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異構計算全新升級 全方位使能人工智能產業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GPU 借助深度學習,走上了歷史的舞臺,活躍在各個領域。FPGA 也借著這股浪潮,慢慢地走向數據中心,走向人工智能,發揮著它的優勢。
“人工智能浪潮催生的計算迭代需求遠超摩爾定律,阿里云希望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的計算能力,我們開放了視頻識別、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服務及ET工業大腦、醫療大腦場景解決方案,今天我們推出的異構計算加速平臺,將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滿足更多客戶的核心業務需求。”阿里云異構計算負責人張獻濤表示。
9月12日,阿里云宣布推出全新一代異構加速平臺,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多場景化的全球加速能力。這是阿里云異構計算家族***亮相,涵蓋GPU、FPGA在內等6款異構實例,可滿足從圖形渲染到高性能計算及人工智能等復雜應用的計算需求。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可將深度學習成本縮減一半,大幅降低人工智能計算門檻;而基于阿里云異構平臺的全新高性能計算實例E-HPC,可一鍵部署獲得媲美大型超算集群環境的“云上超算中心”。
***一代GPU實例GN5i采用了英偉達 Pascal架構P4圖形處理器,主要適用于深度學習的在線推理(Inference)階段,提供***45Tops INT8整型計算能力和11TFlops FP32單精度浮點計算能力。可根據深度學習計算力的要求,進行GPU實例的“Scale-out”水平擴容或“Scale-up”垂直變配,分鐘級即可完成實例的創建。可一鍵部署TensorFlow等主流深度學習框架,提供智能調度、自動運維、實時擴容等服務。人工智能產業用戶可通過GN5i搭建微秒級響應的AI服務,在線服務成本減少50%以上。
與GPU、CPU相比,FPGA更適合非標數據位寬的人工智能、計算金融、基因工程、氣象預測等領域。阿里云2017年初推出了基于英特爾Arria 10芯片的FPGA計算實例,已幫助大量用戶通過自定義加速算法,實現云上FPGA加速業務的一鍵部署、快速研發和彈性伸縮,有效提升了人工智能及深度學習的效率,為企業節省成本。
此次發布的F2實例基于賽靈思Xilinx KU115器件,提供145萬邏輯門電路,單實例的單精度浮點計算性能可達1.5TFlops。隨著集成英特爾(F1)和賽靈思(F2)芯片的FPGA計算實例相繼面世,阿里云率先完成對主流FPGA方案的全覆蓋,成為全球FPGA領域產品線最全、場景最多的公共云服務商。再加上阿里云業已推出的FPGA鏡像市場,可幫助用戶完成更多定制化FPGA加速方案,提高特定業務和算法的效率。
“如果把傳統超算中心比作‘珠穆朗瑪峰’,那么阿里云的E-HPC則是將高性能計算做更普惠的覆蓋,成為高性能計算的‘青藏高原’。阿里云資深專家何萬青表示。
據何萬青介紹,此次推出的基于阿里云異構平臺的全新高性能計算實例E-HPC,有四大特點:便捷、互通、彈性、安全。 依托阿里云E-HPC彈性高性能計算提供的PaaS平臺,通過調用OpenAPI創建阿里云基礎架構層IaaS產品,包括彈性計算ECS資源,虛擬專用網VPC,異構計算資源,高性能高可靠和橫向擴展的NAS資源等產品。
通過現場的演示可以看到,只需硬件配置、軟件配置、基礎配置,***生成,就可以快速生成一臺屬于自己的高性能計算機,為科研人員、企業構建了一整套科學家、程序員熟悉的并行計算軟件環境。
“彈性和靈活性,是阿里云和傳統超算中心的主要的差異化競爭點。阿里云希望搭建一個平臺,把計算力輸出給我們的客戶,這是我們的一個初衷。” 阿里云異構計算負責人張獻濤***表示。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