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投資環境
科技創新集聚區
1. 科技創新 優勢集聚
名企聚焦 全速發展
全區形成了中央企業、跨國公司、上市企業、知名企業集群發展的態勢;“三城一區一基地”等重點功能區建設全面提速,科技商務、能源科技、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旅游休閑六大高端產業快速發展。聚集效應成為昌平發展的強大引擎。
智力資源 基礎雄厚
43所大學、113家各類科研機構、2萬多名從業高素質科技人才等密集的智力資源成為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中央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即“千人計劃”廣泛吸引科技創新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各種人才政策引發磁極效應使昌平成為世界人才的主陣地。
創新要素 激發活力
作為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區、全國科普示范區、“國家創業型城市”,區內擁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5個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5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2. 統籌規劃 合理布局
兩軸兩帶 三城多點
兩軸
西軸:重點發展科技商務和高新技術產業
東軸:重點發展研發服務和旅游會展產業
兩帶
北部百里山前文化休閑產業帶
南部七北路沿線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帶
三城
未來科技城 沙河大學城 昌平新城
多點
重點產業功能區
1.未來科技城
未來科技城是國家級重點產業園區,是中央為實施“千人計劃”、建設創新型國家而確定的一個重大科技工程項目,最終建設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引領我國應用技術發展方向、代表我國相關產業應用研究技術最高水平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打造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領科技創新的研發平臺、全新運行機制的人才特區。總規劃面積約為16平方公里,入駐24家中央企業。項目一期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目前,第一批入駐未來科技城的15家央企已全部動工開建,其中神華集團、中國商飛等多家央企已投入使用。
2. 沙河大學城
沙河大學城是北京市確定的兩個大學園區之一,是一個以高等教育為中心,融學習、工作、居住、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的學園都市。園區規劃總用地面積8平方公里,預計總投資約280億元。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和北京信息科技學院7家高等學府相繼加入。將建設成為培養現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區。
3.昌平新城東區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老城區東側,占地11.45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筑面積1098萬平方米,規劃居住人口規模約10萬人,分為山水宜居家園、行政服務中心、文化創意新區、科技創新基地四大功能區,是昌平重要的現代生態宜居新城區。其中,填補北京高端文化創意空白的文化創意新區,位于新城東區中西部,規劃用地面積1.37平方公里,以文化為主導、科技為支撐、創意為先鋒,集聚并強化文化產業資源,實現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
4.北京科技商務區(TBD)
北京科技商務區,位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帶的中心位置,銜接著海淀、昌平兩大科技創新板塊,周邊分布著未來科技城等十多個高技術組團和上百家科研院所。規劃面積為55平方公里,分為生命科學園、科技金融島、科技商務中心區、科技運動公園、京北數碼港等五個主導功能區,重點發展科技金融、科技商務、研發服務三大業態,打造新興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產業兩大產業集群,構建“3+2”高端產業體系。
作為北京科技商務區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級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高科技產業的創新基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占地總面積為10平方公里。已形成了從源頭創新到臨床科研、從現代制造到終端用戶完整的生物技術產業鏈條,成為中國高端生物技術產業化研發資源最密集、研發創新能力最強的專業園區。園區將建成集生命科學研究、企業孵化、中試與生產、成果評價鑒定、項目展示發布、風險投資、國際交流、人員培訓于一體的國際一流的生物技術園區。
5.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昌平園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聚集了25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匯集了2萬余名高素質科技人才。已形成能源科技、生物醫藥為主導的產業格局。2012年底,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的批復》,昌平園的政策區范圍由原來的11.5平方公里增加到51.4平方公里,成為中關村面積第三大園區。將建設成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要的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示范基地,創新型人才、研發機構和高新技術創業的集聚和輻射基地。
6.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
