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SDN網絡作為數據中心的競爭優勢
盡管AT&T、Sprint和Verizon等服務提供商長期以來一直在大力宣布他們的網絡能力,不過許多大型提供商目前已經開始逐步公開他們內部的網絡設計。
谷歌、亞馬遜、臉書、微軟等公司已經對軟件定義網絡和他們的廣域網(WAN)投入了大量資金,并且他們中的許多公司已經公布了由自己開發的SDN軟件和白盒交換機的部署細節。實際上,獲得高性能、高擴展性和低延時性目前已經成了超大型云提供商的競爭目標。
這些超大型SDN網絡在規模、性能、可靠性和配置/管理要求方面存在著不同。網絡級機構有著龐大的計算規模和存儲能力。他們的數據中心通常占地面積在250000平方英尺至500000平方英尺不等(有的占地面積甚至超過了沃爾瑪超市的面積),放置著約100000臺至500000多臺物理服務器。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在物理服務器與虛擬服務器之間需要大量網絡帶寬,因此未來幾年以太網連接將由10GB發展到100GB,期間可能會短暫經歷25GB、40GB和50GB這幾個過渡階段。在這些大型數據中心之間和/或是向互聯網傳輸這些數據都需要創造性的思維。在臉書的新數據中心網絡設計中,大批先進的交換機設備向互聯網或是城域DCI提供了高達每秒7.68TB的交換能力。Infinera、Ciena和ALU等光纖提供商也開始選用高密度且成本效益出色的光纖連接,以支持每個數據中心所需的網絡級光鏈接需求。
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能力增長使得配置網絡帶寬對于IT機構來說成為了一項艱巨的挑戰。臉書等公司已經表示他們的網絡過于龐大以致于無法進行物理配置,而實現(無人工干預的)自動化是他們部署SDN的一個關鍵目標。
網絡級提供商開始推銷其超大型SDN網絡
在近期召開的開放網絡峰會(ONS)和開放網絡用戶組(ONUG)等會議上,谷歌、臉書和微軟的高管詳細介紹了他們數據中心和廣域網的架構、性能和規模。其獨特的網絡環境刺激他們開發自己的SDN軟件和白盒交換機硬件。這些研發工作所帶來的好處已經隨著一些細節情況的公布而開始流向市場。網絡級供應商的目標是以商品化服務器和存儲的方式實現大型網絡的商品化。
SDN部署的一些細節
· 谷歌利用SDN規則創建了一個中央軟件控制堆棧,以管理數據中心內數以千計的交換機,并將它們作為一個統一的大型架構加以管理。他們表示,網絡允許100000臺服務器在一個數據中心內以10Gbps的速度交換信息,這一能力比過去幾年增長了100多倍。
· 臉書通過創建一個FBOSS軟件以在網絡管理中實現分布式與集中式的混合控制。臉書為此引入了名為Wedge 的Linux架頂網絡交換機,其可通過開放計算項目作為一款開源硬件設計。他們的“6-pack”平臺為新架構的核心,Wedge則作為基本的構建模塊。
· 微軟Azure存儲與計算的使用量每六個月就會翻一倍,其云平臺由分布在全球的22個超級區域組成,主機數量達到了數百萬臺。其Azure網絡需要可自助配置、可 虛擬化、可分區和可擴展設計,并且可通過商用服務器上的SDN進行交付。微軟通過由其內部設計的Vnets和虛擬過濾平臺(VFP)實現了將Azure的數據層作為Hyper-V虛擬網絡交換機的功能。
網絡級機構一直將他們的SDN創新作為一種關鍵的競爭優勢。在數據中心和廣域網內實現高性能、大規模和低延時等特點已經成為了許多大型云提供商的追求目標。網絡設計(如配置、自動化和管理)方面的技術發展可能在今后幾年將逐步應用到企業級數據中心和廣域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