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2018】海納云CTO鄒均:區塊鏈給企業帶來全新的賦能平臺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七年一劍,華麗蛻變。自2012年起連續6年15場峰會,凝聚大量技術專家,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2018WOT全球軟件與運維技術峰會揚帆起航,圍繞12大核心熱點,匯聚海內外60位一線專家,打造高端技術盛宴!
區塊鏈熱的背景下,WOT2018特別設置了“區塊鏈技術”分會場。本會場將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真實的行業場景中,摒棄效率低下陳舊系統,并把數據的真實性和安全性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此次,海納云CTO鄒均將為與會者帶來一場題為《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主題演講,分享他對于當前區塊鏈技術發展,以及企業應用區塊鏈可問責服務的獨到見解。會前,51CTO記者也提前采訪到了他,精彩演講內容就讓我們“先睹為快”吧!
海納云CTO 鄒均
鄒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計算機PhD、麥考瑞工商學院MBA,資深云計算專家、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愛好者。鄒均曾任IBM澳洲軟件部金融行業首席架構師,現任海納云計算有限公司CTO。多年IT經驗,研究的方向是區塊鏈監管科技,區塊鏈共識算法。2016年主編《區塊鏈技術指南》。鄒均在領先的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2016區塊鏈論文在IEEE ICWS獲最佳論文獎。2018年共識算法論文被國際頂級期刊《Transaction on Service Computing》接受。
區塊鏈給企業帶來全新賦能平臺
8年,比特幣創造一個神話——國內價格一度突破2萬元。在這場神話中,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故事。投機者看到了賺錢的機會,技術極客看到了改變未來的技術,傳統金融機構則或許看到了一個不斷成長的幽靈,而區塊鏈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確定網絡狀態,達成一致和建立信任、保證價值安全傳遞的數學算法。
區塊鏈大熱背后,在鄒均看來,區塊鏈之所以能夠受到如此關注,與其它技術相比,區塊鏈的核心優勢就在于去中心化的信任建立機制。圍繞信任機制所帶來的數據具有不可篡改性、交易可追溯性以及確保數字資產安全轉移方面的能力。
因此,在數字經濟時代,區塊鏈能夠給企業帶來一個全新的賦能平臺。這其中,區塊鏈在數字權益確權、數字權益存證、數字權益流通和數字資產價值交換上將會帶來獨有的價值。
區塊鏈與新技術融合發揮巨大潛力
區塊鏈發展之初,概念熱炒。常與云計算、大數據等熱門概念混淆。事實上區塊鏈與其他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有互相滲透,共同促進的關系。
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發展需要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基礎設施支撐,同時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對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區塊鏈的核心是共識機制,共識機制是一種規則性或約束性技術。鄒均認為,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的關系就在于,人工智能提升效率,提升生產力,而區塊鏈提供公平性、協同性,是一種改變生產關系的技術。在某些場景,人工智能運算的結果可能需要在區塊鏈上確認、共識、記錄。因此,區塊鏈可以是分布式人工智能設備的監控者、協調者和仲裁者。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和區塊鏈的融合,將在構建互聯網的下一階段,也就是“價值互聯網”和“秩序互聯網”上發揮出巨大潛力。例如,智能設備在未來互聯網上可以自動協同,自動交換價值,而無需人工干預。
鄒均舉例說到,一個汽車可以自動在充電樁充電,同時汽車可以自動付費給電樁的運營方。另外一個例子是在物聯網場景,當多個智能設備根據采集的數據形成對環境情況的監測和控制,可以通過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來防止由于故障或黑客入侵造成的局部的誤報、誤判,從而提升整體的安全性。
區塊鏈成為監管科技的核心技術
在目前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趨勢下,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本質能讓當今金融交易所面臨的一些關鍵性問題得到顛覆性的改變。根據麥肯錫分析,受區塊鏈技術影響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支付及交易銀行、資本市場及投資銀行業務。
鄒均對記者表示,區塊鏈既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術,也是監管科技的核心技術。目前,從國外層面看,金融機構應用區塊鏈的驅動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為了節省成本,去掉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提高效率。主要的應用場景在于支付,特別是跨境支付,以及融資、信用、借貸方面的應用。
2、來自于普惠金融方面的需求。通過區塊鏈技術構建覆蓋范圍廣泛的金融服務體系,包括P2P、錢包、數字資產交易等應用。
3、來自于金融機構自身對有可能被新型的區塊鏈金融模式顛覆的恐懼。因此,金融機構會率先嘗試區塊鏈技術在傳統金融領域的應用,包括供應鏈金融、票據、信用證、資金托收、征信、信托等方面應用。
從國內來看,由于近年來對金融監管,特別是對互聯網金融和虛擬貨幣監管趨嚴,國內的金融機構在應用區塊鏈的驅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來自于監管、合規的要求。區塊鏈技術用于監管合規,相比傳統技術更加具有及時性、真實性、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2、來自于產品創新和業務增長的壓力。如何結合區塊鏈技術將資產合規實現數字化,大幅提升資產流通的效益也是金融機構的一個重要關注點。
3、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數字資產化應用,也是未來金融業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傳統企業如何應用區塊鏈提供可問責服務?
