要選擇解碼速度快延時低的方案,降低對硬件要求。
人們發(fā)現(xiàn),有兩種編碼方案是更好的選擇。一種是 LDPC 碼(低密度奇偶校驗碼),一種是 Polar 碼(極化碼)。LDPC 碼是 1960 年 RobertGallager 在博士論文中提出來的,Polar 碼是土耳其畢爾肯大學 Erdal Arikan 教授 2008 年提出的。而 Gallager 就是 Arikan 在美國 MIT 的導師。
Erdal Arikan 和 Robert Gallager
也就是說,華為支持的 Polar 碼,并不是華為發(fā)明的。LDPC 和 Polar 碼都是源于美國的技術(shù),這事和自主創(chuàng)新沒有關(guān)系。那為什么華為要支持 Polar 碼,不支持 LDPC 碼?
一個編碼方案,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還得各種軟硬件實施,要并行計算加快處理效率,牽涉到非常多的細節(jié),有很多專利。可以想見,1960 年提出的 LDPC,發(fā)展比較早,比華為等中國通信企業(yè)誕生都要早得多。華為也有一些 LDPC 相關(guān)的專利,但就不如一些業(yè)界老牌公司的多。而 Polar 碼 2008 年出來時,華為已經(jīng)是業(yè)界龍頭公司,又注重研發(fā),就積累了更多的專利。如果業(yè)界選擇用 Polar 碼做 5G 編碼,華為在專利上就會比選擇 LDPC 好。這里也有華為對 Polar 碼作了特別投入的因素,準備了幾個絕招。所以華為就和歐洲公司推 Turbo 一樣,力推 Polar 碼。
但是 LDPC 畢竟發(fā)展了這么多年,比較成熟了,各種軟硬件支持都好辦,相當于 5G 編碼有了一個保底的選擇。新的 Polar 碼理論上有一些優(yōu)勢(不然也不會提出來),是業(yè)界近年來最重要的創(chuàng)新之一,但畢竟年頭短,應(yīng)用還有待發(fā)展。一種對 Polar 碼的疑慮是,它的解碼方式叫 successive cancellationlist decoding(逐次消去列表解碼法),不適合硬件并行實現(xiàn)。Polar 碼的理論優(yōu)勢,真硬件實現(xiàn)起來,優(yōu)勢到底有沒有不好說。
上面說的都是數(shù)據(jù)編碼,無線通信中還有一種編碼需求,叫控制信道編碼。控制信道是用來傳輸指令和同步數(shù)據(jù),用戶是不用知道的,但也是必需的。從數(shù)據(jù)量來說,控制信道碼塊長度一般是 20-100 比特,極端場景可達 300 比特;數(shù)據(jù)信道的碼塊長度是 40 到 6000~8000 比特,而且碼塊非常多,數(shù)據(jù)量比控制信道要高幾個數(shù)量級。但是控制信道對系統(tǒng)性能很關(guān)鍵,不是說數(shù)據(jù)量少就不重要。
4G 的控制信道用的編碼,叫 TBCC(咬尾卷集碼)。2016 年底傳出的“華為勝利了”的新聞,其實是華為成功地推動 Polar 碼,在 5G 標準的控制信道中取代了 TBCC。當時不少新聞連這也不清楚,就開始大說自主創(chuàng)新。
另外,因為 5G 數(shù)據(jù)信道編碼的爭議,還產(chǎn)生了兩個專有名詞:“長碼”和“短碼”。控制信道編碼并不是短碼,長碼和短碼指的都是數(shù)據(jù)信道的編碼。而且這也不是學術(shù)名詞,是因為會議爭議產(chǎn)生的東西。大家隱約感覺,Polar 碼在較小的碼塊傳輸中好象不錯(正如控制信道的碼塊也不大),而 LDPC 在較大的碼塊傳輸是更好選擇。就有人提出建議,為什么不折中一下,大碼塊(長碼)用 LDPC 編碼,小碼塊(短碼)用 Polar 碼?至于大塊小塊的分別是什么,會議沒有明確定死,只是說這個分界線應(yīng)該在 128 到 1024 比特之間,還沒指定具體值。2016 年底不少新聞?wù)`以為華為推的 Polar 碼在短碼中勝出了,這是不對的。
支持 Turbo 碼的歐洲公司,其實意思是長碼用 LDPC,短碼用 Turbo 碼。絕大多數(shù)支持 Polar 碼的公司,意思是長碼用 LDPC,短碼用 Polar 碼。只有華為自己認為長碼短碼都用 Polar 碼。
各家公司出于自己專利、產(chǎn)業(yè)鏈之類的考慮,各自支持 Turbo、LDPC、Polar 碼,國際社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難道各干各的?這不可能,那就亂套了,產(chǎn)品不能通用,同一種類型的設(shè)備要支持幾種編碼,會很麻煩,很浪費。所有公司都同意,要商量出一個編碼規(guī)范,商量好了大家就一起照著做,歷史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那么,這個商量的過程具體是怎么回事?這就要談到讓聯(lián)想備受爭議的 3GPP 會議了。
二.3GPP 技術(shù)會議是怎么回事?
