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規劃不當的WAN拓撲影響企業生產力
在設計WAN拓撲時,企業不得不仔細均衡他們的需求與服務提供商所能提供的服務。在采購廣域網(WAN)時,IT經理先必須理解他們需要從服務提供商那里獲取哪些功能才能滿足自己的特殊需求,因此才能確定自己的WAN拓撲。
如果不能清晰理解市場中的產品與服務,則可能讓他們作出錯誤的采購決定,從而影響應用程序的性能,甚或連接不上。
我們以金融服務公司的三個特殊需求為例:
• 支持交易業務(市場交易)的穩定連接
• 數據中心之間的穩定連接
• 連接各個地區辦公場所的連接
需求1:低延遲性。一個交易應用程序響應市場數據、分析、決策及市場訂單生產的速度越快,那么成功完成一個訂單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實上,貿易組織非常關注于失敗訂單占總發起訂單數量的實際百分比;內部目標大約是在100毫秒左右,這意味著要有最好的操作系統、交換機、應用性能和網絡基礎架構。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需要有專用光纖。有了它之后,就不需要共享基礎架構(例如,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核心網絡),它可以作為在兩點之間傳輸數據的最佳方式。在考慮WAN拓撲時,專用光纖的傳輸能力是按點對點或點對多點計算的。無論是哪一種算法,專用線路都能保證最佳的安全性,因此最適合作為金融與政府機構的連接方式。
需求2:支持擴展和具有彈性的云應用。云計算的影響在持續增長,現在的云計算基礎架構提供了無數的富特性應用與服務。
在我們的案例中,金融服務公司已經在一個數據中心內實現了一整套私有云服務。公司在不斷地增長,因此它決定增加三個位于不同位置的數據中心。然而,整體設計規范要求在不同位置之間實現相同的LAN尋址方式。各個數據中心之間的距離及任意節點互連的要求決定了無法使用光纖連接:完全網狀的專用光纖線路是非常昂貴的。在這種情況下,虛擬私有LAN服務(VPLS)是實現最佳WAN拓撲的必然選擇。
組織部署VPLS WAN服務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可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為了連接多個基于云的數據中心。我們的實際情況是已經有一個數據中心正在提供云服務。為了滿足組織的需求,必須在各個站點之間部署2層網絡連接,才能在任意位置增加同屬于一個LAN且支持任意節點間互連的服務器。如果有一個站點失去連接,那么其他站點上正常運行的服務器仍然可以提供主服務,從而在出現宕機故障時仍然能夠保持不間斷的彈性和多樣性。
只要有兩個數據中心,就可以實現一個虛擬租賃線路(VLL)。VLL是一種基于MPLS的點對點偽線路。和VPLS提供完全網狀的任意節點間互連連接一樣,VLL也提供了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的WAN拓撲支持。也就是說,全VPLS分配方式也允許組織將任意節點拓撲的分支站點連接到主應用資源。
需求3:分支網絡。我們的金融服務公司有15個分公司,它們也需要與這三個數據中心通信。在各種連接方式中,Layer 3 WAN服務是最佳連接方式,因為它不需要在分支網絡上擴展2層連接。2014年,我們在多個客戶環境中部署了這種拓撲。整個WAN拓撲都變成VPLS(作為基礎連接),其中服務提供商會以托管設備的形式添加路由器,從而在需要的站點創建3層網絡連接。這通常意味著2層連接和3層連接功能都基于一個底層的VPLS產品。
需求4:遠程訪問——混合VPN。最后,我們公司必須為在家辦公及外部網客戶提供遠程連接,無論他們在什么位置都能連接公司網絡。在創建WAN拓撲時,從這些位置通過互聯網訪問公司網絡是非常有難度的——主要問題是應用性能和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組織需要定義一組參數,包括設備類型、安全性和應用性能規定。
過去十年里,IT與技術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未來會以更快的速度變化。用戶需要從任意位置訪問基于云的資源。為了支持這種連接,許多公司都在應用程序設計時更多地考慮可用連接。換而言之,即使是通過4G網絡訪問應用程序的移動用戶,延遲性也可能非常高。這可能讓員工無法正常加入一個視頻會話。解決方法是什么?應用程序可以根據自己對網絡帶寬的測試來拒絕連接。如果延遲過高,那么應用程序就不允許用戶連接。
現在很少有企業能夠用只有一個產品或功能的WAN拓撲來滿足所有需求。更常見的是,企業WAN會整合各種各樣根據組織目標定制的產品。隨著全球化變得越來越重要,加上設備類型又不斷地增長,組織必須為自己的業務戰略配備正確的拓撲。如果規劃不當,WAN連接就可能成為障礙,從而影響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