監管科技核心在于可問責。鄒均指出,傳統IT問責存在的主要痛點在于交易或服務關聯方的責、權、利沒有清晰、公平、透明的體現在可客觀執行的合約體系中。區塊鏈帶來的價值就是不依賴中心化機構所建立的基于算法和電腦協議的信任,主要體現在保存于共享賬本的不可篡改、不可偽造、可追溯的交易數據。可問責的核心是信息披露、透明,區塊鏈正是一個幫助建立信息披露,自動執行契約的制度。
具體到行業應用,相比以往廠商所推出傳統解決方案,在加入了區塊鏈機制后,首先數據更安全,更透明,更可信,更能避免信息不對稱,以及傳統技術存在的信息孤島等問題。
鄒均將可問責服務定義為基于區塊鏈智能合約所提供的服務。傳統企業在應用區塊鏈可問責服務時應該關注以下四大問題:
1、厘清服務相關方的責任和義務,盡量進行量化。同時,對責任和義務要做深入的分析,哪些是需要人工參與,哪些可以通過算法來衡量、監控,甚至自動執行相關的責任和義務。
2、對關鍵信息的訪問權限的制定。主要是指哪些信息需要披露,哪些信息可以共享,哪些信息需要特定權限才能訪問,哪些信息必須存檔并可追溯。
3、在問題或糾紛出現時的仲裁機制,保證服務的可持續。
4、安全問題。采用區塊鏈智能合約提供的服務應防止程序缺陷或漏洞帶來的黑客攻擊的風險。例如,目前云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往往在服務水平方面不能量化。很多時候由云服務提供商說了算,缺乏有效的仲裁機制。未來會出現基于智能合約提供的云服務,從服務的提供商和消費者兩方面,都需要關注以上四個問題。
2018將成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突破之年
在過去的2017年,可以說是區塊鏈技術大發展的開局之年。大量的金融機構開始將區塊鏈技術落地,國內幾乎所有的大中型銀行、銀行間機構、部分券商與保險公司都開始在區塊鏈技術上進行布局,甚至部分銀行已經有五、六個系統在線上運行,系統也越來越從外圍過渡到核心,單個系統都有數百億的資產開始在區塊鏈上流轉,可以說區塊鏈技術越來越發揮其作為價值互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的功能。
鄒均表示,區塊鏈在今年還會出現以下新的趨勢:
區塊鏈技術方面,圍繞著擴展TPS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交易處理筆數)的新區塊鏈架構(包括區塊鏈網絡、側鏈、分片、子鏈、狀態通道、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無環圖),HashGraph(哈希圖)等)平臺在今年將會得到很大關注。
共識算法方面,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和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混合機制、拜占庭容錯和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任權益證明)結合也是一個趨勢。另外,區塊鏈中間件、智能合約形式證明、跨鏈互聯協議、密碼學,特別是隱私保護、區塊鏈治理機制、分布式Oracle等都會有很多創新技術出現。
在應用方面,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共享經濟分配機制、內容版權保護、數字資產確權、數字資產交易等方面都會有很多落地案例。
相信在2018年,越來越多的重量級應用將會凸顯出來,從而進一步完成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產業升級,讓區塊鏈成為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核心技術之一。
5月18-19日,北京·粵財JW萬豪酒店,全球最值得關注的IT技術盛宴與您不見不散。2018WOT全球軟件與運維技術峰會一定是您發現全新思路、挖掘最新思想、拓展人脈的重要平臺。
目前我們的各項票種已全面發售。需要提醒您的是,購票越早,折扣越大!與KOL零距離交流,呈現不一樣的“英雄盛宴”!
點擊官網了解詳情:wot.51cto.com
沖刺報名,搶票從速。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