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數據中心全數字化轉型序幕 思科ASAP帶你顛覆傳統架構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企業數字化轉型早已經是現在進行時,在美國,13萬家企業已經開始全數字化轉型。全數字化轉型的迅猛發展勢頭正在全球不斷蔓延中。為了應對企業客戶全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思科的技術轉型和創新也在不斷加快。
從2016年11月推出至今,思科這款名為“ASAP”模式下的全新數據中心服務模式和架構受到了用戶極大的肯定,思科順利以此掀開了全數字化轉型的序幕。51CTO記者采訪了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朱立新,由他來闡述這款思科寄予厚望的ASAP將在未來如何幫助企業實現快速轉型。
ASAP誕生背景:摘取王冠上的寶石與權杖
朱立新表示,從客戶角度看,追求的目標只有一個——應用為王。那么應用又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首先,在未來的全數字化轉型當中,應用數據不再像過去大項目中總體進行數據開發,而從化整為零,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會產生數據,并呈現出“實時性”和“分布性”的特征,“到2020年,將有500億的人、事物、流程、數據都會聯接在一起。因此分布式的、實時性的數據將呈超大規模,這需要改變基礎架構來適應數據和應用的演變。”
其次,IT部門不再是基礎架構的管理層面的主導者,而是由業務部門、DevOps以及應用開發團隊通過跨團隊合作的形式,共同決定了選什么技術、怎樣的投資、怎樣的部署。由此帶來的變化,就是應用為主,規避了傳統IT的管理和資源的分配與應用脫節的問題。
***,工作負載的地點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公有云,那么如何使工作負載無論在私有云、公有云、還是在數據中心里,都能夠時刻保持資源匹配SLA的一致性,這就需要混合云的架構,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讓應用能夠享受到統一資源服務。
這三個變化對IT提出很大的挑戰,也帶來一連串的疑問:企業用戶應該選擇什么樣的云?采取什么方式搭建?如何以應用驅動業務發展,實現自動化,提升業務的敏捷性?如何保護企業的信息安全,有效保障合規性與安全性?
朱立新概括道,一切答案仍然要回歸應用為王的本質。他強調,數據分析就是王冠上的那顆寶石,基礎架構就是王的權杖。因此,思科重點投資的領域,也集中在大數據分析和基礎架構這兩個方向上。
As Soon As Possible
為了幫助企業用戶實現“應用為王”,思科對整個數據中心的架構提出了“ASAP”這個理念。英文里面,ASAP是As Soon As Possible,即“立刻、馬上”。思科則做了另外一番解讀。朱立新詳細解釋道,***個字母“A”是分析(Analyze),正是將王冠上那個寶石放在***位,未來企業的生命就依靠數據分析給出智能的決策,幫助提高客戶體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第二個字母“S”是簡化(Simplify),包括三個層面,一個是基礎架構的簡化,一個是硬件的簡化,另一個是管理的簡化;第三個字母“A”代表著動態的自動化(Automate);第四個字母“P”是保護(Protect),確保一切都是在安全的基礎上。
記者了解到,思科ASAP數據中心的支柱包括:一是優化基礎架構;二是簡化操作,實現自動化和統一策略;三是搭建云端應用程序堆棧;四是部署適合客戶的混合云,有了云平臺以外,還要應用到數據源到最終用戶;五是即時分析能力,大數據分析。
朱立新表示,思科ASAP數據中心將分析、簡單性、自動化和保護與一致的策略緊密結合在一起,應用于結合了業界領先的數據中心網絡、安全性、融合基礎設施和軟件定義解決方案的混合云。
據了解,ASAP數據中心采用混合 IT 轉型,將云的優勢廣泛融入到以應用為中心的模式,使IT組織可以通過融合本地數據中心和任意數量的云,把應用部署在得以發揮***效用的地方;同時實現敏捷性和安全性,使IT部門可以持續對環境進行監管,確保合規性,并滿足業務部門和應用開發人員對于基礎設施的持續需求;幫助企業確保不會出現延遲或服務中斷,同時提供一致、可靠的用戶體驗,從而***限度地提高應用性能。ASAP數據中心幫助客戶在簡單的融合平臺上共享實時分析,實現運營自動化并作出明智的安全決策,從而持續創新,抓住新機遇。
ASAP最關鍵的五大組件
朱立新告訴記者,ASAP實際上是思科對過去數據中心演變的一個總結,而且是對未來適應云的發展方向的一個指導框架。思科將數據中心最關鍵的五個組件提煉成ASAP,讓UCS、HyperFlex、融合架構以及ACI等組件形成一個整體架構,把過去孤立的系統變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自演進的系統,既有現代化數據中心的基礎架構,也有適配云的基礎架構,同時還有資源調度、大數據分析,從而實現更好的正確策略進行資源的分配和調度。
UCS(統一計算系統)
圖:思科UCS產品家族
目前市場上的超融合產品往往只包含了“計算”和“存儲”,而沒有包含“網絡”和“管理”。思科的超融合在推出時,是業界最完整的超融合,包含了統一的管理平臺、計算、存儲資源池、網絡。目前思科在全國已經有幾十個超融合的成功案例,每一個客戶都非常理解思科的超融合給他們帶來的優勢,包括簡便維護、簡單擴容、靈活擴展。
ACI(以應用為中心的基礎架構)
ACI實際上就是思科的SDN解決方案,思科的ACI架構具有安全、自動化以及統一策略。目前全球已經有幾萬家客戶部署了思科ACI的數據中心,中國有100多家的ACI客戶是把他們的數據中心核心應用和生產網絡放在了基于ACI的數據中心上面。
HyperFlex(超融合系統)
思科HyperFlex超融合系統代表著下一代超融合基礎設施,是行業首款完整的端到端超融合解決方案。思科在全球推出HyperFlex后不到三個季度的時間里已經有1000多個客戶。HyperFlex系統可為最廣泛的企業應用簡化整個網絡、計算和存儲的基于策略的自動化操作,可全面滿足由微服務、容器、新應用和云組成的當今IT環境的要求。HyperFlex為客戶在其數據中心以及偏遠和分支辦事處部署企業級應用提供了一個理想平臺。
HyperFlex可以實現資源的管理,還可以給整個一套IaaS私有云架構提供完全的自動化部署和管理,這個是UCS Director加上HyperFlex,除了可以輕松擴展,還可實現非常自動化的管理,為客戶提供整體的這套小的私有云的架構。
當用戶去做整個硬件備份的時候,思科的存儲服務器S3260可以和現在很多業界通用的備份軟件一起去做備份和歸檔的資源池。
思科CloudCenter
思科CloudCenter在云的架構里的定位是在編排器(Orchestrator)這個層面上。它的***特點是跨平臺,不管是多數據中心,還是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思科CloudCenter都可以從應用的生命周期的角度,對各種應用、虛機等資源做統一的自由的調配。
思科Tetration Analytics
Tetration Analytics能夠收集來自硬件和軟件傳感器的網絡流量數據,并使用高級機器學習技術對信息進行縝密分析。Tetration Analytics可滿足關鍵數據中心操作的要求,包括合規性、應用取證和轉移至白名單安全模式等。通過不間斷的監控、分析與報告,Tetration Analytics平臺能夠幫助IT經理深入了解數據中心動態,從而顯著簡化并提高運營可靠性,安全性,同時輕松可靠地幫助用戶保證復雜應用在各種云解決方案之間遷移時的訪問一致性。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