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籌建虛擬電信服務平臺 或牽手東方通信
國信證券首席分析師周建兵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不管市場傳聞真假,互聯網巨頭介入電信領域是遲早的事,搶占互聯網入口端則是第一步。
搶占入網端口重要陣地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兩次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除了京東、阿里,其他規模較大的互聯網企業都沒有獲得牌照。但業內人士認為,牌照只是一個方面,巨頭們面對移動轉售業務巨大的市場不會拱手相讓,因為這是他們爭奪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重要陣地。
消息人士稱,阿里將于6月1前開展虛擬運營商相關業務,未來將以“170”為開頭號碼段生產定制手機。阿里方面表示,公司會開展相關業務,具體的產品在加速開發中,業務推出的時間未定。而當記者問到是否與東方通信有手機合作計劃時,接受采訪的阿里相關人士意味深長地回答:“我們所有的軟件、硬件可以向所有的企業開放。”
而“緋聞”合作對象則極有可能是東方通信。公開資料顯示,東方通信注冊地為浙江省杭州市,主營業務包括移動通信、程控交換、光電傳輸等。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通信控股51%的杭州東信移動電話有限公司,其生產的手機成品、半成品主要銷售給杭州摩托羅拉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杭州摩托羅拉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為該公司與摩托羅拉公司設立的聯營公司,該公司占有49%的股權。東信移動電話2009年、2010年分別實現凈利潤9855萬元、4118萬元。
記者就此致電東方通信,但公司以董秘出差為由未接受采訪。據盤面顯示,近一個月,東方通信股價持續高走。昨日漲幅為7.9%,報收8.6元。
業內人士指出,移動互聯網目前有軟件入口和終端入口兩個入網端口。在軟件應用入口方面,微信即是代表,集聚了大量的用戶和流量;而在終端入口上,之前一直被基礎運營商掌握,隨著虛擬運營商的出現,互聯網企業發現了“可乘之機”。
電信領域開放力度或加大
除了市場的追捧,政策方面則釋放了更為積極的利好。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其中取消基礎電信和跨地區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核準備受市場矚目。
周建兵認為,高層已經釋放了非常明確地信號,電信領域的市場開放會進一步加大,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判斷,互聯網企業在電信領域的業務開展值得關注。
工信部此前曾公開表示,工信部支持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對參與試點的企業數量沒有限制。
據了解,此次試點受理申請截止日期為2014年7月,工信部將根據企業實際申請的情況進行審查,只要是符合要求的企業都可以獲得試點資格。后續隨著企業的申請,還會陸續發放試點批文。國信證券報告指出,三大運營商如能拿出各自市場份額的0.5%-1%與民資共享,屆時市場規模將在62.5億至125億之間。
盡管各方對此有較高預期,但進場過程顯然不會一帆風順。中投證券分析師蔣競松表示:“一方面電信運營是國家壟斷,事關國家信息安全,完全放開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移動通訊的基站和網絡資源也是阿里這些互聯網企業無法復制的。”
專業人士認為,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運營商都并非博弈,而是互利共贏,引入虛擬運營商不僅不會分走三大運營商的市場份額,反而會把通信市場這塊蛋糕做大。
問題是,運營商如何跳出傳統的壟斷經營思維,避免與虛擬運營商的零和博弈,實現業務共贏發展,這也是電信通信領域參與各方特別是監管層必須解答的難題。
原文鏈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219/11688334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