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海輝:互聯網金融也應承擔社會公益職能
“2014中國普惠金融論壇暨2013年度中國小微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評選頒獎典禮”于2014年3月20日在北京召開。論壇以“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500余位小微金融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傳統小微金融和互聯網金融“融合、發展、創新”。長期致力于為中國金融機構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的Pactera(以下簡稱:文思海輝)認為,現在的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務,這種貸款業務實際上顛覆了以往只有大企業才能貸到款的不良業態,貸款業務向中小微企業傾斜,表明了國家主管部門對通過貸款進行社會公益屬性的投資所持的支持態度。具體到互聯網金融,也應該并且能夠通過IT技術的功能,承擔并實現一些社會公益職能。
文思海輝認為,普惠金融的評獎體系和真實案例的解析,能夠使大眾全方位了解互聯網金融領域小額貸款的運作模式及小微客戶金融支持模式。就文思海輝自身的經驗來看,很多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也是局部通過網絡實現的。在長期的資源積累中,銀行能夠形成對中小微企業的評估標準,從而決定是否支持其發展。這個決策機制也越來越依據IT服務公司提供的系統解決方案來不斷完善和發展。
無論是傳統金融業企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競爭與合作交替行進的過程中,必須考慮作為社會發展重要支持力量的自身,一定是需要承擔社會公益職能的。從而在網絡金融服務平臺的構建中,無論是業務流程的優化還是風險評估的審核時間,都可以用IT技術盡量使得中小微企業這種創新能力極強,具有豐富的社會推動力的企業得到及時和到位的支持。從這個意義上說,也建議金融機構進一步放低身段,把問題從支持社會創新的公益角度去把握。
據該論壇發布的資料,僅從社會公益性***的小額貸款業務來說,隨著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興起,小額貸款的運作方式和相關重點也在急速轉變。過去,小貸公司起步階段,業務員掃街是較為高效的開展業務方式。而現在小額貸款公司也認為***宣傳方式是線上線下的廣告宣傳,占比接近45%。而且頗有一些小額貸款的機構,其業務完全依靠互聯網進行。因此,一個安全、敏捷、妥當的IT系統,就成為這些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進行IT系統的供應商選擇工作時,象文思海輝這樣立足本土,了解中國,能夠清楚把握商業性和公益性的IT咨詢服務機構,就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