首先,這個 3GPP 是個公司之間的電信組織,理論上是沒有國家存在的,各個公司說事的時候不把國家扯進來。因為有些事,國家利益與公司利益并不一致,或者說扯進來反而麻煩,對解決問題不利。還有更進一步的組織,例如 IETF(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工程任務(wù)組),成員都是個人,更為獨立,公司都不讓進來。
從國家角度說事的組織也有,叫 ITU(國際電聯(lián)),是聯(lián)合國下面的一個機構(gòu)。ITU 分配無線頻譜、衛(wèi)星空間軌道,制定全球電信標準,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電信援助,促進全球電信發(fā)展。2000 年 5 月,TD-SCDMA 正式成為 ITU 國際標準的組成部分,與 WCDMA、CDMA2000 并列成為三大 3G 國際標準。TD-SCDMA 要到 ITU 去說事,這個要國家認可。實際上中國是用自己的巨大市場,將 TD-SCDMA 擠入標準的。理論上來說,中國不需要別的國家支持,自己內(nèi)部搞 TD-SCDMA 就行了。
為什么 5G 編碼不到 ITU 說事?因為編碼是一種技術(shù)實施,并不涉及頻譜分配、空間分配,技術(shù)實施這種事還得由一個個行業(yè)公司具體干出來。其實對公司來說,有時更愿意在 3GPP 這種公司組織里談事。中移動并不是很情愿用 TD-SCDMA 干 3G 的,有國家任務(wù)沒辦法。中移動一度 3G 干得很悶氣,到 4G 的 TD-LTE 才發(fā)力了。這不是說中國不應(yīng)該做 TD-SCDMA,而是說,有時公司利益和國家利益并不一致。
和 5G 編碼相關(guān)的 3GPP 技術(shù)會議有三次,分別叫 RAN1#86、RAN1#86b、RAN1#87。這種技術(shù)會議不是象世界杯奧運會那樣定期開的,而是有事要解決就開會,業(yè)界相關(guān)公司就來了。如果一次開會不解決問題,就繼續(xù)再開。
這種會議是怎么開的呢?原則上是技術(shù)優(yōu)先的,不代表國家的,各個公司理論上必須用“技術(shù)語言”來說事。3GPP 會議主辦者會綜合各個公司的技術(shù)意見,接受各種提案,讓公司們對各種提案表態(tài)。有些支持者太少的提案,當然就先放棄。例如歐洲公司說 4G 的 Turbo 碼繼續(xù)用到 5G 的提案,支持者太少,不用怎么討論就可以直接棄了。如果是各有支持者的提案,那就充分討論。
為什么 3GPP 會有投票?這種投票其實是技術(shù)性摸底性質(zhì)的,就是看看某種技術(shù)各有多少公司支持,或者反對。比如有 23 家公司支持A方案,24 家公司支持B方案。大家就知道,這兩種方案支持者都不少,需要繼續(xù)討論。這里有一種很大的誤解,就是不存在所謂的“投票定勝負”。
3GPP 不會公布一個投票框架說,“這就是最后決戰(zhàn)了,投票輸了的就得聽贏家的”,沒有這種規(guī)矩。公司之間不能這么說事,3GPP 還是主張協(xié)商解決問題,業(yè)界公司其實經(jīng)常互相合作,合縱連橫是常有的事,不是打仗一樣 PK 選票。如果投票差距不大,3GPP 很可能會說:看來分歧比較大,這事先不忙做決定,先把能定的定下來。這和貿(mào)易談判有點類似,原則是找共識,不是定勝負。
