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影響中國:大數據時代 重新思考電子商務
【圖:甲骨文企業架構師王宇德博士】
甲骨文企業架構師王宇德博士表示,互聯網的變化帶動了電商企業的轉型,電子商務正在發生改變。“ 一開始,電商企業就是一個做網站,做平臺,然后在網上銷售商品,漸漸地大家發現了做電商的平臺不夠了,需要做供應鏈物流,然后還有大家提到的O2O,線上線下的結合,這些都是電商線考慮的內容。”王博士補充道。
【圖:IBM軟件部智慧商務技術總監楊旭青】
楊旭青也發表了自己對于電子商務的重新思考,他認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并非是一種特殊渠道,而是廣告、自營/加盟門店、自助終端、客服熱線等品牌與消費者眾多接觸點的一種,而更有價值的是電子商務帶來了“以產品為核心,以生產為驅動”向“以最終消費者為核心,以需求驅動”的價值鏈轉型,-消費者品牌體驗取決于價值鏈的長度,電商是幫助企業縮短價值鏈的長度的決定因素之一。
大數據時代 精準營銷要做的還有很多
大數據對于中國互聯網的影響最典型應用是在精準營銷,其核心在于精準。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課題,其中包括了對用戶行為有效的路徑圖譜的完整繪制、對用戶的屬性特征,的準確把握以及對用戶的興趣和偏好的全面了解。
【圖:艾瑞咨詢研究總經理劉雷鳴】
對于精準營銷,艾瑞咨詢研究總經理劉雷鳴認為數據整合的過程需要垮平臺和垮終端的整合,不是簡簡單單地把電商平臺自身的瀏覽和購物行為進行分析,他指出數據整合更重要的是把上網的行為進行分析,對用戶接觸網絡到用戶完成購買的完整周期進行分析,他表示只有對全網的行為路徑進行一個全面的整合,精準才能夠來的有價值。
“我把賣啤酒、賣尿布合起來打包叫產品組合,怎么找到合理的產品組合,推動用戶的采購,電商做這樣的營銷采購特別有意義,原來的一個品牌就銷售衣服,但事實上鞋和衣服的組合是能夠促進電商更好的銷售,電商可以把A家的衣服和B家的鞋一些組合,能更好的為用戶進行推薦,我覺得這一塊很好的可以提升的點。” IBM軟件部智慧商務技術總監楊旭青演講中說道。
電商企業如何看待大數據的到來?
作為本次沙龍的亮點,圓桌論壇邀請到了京東開放平臺家居家裝部總經理辛利軍、樂蜂網技術副總裁宗東東以及甲骨文企業架構師王宇德共同探討電商如何利用大數據更好地挖掘價值。
【圖:圓桌論壇】
樂蜂網技術副總裁宗東東從數據的角度來分析大數據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第一就是數據運營,第二是數據管理,第三數據要扛住。數據支持決策,數據提升價值,數據推動運營,第一波要把流量扛住,第二波庫房生產要扛住,第三是數據要扛住,整個運營體系里面,包括很多數據的應用、商品的擺放、庫房、庫存調度和采購等等。”
對于大眾關心的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辛利軍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相比較社交等網站,電商應該更可靠。“目前沒有對于用戶行為的安全性立法,我是一個電商的從業者,我也是一個電商用戶,不僅僅是電商的數據不安全,你在網上的瀏覽,電商是社交很窄的范圍,購物。你不購物就沒有什么數據泄露,更多泄露是你的社交行為,你的QQ、人人網等等各種瀏覽的時間和網頁更容易泄露,相比這些電商更可靠的。”他解釋道。
【圖:嘉賓合影】
寫在最后
不可否認,電商企業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肯定離不開數據的支持。大數據帶給電商企業的價值顯而易見,但這背后需要的是強大的大數據能力支撐,大數據無疑是電商的新武器。
針對大數據進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將為電商企業創造巨大的商機。事實上,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重點不在于數據量的大小,關鍵在價值大小,關鍵在于企業能否挖掘到數據中的價值,能挖掘到多少價值?但除了公認的亞馬遜外,目前似乎還沒有看到多少的成功案例,就從今年的淘寶與微博的互通合作來看,這樣的試水也暴露了電商行業利用大數據的一些問題,所以還是那句老話,大數據時代,電商的未來是美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