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是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發起建設,促進我國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工程技術原始創新、聚集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平臺。圍繞關鍵材料、新能源、重大裝備及信息服務等國家支柱行業,吸引大型國有企業總部與研發基地、大型民營企業總部與研發基地、科研院所等,面積3.99平方公里。已入駐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地、中國移動國際信息港、北京科技大學“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等重要項目。
綠色生態涵養區
1. 生態環境優美怡人
北京母親河溫榆河生態走廊穿境而過,蟒山、大楊山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長達百里的山前暖帶山水相依;作為國家衛生區、國家生態示范區,全區林木覆蓋率、空氣質量優良率位居北京市各郊區縣前列。天藍、水清、山美,優越的環境,詩意的棲居。
2. 特色溫泉聞名遐邇
小湯山鎮是久負盛名的“中國湯泉古鎮”,憑借“中國溫泉之鄉”的美譽以及豐富的地熱資源,形成了九華山莊、溫都水城、龍脈溫泉、鳳山溫泉、紅櫨溫泉為代表的溫泉旅游品牌。每年定期舉辦的溫泉文化節,已成為昌平特有的品牌名片,享譽全球。
歷史文化旅游區
1. 千年古跡彰顯底蘊
區內擁有80多處文物古跡,世界文化遺產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成為昌平的文化符號馳名天下;明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佛教圣地銀山塔林聞名遐邇;燕長城、朝宗橋、白浮泉遺址、鞏華城等積淀千年、交相輝映。
2. 歷史悠久 人文薈萃
昌平自西漢建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是明文化的遺產聚集地,既有深厚的歷史積淀,也有豐富的文化跡存。新時期,秉承文化強區的發展理念,全面推進文化復興、文化創新,精心打造了中國北京農業嘉年華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和諧宜居新城區
1. 區位交通 優越便捷
昌平區
最南端距天安門約15公里
北京承接南北、貫通東西的樞紐
首都西部發展帶上的重要節點
人才、物流、資金和信息的匯集之地
鐵路:境內京包鐵路、京通鐵路、大秦鐵路、城郊鐵路S2線與北京市中心、周邊地區和其他省市緊密相連
公路:京藏高速(G6)、京新高速(G7)、京承高速、110國道(G110)和六環路等六縱八橫的公路網通聯全國
地鐵:地鐵5號線、地鐵8號線、地鐵13號線、地鐵昌平線以及將建成的昌平線二期和城鐵17號線使出行便捷通達
航空:驅車半小時抵達首都國際機場
水路:2個小時車程到達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天津塘沽港
2. 居住環境宜人適家
昌平作為和諧宜居的新城,承擔著北京北部人口轉移的任務。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建設有碧水莊園、龍城花園、納帕溪谷等一批高檔別墅區,而且還有以回龍觀、天通苑文化居住區為代表的綜合居民住宅區。
3. 生活配套日趨完善
北師大附中、清華附中、首師大附中、北京15中、北師大附小等名校聚集;北大國際醫院、清華長庚醫院、積水潭醫院、安貞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豐富;永旺國際商城、金隅萬科廣場、沃爾瑪、家樂福等購物環境現代便捷;星級賓館酒店、培訓中心、會議會展設施遍布全區;滑雪場、高爾夫球場、影劇院、體育館更讓生活充滿品味格調。
4. 國際活動 精彩紛呈
鐵人三項世錦賽常設賽場青睞昌平,環繞于青翠群山中的高標準自行車賽道和徜徉于蜿蜒山脈間的綠色水源,被世界稱為“最親近大自然的賽場”;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被國際園藝學會副主席金姆·漢莫女士贊譽為“前所未有的一屆世界草莓大會”;每年一屆的中國北京國際魔術大會被國際魔術界公認為世界一流的魔術活動,大會打造的“金長城杯”也被公認為代表世界高端水準的國際魔術獎項。
繪景繪色繪藍圖
1.政策體系保駕護航
在貫徹落實國家及北京市相關優惠政策的同時,昌平區先后出臺了《昌平區扶持企業發展暫行辦法》、《昌平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昌平區促進服務外包發展若干政策規定》、《昌平區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審計費用補貼實施細則》、《中關村昌平園支持集中入住孵化器科技中小企業房租補貼政策》、《關于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昌平區科技創新支持政策》、《昌平區產業轉型升級政策》以及加快科技商務產業發展“1+4”系列政策,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體系,全面助推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2. 高效服務優化環境
綜合行政服務中心集全區28個職能部門為一體,集中辦理各種行政審批事項,提供“一站式”服務;昌平區投資促進局建立的“投資昌平”網站、“投資昌平”政務微博以及微信公眾平臺,提供投資咨詢服務;由銀行、擔保和中介機構組成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大廳,專門為入區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作為服務型政府,重商尊商,扶商愛商,全面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3. 精心描繪 宏偉藍圖
當前,對照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昌平正加快完善科技創新集聚區、綠色生態涵養區、歷史文化旅游區、和諧宜居新城區的城市功能,努力把昌平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科教新區。蓄勢待發的昌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科學發展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在區域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關鍵時期,昌平誠邀您共同描繪一幅具有時代特征、首都特點、昌平特色的美好藍圖,共同譜寫波瀾壯闊的華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