那為什么投票還是很重要的呢?因為支持者多、市場份額大,說事的時候就顯得有道理一些。如果一個公司支持者就那么小貓兩三只,還堅持說自己的方案好,就會顯得不專業(yè),好象不是來開會而是來搗亂的了。支持者多力量大,提案這邊的人也就更容易堅持,說我們看法是這樣,大家應(yīng)該這么辦事,你們應(yīng)該改變看法。最后,就全體同意某個方案了,技術(shù)會議算是開成了。支持少的人可以說,我們要繼續(xù)討論,我們來說服更多公司,這也是可以的。但是,除非一拍兩散自己硬去浪費人力物力強行支持某種方案,最終還是得大家一起商量。時間拖下去,對參與的公司都不利,一般也就商量出一個辦法了。因為 3GPP 并不是讓參加的公司來互相斗爭定勝負,總的來說還是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來,把技術(shù)方案定了,大家都有錢賺。過程中各公司因為各自專利布局,公司利益可以開誠布公擺在臺面上,甚至國家利益都可以暗中體現(xiàn)。但是無論如何,最終還是得協(xié)商解決。
介紹完了 3GPP 開會的原則,那么三次 5G 編碼會議具體是怎么回事?
三.3GPP 三次 5G 編碼會議的過程
1. 哥德堡會議
2016 年 8 月 22-26 日,3GPP 第一次重要的 5G 編碼會議在瑞典哥德堡舉行,叫 RAN1#86 會議。之前 4 月在釜山,5 月在南京已經(jīng)簡單開過會了。
雖然是業(yè)界公司正式聊 5G 編碼,但還屬于交換意見,叫預討論,本來也沒有說一定要出結(jié)果。因此哥德堡會議只聊數(shù)據(jù)編碼,不聊控制信道編碼。
這次會議,不少聯(lián)想投票事件的爭論就忽略了。要按這次討論的內(nèi)容,一堆中國公司都象是站錯隊了。
這次會議的公開文本可以到 3GPP 網(wǎng)站去下載,地址是: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6/Report/Final_Minutes_report_RAN1%2386_v100.zip
其中的一個章節(jié)是這么說的:
R1-167999 WF on ChannelCoding Selection QualcommIncorporated, Samsung, Nokia, ASB, ZTE, MediaTek, Intel, Sharp, MTI,Interdigital, Verizon Wireless, KT Corporation, KDDI, IITH, CEWiT,Reliance-jio, Tejas Networks, Beijing 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Vivo, Potevio,WILUS, Sony, Xiaomi
Also supported by Oppo.
Revision of R1-166376
Proposal:
· LDPC should be selected for eMBB data channel toprovide performance and implementation advantages at high rate and largeblocklength
這說的是啥意思?就是說中國的中興、VIVO、OPPO、小米等公司,和高通、三星、諾基亞等公司支持了一個提案:數(shù)據(jù)信道應(yīng)該用 LDPC 編碼。
同時,也有一個打?qū)ε_的提案:
R1-168040 WF on channelcoding selection Huawei, HiSilicon,CMCC, CUCC, Deutsche Telekom, Orange, Telecom Italia, Vodafone, China Unicom,Spreadtrum
Not supported by Orange.
