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金融,形式大于內容
時下,互聯網金融持續走熱,互聯網金融產品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牢牢吸引著公眾的目光。余額寶的成功讓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按捺不住了,紛紛加入互聯網金融,繼阿里、百度、騰訊與基金公司紛紛牽手之后,新浪也于近日高調宣布“參戰”,可謂是給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盡管互聯網金融被輿論和市場炒至今日,但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定義還不是大多數人能夠準確、清楚表述的出來的。那么,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的定義應該是什么?目前中國互聯網從業者開展金融服務的門檻和風險有哪些?而真正健康的互聯網金融又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從和訊而言,正處于互聯網金融的什么層次?帶著這些疑問,我們BNET 商學院采訪和訊網副總經理鐘建文女士。
和訊網副總經理鐘建文
BNET:您認為的互聯網金融的定義應該是什么?
鐘建文: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全新的業態,它是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科技的融合,目前的定義眾說紛紜,見仁見智。我的理解是,廣義地講,凡是運用互聯網手段滿足金融需求及提供金融服務的都可以被稱之為互聯網金融。狹義地講,是傳統金融行業的互聯網創新或電商化創新,以及非金融機構采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領域的運作。
BNET:您認為互聯網從業者提供的金融服務最大的風險有哪些?優勢有哪些?
鐘建文:互聯網與金融,既有天然的沖突基因,也有著必然的融合趨勢?;ヂ摼W從業者提供金融服務,往往面臨著兩大風險,首先是信用風險。這一點最容易為人所忽視,但恰恰是最根本的,互聯網金融的落點,或者叫核心,依舊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信用,信用不是一天兩天建立起來的,這里的信用,通俗講,就是投資者,客戶買不買你帳,愿不愿意相信你所提供的金融服務首先是安全的,其次是專業的——一個全新的互聯網企業,涉足金融業務的運作,行業的跨度非常大,你過去所積累的品牌認知,是不是就可以輕易移植,這本身需要重構你這個企業,引進大量的人力物力搭建前后臺,你所提供的金融服務有沒有競爭力,需要市場來檢驗并經歷時間的考驗;其次是經營風險,互聯網自由創新的精神往往面臨金融行業嚴苛的監管壁壘,短期內,政策的天花板很難突破??赡茉诨ヂ摼W領域稀松平常的營銷和宣傳行為,在金融領域是被嚴令禁止的,稍有不慎就構成違規,給企業的運營帶來很大的影響——在今年互聯網金融大熱背景下,國內電商巨頭的“頭胎產品”屢遭監管警示,讓互聯網從業者更為清醒地意識到這方面的風險。
傳統金融的精髓是風控和合規,為此甚至不惜犧牲效率;而互聯網講的是速度,效率和眼球效應,從這一點上講,互聯網企業在搶占市場的效率和營銷靈活性上具備一定優勢。其次,如果能夠秉承“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傳統金融業務變得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一方面持續地創造用戶價值,另一方面推動金融機構更加貼近市場和投資者的需求,從而真正的去誕生一些全新的健康的商業模式,從這個角度來講,互聯網從業者大有可為。
BNET:您認為目前中國互聯網從業者開展金融服務的門檻有哪些?
鐘建文:首先是企業的戰略規劃能力,就是你必須看清自己不能做什么。你得想明白你靠什么贏,這么多的機構這么多的對手,你這個企業具不具備與人抗衡的能力,有什么獨門兵器,別的企業短時間內是無法超越的,而你過去所從事的行業與你即將進入的行業有著高度的相關性或者能占據產業鏈的某一個環節。其次是政策門檻,金融業的準入,監管門檻都很高,要求機構具備相應的經營資質;第三是技術門檻,電商化運營需要很強的數據處理技術和能力,金融業務的清算交易系統搭建以及創新業務的技術改造,這個都需要強大的IT技術支撐;第四是資本門檻,互聯網金融是聚集了IT技術、電商化運營、金融服務三大類專業人才的輕資產行業,人力成本不菲;而電商化運營在起步階段,為了獲取流量及單個有效客戶而花費的市場推廣成本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最后是IT技術后臺的系統建設、開發及維護費用;在目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在三年內要做好不盈利打算,這樣的投入周期,對于志在互聯網金融相關領域獲取領先地位的企業來講也只能說是必要條件。
BNET:您認為真正健康的互聯網金融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中國現在有什么?差什么?
鐘建文:不管是什么樣的模式,不論是什么樣的業態,一個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它的資源不能出現錯配。通俗的講,一個產業的生態鏈,或者叫市場的要素,由生產者,消費者,渠道供應鏈,以及市場監管部門組成,如果生產者能夠不斷提供高質量的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市場化程度越高,壟斷壁壘越低,監管越完善,那么這個產業就越能夠得以健康蓬勃地發展。目前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市場尚處起步階段,遠未成熟,這里既有中國資本市場自身的原因,也有國內投資者成熟度的原因,更有企業經營理念上的原因。我們看到金融企業往往會告訴你,我們有多少年的歷史。你所看到的目前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所有模式,基本上都是從國外學習來的,大家都知道國外的資本市場環境和投資者結構與中國市場的差別很大,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有的,是各式各樣的互聯網金融的“形”,差的,是互聯網金融的“神”,即進入這個新興領域,大家是不是真的把用戶價值始終放在第一位,我覺得只有知行合一地去實踐這個金科玉律,我們才能走得遠,因為最終客戶將用腳投票。
BNET:傳統金融行業以大手筆進入互聯網,作為行業專家,您認為他們遇到的問題會是什么?
