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合伙人如何防止被CEO干掉?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2017 年 9 月 9 日,51CTO 旗下 CTO 訓練營線下活動中,花蝦金融 CEO 段念就技術管理者該如何解讀技術與業務的關系的話題,以自己從 CTO 轉身 CEO 的視角做了分享。
段念認為,作為企業的技術管理者,CTO 應該處理好以下三個問題:
- 產品的商業模式是技術主導還是業務主導?
- 如何能平衡業務與技術,讓技術發揮最該有的價值,讓業務有最好的市場認知度?
- 如何能更好的周轉在 CEO、CMO 等 CXO 中,提升技術的認知度?
正確認識技術與業務的關系
脫離業務價值談技術是太奢侈的行為
我們賣給客戶東西,客戶花錢買的內容不會因為代碼寫的漂亮,架構搭建的好而多付錢,最終一定是由技術來決定滿足用戶需求的程度。
也許有人會說,國外有很多技術特別好的公司,如:蘋果、谷歌、Facebook,它們難道不是技術驅動型的公司么?
以谷歌為例:入職谷歌的新員工在培訓中的第一堂課就是告訴他們谷歌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以及谷歌怎樣評價一個產品。新員工只有明白這個掙錢模式,才會知道在這個組織里面應該做什么。
谷歌是一個很特別的公司,特別在于它發現了一個巨大的、不斷的產生現金收益的商業模式,即只要有流量,流量就可以變成錢,流量就是谷歌的印鈔機。
在此模式的基礎上,谷歌有了自己的文化,就是不管員工做什么,團隊做什么,就是一個目標:要盡可能獲取更多的用戶流量。
反觀國內,在相當多的技術驅動的公司中,真正能夠長期發展、收益不斷提升的公司也仍然是以業務為中心。
技術的價值大多數通過業務來體現
純粹的技術很難找到它所謂的價值,比如現在關注度較高的區塊鏈技術,大家都認為區塊鏈技術可能會顛覆未來。
對于區塊鏈,段念認為:
- 區塊鏈現在做的事情不用區塊鏈也能做。
- 區塊鏈為了是否有更巨大的場景存疑。
- 從真正的區塊鏈的業務來講,類似區塊鏈聯盟或者半自由鏈的方式可能性更大。如果想做一個純粹的公有鏈,用區塊鏈來解決問題,這一可能性段念認為不大。
技術與業務的平衡之道
作為企業的 CTO,根本的職責是如何帶領技術團隊從技術層面更好的支持業務增長。
究竟該如何平衡技術與業務,讓技術發揮最該有的價值,讓業務有最好的市場認知度?
清楚每個公司的商業模式
不同的公司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甚至同一個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技術都會表現出不同的“價值”。
如上圖所示,按照企業的業務驅動力分為橫向的三種類型:
- 以資源和業務模式為中心,95% 的企業屬于此類。
- 以技術創新為中心,這類公司不能說沒有,但很少。
- 以產品特色為中心,是以獨特的產品模式為中心的。但國內以獨特的產品模式為中心的公司很少。
對于不同類型的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技術在中間發揮的價值也是不同的。
拿以資源和業務模式為中心的第一類企業為例,它們最核心的競爭力是所做的業務模式和客戶資源。
在初創期,這類企業沒有技術支撐肯定無法存活,所以這時候公司急招 CTO 并不是因為需要他有多強的管理能力,而是需要能夠干活,能夠根據公司業務的需求工作。
當公司進入快速發展期,技術變得更為重要。如果技術跟不上,業務發展速度就跟不上同行。
穩定發展期,企業的業務已經基本成型,變化不會太大。
一般企業進入到穩定發展期,只有幾個可行的路徑選擇:
- 從原有業務中獨立剝出去一部分去做新的相關業務。
- 在現有業務規模的基礎上,增加營收,降低成本。
而降低成本很多時候的一刀砍就砍在技術上面。所以坊間有個經典問題:什么時候干掉技術合伙人最合適,就是這一刀砍。
清楚技術團隊在組織中的位置
作為一個技術的管理者,尤其是作為一個相對高層的技術管理者,一定要清楚:技術并不是決定公司是否前進的唯一的、甚至很多時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在技術和業務協作的時候,技術人員要非常清楚業務人員背后的訴求到底是什么,他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和理由提這個需求,然后再進行處理。
技術團隊管理者需要做好各種決策
技術團隊和各個業務團隊的協作非常多,所以技術管理者面臨的決策不僅僅限于技術層面,而所有決策都應該是圍繞組織目標的,即什么決策最優先做一定是和組織目標直接關聯的。
管理好“人”和“事”
在管人方面,主要包括:
- 招聘的管理,要招聘足夠好的人,把招聘過程做成一個閉環。
- 激勵與保留。
- 制度的建設,只建設必要的制度,盡量定義“約束”而非“規則”,不能被執行的規則沒有存在的必要。
在管事方面,主要包含:
- 項目管理,每個項目有且僅有一個 Owner,用數據結果公正的評價項目結果,并始終關注 ROI。
- 優先級管理,這里我們必須知道提高效率的第一法則是不做不該做的事情。什么是不該做的事情?要求馬上開始,卻沒有明確可度量的目標與交付時間的事情。
向上管理與影響力
技術團隊并不是公司唯一的團隊,還有很多平級的團隊,作為技術團隊的負責人也要向上或者向業務團隊做好兩件事情:
- 必須時刻讓業務的決策者能明白技術團隊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 如果技術團隊本身并不具備能力把業務決策者的需求干得很好,要學會堅決得說“不”,好過把寶押在不可能達成的目標上。
總之,要時刻讓業務決策者明白團隊的能力水準,為未來發展的擴展性做好準備,不要假設技術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最后,段念強調:“作為管理者,在組織中有很多很多需要平衡拿捏的東西,很難說哪些信息是對的,哪些信息一定是錯的,要慢慢在團隊里面和組織里面找到一個和組織文化匹配的管理風格和方法。
所有技術決策的決定都是基于組織的目標作為判斷依據的,技術管理者關心的不應該僅僅是技術本身,而是如何讓技術本身保持在合適的水平上。這一點特別重要!
此外,在規則方面僅保持必要的規則和約束來做團隊的管理,用約束(目標/方向)而不是依靠自上而下設定規則來管理團隊。”
段念,花蝦金融 CEO,前宜人貸 CTO,前豆瓣工程副總裁,帶領技術團隊開發出了多款“個性鮮明”的產品與服務,在宜人貸用戶量和業務量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業務優先與技術決策,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保證了系統穩定性、安全性,真正做到了“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現加盟華夏信財,出任副總裁兼花蝦金融 CEO。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