Proposal:
· Polar code is a candidate channel coding technique forNR for eMBB, URLLC, mMTC
這個提案是華為和自家的海思、中移動、中國聯(lián)通、德國電信、意大利電信、沃達豐、展訊提出的:讓 Polar 作為數(shù)據(jù)信道一項候選的編碼方案。“Not supportedby Orange”是說,法國電信(Orange)要推自己的 Turbo 碼,不支持 Polar 碼。
從兩個提案看,這個陣營很模糊,華為這邊有西方公司,而幾家中國公司也參與到高通、三星那邊去了。其實這里不存在站隊問題,這是各家公司表達自己對技術(shù)的意見,純粹的技術(shù)意味。LDPC 作為老牌編碼方案,得到了中國外國的不少公司支持。而 Polar 碼作為新興技術(shù),也得到了一些公司支持,認為應(yīng)該是候選方案。而且也只是預討論,并不是要做什么決策。
R1-168164 WF on turbocode selection LG Electronics, Ericsson,CATT, NEC, Orange, IMT
Proposal:
· LTE turbo code should be supported for NR for at leastlow throughput including eMBB, mMTC, and URLLC
· It can support flexibilities of information blocksizes and code rates
· Turbo code enhancement can be considered
· FFS: high throughput
其實還有第三個提案,LG、愛立信等公司說,Turbo 碼也得考慮進 5G 編碼。
那這次會議,聯(lián)想還有它收購的摩托羅拉在干啥?在打醬油。可能是因為還沒有什么意見,就沒有啥提案,沒有表態(tài)。
因為業(yè)界公司看來有分歧,會議就給出結(jié)論(或者說建議)了:
Conclusion:
·TheeMBB data channel coding scheme will be chosen at RAN1#86bis
o includingagreeing on the observations that led to the decision.
·Companiesare encouraged to:
o continueanalysis and comparison in order to inform the final decision at RAN1#86bis
o provideany remaining details, especially focusing on LDPC (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inthis meeting)
o provideany remaining details of the flexibility requirements and how they can besatisfied, and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complexity and any impact onperformance
·Notethat consideration of combinations of coding schemes is not precluded.
·Incase of changes to proposals already available, companies are encouraged toprovide them at least 1 week before the normal submission deadline for RAN1#86bis.
這意思是說,這次有分歧定不了,數(shù)據(jù)編碼方案在下次會議 RAN1#86b 解決。會方建議,業(yè)界公司去積極分析比較,多給細節(jié),幫助做出最后決定。也就是說,沒有決定什么事。
2. 里斯本會議
2016 年 10 月 10-14 日,這個建議的 86b 會議在葡萄牙里斯本召開了。這也是現(xiàn)在輿論討論得最多的一次會議。這次會議仍然是討論數(shù)據(jù)信道的編碼。
如前所述,經(jīng)過討論大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覺得好象可以把長碼和短碼分開來處理,長碼和短碼各自選擇一種編碼,可以讓各家公司更充分表達意見。這次,聯(lián)想終于卷進來了。
會議的文本同樣可以下載: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6b/Report/Final_Minutes_report_RAN1%2386b_v100.zip
聯(lián)想(以及旗下的摩托羅拉)參與的一個提案是:
R1-1610767
Wayforward on eMBB data channel coding
Samsung,Qualcomm Incorporated,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Verizon Wireless,KT Corporation, KDDI, ETRI, IITH, IITM, CEWiT, Reliance Jio, Tejas Network,Xilinx, Sony, SK Telecom, Intel Corporation, Sharp, MTI, National Instrument,Motorola Mobility, Lenovo, Cohere Technologies, Acorn Technologies, CableLabs,WILUS Inc, NextNav, ASUSTEK, ITL
Revision of R1-1610689
Also acceptable to Ericsson
Proposal:
· Adopt LDPC code for eMBB data channel as single codingscheme
這個提案是說,LDPC 碼應(yīng)該成為數(shù)據(jù)信道的唯一編碼,也就是長碼和短碼都用它。從列名的公司來看,聯(lián)想確實很刺眼,其它全是美歐日韓公司。可以看出,參與的公司比 86 會議多了。
華為搞的提案是這個:
R1-1610850
WF onchannel codes
Huawei, HiSilicon, Acer,Bell, CATR, China Unicom, China Telecom, CHTTL, Coolpad, Deutsche Telekom,Etisalat, InterDigital, III, ITRI, MediaTek, Nubia Technology, Nuel, OPPO,Potevio, Spreadtrum, TD Tech, Telus, Vivo, Xiaomi, Xinwei, ZTE, ZTEMicroelectronics
Revision of R1-1610668
Also acceptable to CATT
Proposal:
· Polar code is supported as a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NR eMBB data channel
這個提案說,Polar 碼也應(yīng)該成為數(shù)據(jù)信道的方案之一,其實意思就是“長碼用 LDPC,短碼用 Polar”。可以看到,中國方面包括臺灣的公司基本都支持了華為,也有德意志電信等外國公司。在 86 會議中支持 LDPC 的中興、OPPO、VIVO、小米都轉(zhuǎn)過來了。比起聯(lián)想,確實有些站隊意思了。
會方看分歧大,就想辦法搞清楚事情,組織了一個提問調(diào)查讓各家公司回答:
Question: How many channel coding schemes should bespecified for the NR eMBB data channel:
- 1:
o LDPC: Ericsson, Sony, Sharp, Nokia, ASB, Samsung,Intel, QC, VzW, KT, IITH, IITM, Fujitsu, MotM, Lenovo, KDDI
o Polar: HW
- >1:
o T+L Accelercomm, IMT, LG, NEC, Fujitsu, Orange
o L+P ZTE, Etisalat, Mediatek, Nubia, Xiaomi, Coolpad, Neul, HW devices,OPPO, CATR, TDTech, Spreadtrum, Potevio, ITRI, IDC, DT, NTU
這個問題是,數(shù)據(jù)信道應(yīng)該用幾種編碼方案?這里,聯(lián)想又和一堆公司說,應(yīng)該用 LDPC 作唯一選擇,等于是重復了第一個提案。注意華為一家獨自說,應(yīng)該用 Polar 碼來完全換掉 LDPC。另外一些公司說,應(yīng)該長碼用 LDPC,但是短碼用 Turbo,或者用 Polar。
會方看事兒還是麻煩,就繼續(xù)組織了一次“否定性投票”。意思是說,給出一種方案,如果你一定不同意,就說出來。這次“投票”,也就是聯(lián)想被輿論指責的最大罪證。
Possible Agreements:
Alt 1:
- The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eMBB data is LDPC
No: HW, IDC, HiSi, DT, NEC, CMCC, LG, Spreadtrum, Neul,CATR, Xinwei, TDTech, OPPO, Coolpad, Xiaomi, HW Devices, ITRI, Mediatek,Accelercom, Nubia, IMT, Orange,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
Alt 2:
- The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eMBB data is LDPC, atleast for blocks larger than X
- Polar coding is supported for eMBB data for blockssmaller than X
No: Sams, NEC, Intel, QC, LG, Nokia, ASB, MotM, Lenovo,KT, Ericsson, CableLabs, ITL, Sequans, Acorn, Asustek, Mitsubishi, KDDI, Wilus,Accelercom, IMT, Orange, Sony, Sharp, Fujitsu, VzW, Docomo
Alt 3:
- The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eMBB data is LDPC, atleast for blocks larger than X
- Turbo coding is supported for eMBB data for blockssmaller than X
No: HW, IDC, HiSi, Sams, Nok, ASB, KT, QC, Asustek,Spreadtrum, Mitusbishi, CATR, Xinwei, TDTech, OPPO, Intel, Coolpad, Neul,Wilus, Xiaomi, ITRI, Mediatek, Nubia,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 HW Devices,CableLabs, ITL, DT, VzW, KDDI, Acorn, Docomo
這里有三個選項,讓人表述反對意見。“長碼 LDPC,短碼 Turbo”方案的反對者最多,33 家。“長碼 LDPC,短碼 Polar”反對的公司也不少,有 27 家,這就是讓聯(lián)想惹上麻煩的投票行為,聯(lián)想反對了華為陣營支持的 Polar 碼。“長碼短碼都用 LDPC”,反對者有 24 家,華為陣營都投了反對。這就是一些輿論說,華為投票 24:27 輸給了高通的由來。
通過這個調(diào)查,會方“求同存異”,得出了結(jié)論:
Agreement:
· The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eMBB data is LDPC, at least for information blocksize > X
· FFSuntil RAN1#87 one of Polar, LDPC, Turbo is supported for information block sizeof eMBB data <= X
o Theselection will focus on all categories of observation, including overallimplementation complexity,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coding schemes in theresulting solution (except if other factors are generally roughly equal)
· Thevalue of X is FFS until RAN1#87, 128 <= X <= 1024 bits, taking complexityinto account
這里最重要的結(jié)論是說,長碼確定用 LDPC 了,短碼的幾種選擇再議(區(qū)分什么叫短碼長碼的X值也再議)。這個結(jié)論的基礎(chǔ)是,除了華為,所有公司都同意,LDPC 應(yīng)該作為長碼的編碼方案。這個共識華為確實沒法阻止,只能同意。而且這和聯(lián)想的站隊無關(guān)。就算聯(lián)想和中興小米一樣,短碼選 Polar,長碼也確定會是 LDPC 的。
下面我們要進入最關(guān)鍵的邏輯討論了。聯(lián)想在兩個對立提案中,與許多中國公司截然不同的奇怪站位(也就是輿論說的投票),對會方的結(jié)論有什么影響?如果聯(lián)想改而支持華為,會議結(jié)論會有什么改變么?