鐘建文:最主要的挑戰來自于思維的轉變。傳統金融行業,這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銀行業和基金業,可能過去面對的都是所謂的高帥富客戶。金融業的思維和互聯網思維的沖撞,毫不夸張地說,對于每個涉足其中的傳統金融機構都會有“火星撞地球”的感受——思維方式完全不同,最終體現在行為方式和說話方式的迥然差異上,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去建立起與目標用戶的有效溝通,從組織結構、技術改造、產品研發、營銷推廣等各方面都需要傳統金融業深入系統地去思考。什么是互聯網思維,首先是至簡,至捷,就是說,不論是什么樣的用戶,來到你這里,如果你不能夠用最簡單的方式迅速吸引他的眼球,或者你不能有效地讓用戶輕易的找到他想要的東西,那么你的所有在互聯網上的動作可以被理解為是無效甚至是失敗的。金融產品的復雜性,決定了不是所有的金融產品都能夠一下子做到這一點,所以,還是要分清楚,同樣是互聯網上的動作,什么樣的產品適合于抓客戶,什么樣的服務適合于增強粘性,什么樣的界面更加友好及更有驅動力。此外,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出擊,希望都不是一種“被裹挾著走”的狀態,需知簡單模仿不可能復制別人的成功,更應避免陷入同質化乃至惡性競爭的泥淖。
BNET: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您認為會給金融改革帶來哪些影響?
鐘建文:互聯網金融熱,首先會快速推動監管不斷有效完善?;ヂ摼W金融的跨界營銷特點,給金融分業監管帶來不小的挑戰。互聯網金融作為新型的金融理念,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監管缺位,因此要必須盡快的明確現有的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既包容創新,又確保監管到位。一般來說法律都是有滯后期的,新興的市場業態,必然有一段的監管空白期,而這段空檔期一方面將暴露出很多的問題,一方面卻有助于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建立消費者保護的協調合作機制。
其次是互聯網金融推動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進行創新。一直以來商業銀行恪守的“二八原則”為基礎的經驗——即20%客戶產生出80%的價值——雖然在一定時期獲得可觀的進步,但在互聯網時代卻逐漸變得有些落伍?;ヂ摼W正將引領一股將原先的20% 價值客戶,轉移至范圍極其廣泛的普通百姓及小微企業的潮流,而這個模式一旦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相信銀行也不會墨守成規,轉而去主動創新,不斷地加大創新和變革的力度,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畢竟銀行有著豐富的產品和從業經驗,有著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BNET:從和訊而言,正處于互聯網金融的什么層次?和訊未來希望的模式是什么?
鐘建文:在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生態鏈中,和訊把自己定義為專業的金融服務平臺。過去17年,我們是中國最大的財經專業門戶網站,今年以來開始全面轉型,由資訊門戶轉向金融綜合平臺,并推出了理財客這個品牌,我們專注在自己的領域內,順應市場發展的規律,運用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專業優勢做出自己的特色。從金融服務的層次而言,資產配置,財富管理是最高層次的金融服務,就理財客而言,目前從公募基金起步,未來的模式,概況地講,是通過打造一個強大的賬戶體系,打通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對接,一方面是提供足夠豐富的金融產品,一方面是針對不同的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的理財服務。
BNET:和訊希望在互聯網金融中扮演哪種角色?為什么?
鐘建文:我們將始終奉行互聯網金融的“專業主義”——過去我們成功的經驗,也是因為專業。金融產品的復雜性有別于普通的商品。互聯網金融的“專業主義”包含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是它帶給用戶什么樣的價值,我們認為不同層次的客戶,在不同的財富階段,他的理財觀念,能力,需求都是不盡相同的,“迎合”客戶短期內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你“贏得”客戶卻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就是你帶給他的,比短期收益更重要的,事實上是一種理財的價值觀念,你有這個義務去告訴客戶應該樹立起什么樣的正確的理財價值觀,并不斷讓他感受最終認同你說的東西是正確的。第二是對互聯網金融專業服務的理解,與傳統商品的網上購物不同,互聯網金融,購買是服務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市場是變化的,客戶的資產,在不同的市場階段應該做出什么樣的調整以最大程度規避系統性風險并追求超額收益,持有的策略,配置的比例等等這些,是需要我們進行持續跟蹤和溝通的,這樣的服務,如果沒有專業的體系是很難做到的。
BNET:和訊做互聯網金融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
鐘建文:應該說機遇很好,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電商巨頭們的加入,互聯網金融能像今天這么熱,它的最大的好處是讓金融產品第一次這么實實在在地走近了大眾。淘寶播種,百度澆水,騰訊施肥,互聯網金融的禾苗得以茁壯成長。巨頭們的造勢,為互聯網金融在國內的發展奠基功不可沒,也為每一位參與市場的選手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入市契機。
我們面臨的挑戰,其實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在喧囂的環境中,能夠排除一切噪音,雜音的干擾,堅持走自己的路,這是最可貴的也是最難的。認清自己很重要,認清自己適合做什么更重要。
BNET:相比競爭對手,和訊的理財產品有哪些競爭優勢?
鐘建文:三年磨一劍——就像你剛才問及的互聯網金融的經營層次,我們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訊的優勢依然在于過去十幾年積累的優勢,對行業的理解,在行業的資源和平臺優勢,我們希望我們能借助和訊在行業內深厚的積淀為不同的投資者提供適合他們的產品。從理財產品角度而言沒有最優只有合適,我們希望能跟合作伙伴一起開發出創新的產品滿足市場不同的投資理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