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全球Di-Tech算法大賽落幕 中國選手奪得10萬美元大獎
7月20日消息,滴滴出行首屆全球Di-Tech算法大賽今日正式落幕,經過數輪激烈角逐后,由三名成員組成的中國團隊”inferrrr”以絕對優勢奪得冠軍并收獲10萬美元獎金,“一劍風吼”和“blitz”兩團隊則分獲二、三名。
滴滴出行CEO程維在算法大賽頒獎現場發表演講,他表示:“互聯網的下半場是人工智能。很慶幸,我們有世界上最難的題目,打造交通的AI。***天創業的時候沒想到我們在算法上這么難,我們要考慮的維度、復雜性、實時性超越了其他的行業。也很慶幸,最難的題目才需要最聰明的人工智能引擎,才有可能誕生未來***大的大數據算法團隊。我們希望建設全球***的技術團隊,去面對這樣的挑戰。算法大賽我們會一直辦下去,***屆十萬美金只是開始,未來要擴大規模和影響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參與。”
滴滴鼓勵技術人才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行業前沿技術,在頒獎現場的圓桌論壇上,滴滴出行CTO張博表示:“滴滴希望搭建一個平臺,讓優秀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脫穎而出,我們開放真實的數據和計算資源給這些同學,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充分的施展,我們也會給獲得比較好名次的同學機會,一起去解決出行領域的難題。”
滴滴研究院院長何曉飛在圓桌論壇上發表了“人工智能將改變未來”的看法,他表示:“如果我們能搜集到更多的數據,未來有一天我們甚至能夠知道每一位乘客、每一位司機的意愿,或許前一分鐘他不愿意接這個訂單,也許下一分鐘他就愿意了,如果我們能夠更加準確的甚至預測人的心理,那么我們可以把整個城市的交通管理的更加有秩序。”
滴滴出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次大賽總共吸引了11440位技術狂人參與,最終組隊人數7664人,其中有1239人注冊來自海外,選手遍布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美國、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一等獎獲得者inferrrr團隊由南京理工大學李翔、葉啟威、柯國霖三人組成,該團隊在特征工程方面具有鮮明創新性,高階特征較精細,他們對傳統的GBDT算法做出改進,并結合業務和產品特性,通過與司機交流等多種方式完善方案。滴滴研究院副院長葉杰平點評該團隊時表示:“該團隊對XGBOOST模型進行了一定的創新改造,在速度和MEMORY上體現出良好效果,顯示了豐富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評出的“***潛力”參賽團隊也是一個很具吸引力的獎項,獲得二等獎的“一劍風吼”團隊收獲了該獎項,他們的算法對大數據的可擴展性較好,對殘差神經網絡進行了巧妙的適用改造,該團隊除了獲得滴滴出行提供的3萬元現金大獎,本次大賽的獨家教育合作伙伴優達學城還將為該團隊提供價值約3萬元的獎學金,鼓勵他們持續學習來自硅谷的***技術課程。此外,hczh團隊被授予***答辯獎,并獲得3萬元獎金。
據悉,本次大賽賽題為“解決出行行業供需預測問題”:即對于特定城市的特定區域給定前三十分鐘訂單相關數據(包括數月的實時訂單,區域POI, 交通信息,天氣數據等),參賽團隊通過算法來預測該地區未來十分鐘的供需差值。
之所以給出這樣的題目,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滴滴出行平臺日均需處理1400萬訂單,需要分析的數據量達到70TB,路徑規劃超過90億次。面對如此龐雜的數據,需要通過不斷升級、完善與創新的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從而保證數據分析及相關應用的穩定,實現高頻出行下的運力均衡,供需預測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滴滴出行為本次算法大賽開放了真實的國內出行數據,所有參賽選手都基于這些真實數據進行算法大PK,最終所預測結果與真實情況差距最小者獲得本次大賽冠軍。
本次大賽的評委陣容豪華,包括人工智能科學家、滴滴研究院院長何曉飛;機器學習領域國際領軍人物、滴滴研究院副院長葉杰平等,大賽也得到了優達學城創始人兼總裁Google X 創始人Sebastian Thrun、Google研究院院長Peter Norvig以及數據科學家Katie Malone的支持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