答案是毫無影響!這是很多輿論不懂的道理。
有些人說,如果聯(lián)想改站到華為這邊,3GPP 就會決定讓 Polar 碼來做短碼編碼了。這種推理絕對是錯誤的。因為 3GPP 的決議是,短碼編碼是“不確定狀態(tài)”,下次會議再說。為什么不確定?因為兩邊都有一些支持的公司。并沒有什么投票定輸贏。只要兩邊的公司不是碾壓的優(yōu)勢(就象所有公司都同意長碼用 LDPC,只有華為不同意),里斯本會議就會給出“不確定”的結(jié)論。
一些輿論說,華為與高通陣營各得了 24 和 27 票,華為輸了,所以聯(lián)想是罪人(因為聯(lián)想可以拉著摩托羅拉改投華為,于是就 26:25,華為就能贏了)。這個分析是絕對錯誤的!
首先,并沒有什么華為 24:27 輸給高通的事。因為高通陣營說的“長碼短碼都用 LDPC”,會議方并沒有同意。其次,也不存在“聯(lián)想改投,華為就能 26:25 贏了”這回事。聯(lián)想改投,無非是兩邊反對的公司數(shù)量發(fā)生一點變化,在參會各方看來,沒有太大影響,仍然是分歧很大。絕對不可能因為聯(lián)想改投了,“長碼 LDPC,短碼 Polar”就變成會議結(jié)論了。按這個邏輯,“長碼短碼都用 LDPC”應(yīng)該當場以 27:24 勝出,然而會議結(jié)論并沒有這樣說。會議只是讓大家充分表達意見,給出一個“下次再說”的結(jié)論。
對于聯(lián)想這次會議為什么站到華為對立面去了,很難說清楚。聯(lián)想自己說是對 LDPC 更有感覺,技術(shù)積累更多。哪怕就誅心地認為,聯(lián)想就是想壞華為的事,就是想投靠西方陣營表示自己“心向西方市場”,這都可以猜測,是個人自由。但是必須明確指出,聯(lián)想的投票或者站隊,并沒有在里斯本會議上讓華為失去機會,沒有對華為產(chǎn)生任何不利影響。
如果對 3GPP 的會議機制稍微了解一下,不需要多高的認識水平就能看出來,這次聯(lián)想的行為沒有任何影響。說聯(lián)想的投票產(chǎn)生了關(guān)鍵影響,那是抬舉了它。除非說,除了聯(lián)想,還有一堆中國公司都背叛了華為,都在長碼上支持了 LDPC,沒有象華為那樣長碼也支持 Polar。那么聯(lián)想的投票才有那么一點影響(也是和其它一堆中國公司一起),讓華為失去了讓 Polar 占領(lǐng)長碼的機會(實際不可能)。
以上的邏輯,對于不愛動腦子的人來說,可能有點繞。但是這并不是什么數(shù)學難題,只要肯去理解事理,沒有很難繞的彎子。
3. 雅典會議
2016 年 11 月 14-18 日,#87 會議在希臘雅典舉行。這次會議最終決定了 5G 編碼的主要問題。
由于聯(lián)想在雅典會議上投票和華為完全一樣,所以關(guān)于聯(lián)想沒什么好說的。但是 3GPP 會主在技術(shù)方面的決定邏輯,還是很有看點的。
前面已經(jīng)說了,“長碼用 LDPC”這事已經(jīng)定了,華為也放棄了。要爭的就是“短碼用什么”。由于 Turbo 碼反對的人最多,所以也不用討論了。所以爭論的焦點就是,“短碼用 LDPC,還是用 Polar”。在這個問題上,全球通信公司有一個大規(guī)模的站隊。
會議文本的下載地址是: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7/Report/Draft_Minutes_report_RAN1%2387_v010.zip
華為組織起了 55 家公司的陣營,要求“短碼用 Polar”。注意聯(lián)想和摩托羅拉都在華為這邊了。
R1-1613307
WF on channel coding
Huawei, HiSilicon, Acer, ADI, Aeroflex,Alibaba, Bell Mobility, Broadcom, CATR, CATT, Coolpad, Coherent Logix, CHTTL,CMCC, China Telecom, China Unicom, Dish Network, ETISALAT, Fiberhome, Hytera,IAESI, III, Infineon, InterDigital, ITRI, Irdeto, Lenovo, Marvell, MediaTek, Motorola Mobility, National TaiwanUniversity, Netas, Neul, Nubia Technology, OOREDOO, OPPO, Potevio, SGSWireless, Skyworks, Sporton, Spreadtrum, SRTC, Starpoint, STMicroelectronics,TD-Tech, Telekom Research & Development Sdn. Bhd, Telus, Toshiba, TurkTelekom, Union Telephone, Vivo, Xiaomi, Xilinx, Xinwei, ZTE, ZTEMicroelectronics
Bureau Veritas withdrew their support.
