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通訊:中國制造業戰略轉型的三個代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降臨,中國制造業依靠爭奪訂單、開動生產、OEM模式等已經明顯走不動。如何直面品牌影響力、市場拓展、用戶內心成為中國制造業全體面對的問題。趕上這個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敏銳的中國制造企業已然開始重新制定公司發展核心戰略側身擁抱互聯網。TCL集團的“智能+互聯、產品+服務”的雙+戰略顯然站在戰略轉型的排頭兵隊伍,而作為集團下的TCL通訊充當整個集團轉型的沖鋒兵,海外市場戰績彪炳,國內市場信心滿滿!
TCL通訊,低調的巨頭
說起TCL通訊這個熟悉的陌生人,就避不開談它幾經沉浮的16年傳奇歷程。1999年成立,成為首批摘得手機生產許可證的通訊企業。2000年,推出第一款WAP手機TCL999DW,2003年到達巔峰,以9.31%的市場綜合占有率穩居國產手機第一,年利潤超過10億,為其他所有國產廠商的總和。輝煌過后,TCL通訊陷入了發展困境,在山寨機泛濫與進口手機零關稅的雙重夾擊下,轉身投入海外市場。2004年,TCL收購法國老牌通訊企業阿爾卡特,接著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直至2010年,TCL通訊全年實現銷量翻番的目標,達3,600萬臺,躋身全球品牌廠商第七名。至此,TCL成為了全球手機企業排名前十榜單上的常客,TCL通訊作為國產手機巨頭的形象也日漸深入人心。
作為第一批沖出海外的中國手機企業敢死隊,成功征服海外市場后,TCL通訊于2012年年底宣布回歸國內。一向跟洋人打交道慣了的TCL通訊沒有急于求成,以“慢就是快”的低調態度重建渠道和銷售團隊,從產品開始做起。2014年,TCL通訊全年銷售手機763萬部,超過市場總額的1.2%,交了份不錯的成績單!
“雙+”戰略彰顯野心
2014年4月9日,TCL集團正式發布“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的“雙+”戰略,以互聯網思維全面構建TCL集團的轉型和商業新模式。作為TCL集團的主力軍,TCL通訊致力于打造個人云和家庭云的服務端,并成立移動互聯網新興業務中心,主攻應用與服務工作。今年408發布會上,TCL通訊發布了IDOL3和續航+手機P618L。IDOL3采用了上下對稱設計,能夠實現UI自由轉向,正面兩端都裝備了麥克風和揚聲器。續航+手機P618L以超過火爆mate7的5000mAh大電池容量亮相市場!除智能手機,TCL通訊還推出了TCLWatch,幸福醫生APP、科天視頻云服務平臺等基于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同日,TCL通訊COO王激揚宣布,TCL手機2015年銷量目標1億臺,其中IDOL 3的銷量目標1000萬臺。
無論從產品還是目標的發布,都能看出TCL通訊主發力并非在手機的競爭上,以超速度覆蓋建立屬于它們的生態鏈或許才是TCL通訊回歸的主要目的。避鋒芒另尋優勢擴散一直都是TCL通訊的發展核心優勢。收購阿爾卡特的經驗和海外的高度整合能力給它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與日韓等亞洲企業相比,TCL通訊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領先的SMT生產線和先進的專業測試設備,在美國硅谷、法國巴黎、意大利米蘭等6個城市設立了研發中心和設計中心,多年的積累的智能制造實力使其面對競爭者底氣十足。
中國制造業巨頭企業轉型的三個代表
首先,轉型要基于現狀,完成對企業成長空間的爭奪。縱觀各行各業為數不多轉型成功的企業,走的都是從價格市場到價值市場、從低價值的新興市場到高價值的發達市場的路子。TCL通訊已領先很多國內企業完成了全球化布局,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地位中的不斷提升,其國際化優勢也將不斷凸顯,強大的全球資源整合能力也將發揮作用。作為傳統的中國制造業的巨頭,TCL通訊不僅擁有成本優勢,而且有先進的研發技術作為支持,同時背靠財力雄厚的TCL集團,要完成這一轉變勢在必行。
其次,轉型要面向行業,長遠完成企業價值鏈的布局。移動互聯網時代,純粹的硬件公司在未來將無發展前景可言。未來的行業巨頭一定屬于軟硬結合、產品與服務并重的企業。未來圍繞人們的工作、生活將產生不同類型的、不同規模的平臺。目前來看,TCL通訊布局的智能家居與實時高清視頻通訊,這兩項業務都有可能發展成平臺型業務,為其另辟移動互聯入口。
最后,轉型是革自己的命,要在企業內部完成文化、人才、組織形式的轉型。為推進“雙+”戰略轉型加速落地,TCL集團和TCL通訊以經營團隊參股的方式組建新業務公司,包括組建O2O公司、成立TCL文化傳媒公司向文化領域跨界等,都是按照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方式來進行管理,讓團隊自己持有股份,自己去創業,意在打破原有金字塔式的管理架構,以激發經營團隊的積極性,應對快速變化且競爭激烈的外部市場。互聯網思維的特質就是突破與超越,企業文化也需要不斷打破傳統的固有規則。TCL鷹的文化正在接受互聯網的基因再造。從2014年針對年輕消費群體推出的么么噠系列手機來看,TCL通訊的隊伍也在朝著年輕化、互聯網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風口,中國傳統制造業巨頭已紛紛開始行動,比如海爾的互聯網工廠計劃、美的對電商渠道的開拓、格力對智能手機市場的布局等等,各家有各招。TCL通訊的“雙+”轉型戰略,雖然不一定代表最佳,但務實而進取,大有希望。就像當年走國際化路線一樣,在未來走出一條康莊大道,甚至成為典范也極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