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全聯接指數 把握ICT轉型先機
原創以移動寬帶、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社交網絡為顯著特征的ICT技術,正在重塑世界,成為***人類社會下一輪發展的新浪潮。今天的ICT,已經由過去以提高效率為特征的支撐系統,向驅動價值創造的生產系統轉變,聯接已經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等之后的新生產要素。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解決方案銷售部&Marketing部部長胡忠華表示,華為用聯接指數來衡量行業的ICT應用水平,聯接指數包括三個要素,***個是聯接范圍,通過聯接數量來表現覆蓋范圍,如國家電網的智能電表應用;第二個聯接效率,用聯接速度來表現聯接響應程度,如鳳凰電視的新聞節目制作時間;第三個聯接緊密度,用互動性來表現聯接的質量,如鳳凰衛視通過全媒體的平臺來支撐互動性。
全聯接指數高意味著什么?
聯接指數越高,就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收益。即使在同一行業,聯接指數不同,為企業所帶來的效益也不一樣。以招商銀行為例,雖然招商銀行的分行數量要比傳統銀行少很多,但它在短短20年內就通過創新成為銀行業的世界***,應用ICT技術功不可沒。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解決方案銷售部&Marketing部部長胡忠華
國家電網也同樣是很好的案例。從2004年開始,國家電網就依托ICT技術建設了全聯接的堅強智能網,在“十二五”期間發生了以下變化。***,單向管控向互動兼容,智能電表數從0發展到2.4億個,實現遠程自動抄表。第二,從被動響應到堅強自愈,從傳統配電方式向智能配電方式轉變,年停電時間從10年前的21小時每戶降低為5小時每戶,能源損耗降低10%。第三,從人工干預到智慧調控,無人值守的智能變電站從5%提升到30%,僅智能通風系統就節能15%。第四,從獨立建設到統一協同,建設超長距特高壓10條,實現跨區域、超長距的傳輸。面向未來,國家電網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戰略,會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聯接一極一道新能源,二是分布式能源,實現用電即發電。由此可見,國家電網未來將會更加依賴ICT技術。
如何實現全聯接?
全聯接世界是美好的,全聯接時代下的行業和企業的ICT架構,基本都是“端-管-云”的普遍架構,通過這個架構解決信息的產生、信息的傳輸、信息的計算與存儲。近兩年,華為又陸續推出了分布式云數據中心、基于全可編程架構的敏捷網絡、無縫全景智真、基于4G技術的eLTE寬帶集群等產品和解決方案,均獲得了市場的極大認可,在政府、金融、公共事業、媒資、電力、交通等各個行業實現了規模應用,讓行業的聯接更加緊密。
另外,聯接的安全性仍然是政企客戶非常重視的環節。胡忠華表示,華為對企業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視,也有一些經驗分享。首先,華為現有的IT系統就采用了兩地三中心的架構,為全球業務提供安全支撐。其次,華為非常關注網絡安全,考慮的因素包括結構、網絡、應用等各個層面。胡忠華強調,“安全無止境,華為也希望和合作伙伴、客戶一起探索,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安全方案,構筑更安全的全聯接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為進一步加強與合作伙伴的聯合開發,華為提出了以業務驅動的ICT基礎設施戰略(BDII),旨在通過生態系統的建設與客戶業務需求的驅動、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行業解決方案的開發。此外,華為還將逐年增加品牌投入,為合作伙伴拓展市場奠定良好的基礎。未來,華為還將從不同維度全面實現渠道品牌向聯合營銷發展,實現“全聯接,大合作,聯合營銷”的發展模式。
企業能否贏得轉型先機,把握全聯接世界帶來的機遇,不僅取決于轉變的決心,更在于轉變的速度,現在就測試你的企業聯接指數吧: http://www.huawei.com/minisite/gci/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