Proposal:
·Polar is supported as the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DLand UL eMBB data with information block up to 1024 bits
Objections: Ericsson, Qualcomm, Nokia, ASB, Samsung,LG, ETRI, KT, VzW, Intel, Docomo, IMT, KDDI, NEC
Proposal:
· Polar is supported as the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DLand UL eMBB data with information block up to 255 bits
高通組織起了 31 家陣營,要求“短碼也用 LDPC”。
R1-1613342
WF on channel coding for eMBB data Samsung, Acorn Technologies, Alcatel-LucentShanghai Bell, Ceragon Networks, Cohere Technologies, Ericsson, ETRI, EuropeanSpace Agency, HCL Technologies limited, IAESI, Intel Corporation, ITL, KDDI, KTCorporation, Mitsubishi Electric, Motorola Solutions, NextNav, NEC, Nokia,Nomor Research, NTT Docomo, Prisma telecom testing, Qualcomm Incorporated,Reliance Jio, Sharp, SK Telecom, Sony, Straight Path Communications, T-MobileUSA, Verizon Wireless, WILUS Inc
Proposal:
· Adopt LDPC code as the single code for eMBB datachannels
Proposal:
· Adopt LDPC code as the single code for eMBB datachannels at least for blocks >=256 bits
Proposal:
· Adopt LDPC code as the single code for eMBB datachannels
· It is not precluded to adopt Polar code as anadditional code for small eMBB data blocks if the concerns on IR HARQ areresolved
Proposal:
· Adopt LDPC code as the single code for eMBB datachannels
· Adopt Polar code for a physical layer control channels
注意,高通陣營的提議中,也包含了一些對 Polar 方案的讓步。對于特殊情況下的小碼塊數(shù)據(jù),以及控制信道編碼,可以用 Polar 碼。
除了“數(shù)據(jù)信道短碼”方案的爭議,在控制信道上也發(fā)生了一個較小的分歧,但是很容易就解決了。華為等 55 家公司提議控制信道編碼用 Polar 碼,高通等五家公司提議用 TBCC 碼。這個很容易決定,華為等 55 家公司的意見成為共識,3GPP 會議決定,控制信道編碼用 Polar 碼。這確實是華為陣營獲得的一個成就,也是 2016 年底不少新聞報導的焦點(雖然很多說錯了)。兩個提案如下,明顯華為陣營的公司多得多。
R1-1613211
WF on Channel Coding Huawei, HiSilicon, Acer, ADI, Aeroflex,Alibaba, Bell Mobility, Broadcom, CATR, CATT, Coolpad, Coherent Logix, CHTTL,CMCC, China Telecom, China Unicom, Dish Network, ETISALAT, Fiberhome, Hytera,IAESI, III, Infineon, InterDigital, ITRI, Irdeto, Lenovo, Marvell, MediaTek, Motorola Mobility, National TaiwanUniversity, Netas, Neul, Nubia Technology, OOREDOO, OPPO, Potevio, SGSWireless, Skyworks, Sporton, Spreadtrum, SRTC, Starpoint, STMicroelectronics,TD-Tech, Telekom Research & Development Sdn Bhd, Telus, Toshiba, TurkTelekom, Union Telephone, Vivo, Xiaomi, Xinwei,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
Bureau Veritas and CGC withdrew their support.
Proposal:
· Polar is supported as the channel coding scheme for DLand UL control channels for eMBB (except FFS for very small payloads)
R1-1613577 WF on coding technique for controlchannel for eMBB LG, AT&T, Ericsson,NEC, Qualcomm
Proposal:
· For DCI, 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 (TBCC) isadopted as a channel coding technique for NR
· For UCI with encoder input size [16]<=K<=100bits, TBCC is adopted as a channel coding technique for NR
· FFS: enhancements to LTE TBCC including generatorpolynomials with larger constraint length, lower native code rate
那么,“短碼用 LDPC,還是用 Polar”這個問題最后如何了?是不是按某些人以為的投票邏輯,華為這邊 55 票對高通 31 票勝出了?很遺憾,3GPP 會議的邏輯不是這樣的。
3GPP 會議不是數(shù)公司數(shù)量,大公司的份量要比小公司重得多。高通陣營那 31 家,但是很有幾家大塊頭,如三星、英特爾、愛立信、Verizon,全球市場份額不小。
最后,雅典會議得出的“共識”,基本按高通陣營建議的來了:短碼也用 LDPC 碼。可能高通陣營提議里控制信道用 Polar 的建議,就是用來讓華為陣營放棄對抗的。可以想象,會議各方爭論,華為方案通不過,而高通陣營實力要強一些,最后就勸華為陣營妥協(xié)。華為陣營看著公司多,但是也并不是很堅定,大多數(shù)公司技術(shù)上其實沒有多少偏向。最后事情總需要得到解決,不能拖著不動,于是華為這邊就同意了短碼用 LDPC,以控制信道用 Polar 碼作為小的收獲。
華為陣營也不能說是輸。因為本來通過了標準,業(yè)界公司就可以按標準來一起開發(fā),各顯神通占領(lǐng)市場。華為在 LDPC 上也是有積累的,以后會在 LDPC 方向上繼續(xù)努力。5G 肯定還是中國公司占優(yōu),正如美國政客警告的那樣。
四.結(jié)論
在 3GPP 對于 5G 編碼的三次會議上,華為公司史無前例地組織起來龐大的陣營,對美歐日韓公司陣營發(fā)起了挑戰(zhàn)。這是一次很好的實踐,說明中國公司學會了用“技術(shù)語言”來表達公司利益、國家利益,公司之間的合縱連橫能搞起來。
華為公司主推 Polar 碼,雖然不是自己發(fā)明的,但這是中國公司首次按照 3GPP 公認的規(guī)則在公開賽場上參與比賽,有里程碑意義。因為華為提出的建議,需要爭取中國以外的全球其它公司同意,并不是本國就能獨立實施的 TD-SCDMA 這樣的標準。華為主推的 Polar 碼,雖然沒有實現(xiàn)在數(shù)據(jù)信道占據(jù)份額的目標,但也算部分成功了,成為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
聯(lián)想在幾次 5G 編碼 3GPP 會議中,本來是無關(guān)緊要的角色,2016 年也沒有引起任何關(guān)注。第三次會議,聯(lián)想完全加入了中國公司的陣營,沒有異常。聯(lián)想在第二次會議中,奇怪的站隊行為,應(yīng)該由聯(lián)想自己去解釋。本文指出的是,3GPP 不存在所謂的投票定輸贏的機制,聯(lián)想第二次會議中的異常行為對會議沒有任何影響,并非華為方案沒有通過的原因。從目前的國際電信公司格局來看,華為方案得到通過的可能性不大,更不可能在第二次會議中直接通過。無論聯(lián)想站哪邊都不會有影響,從 3GPP 會議的處理原則不難看出來。
輿論由于對電信標準涉及的技術(shù)問題、流程問題不理解,對事件可能有一些誤解。希望本文能解釋清楚還原一些事件真相。
(感謝通信專家楊學志博士對事件提供的專業(yè)意見,對本文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