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最大云客戶爆料其兩大問題
在亞馬遜網絡服務推出僅僅七年之后,軟件即服務的商業模式火爆之時,甲骨文終于以其旗艦數據庫產品跨入云計算領域。在周一,公司展示了其Oracle Database 12c版本,稱其為“***為云而設計的數據庫”。我個人認為,這要取決于你怎么來定于云。
Oracle 12c的確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其中的某些都非常有云的味道——比如多租戶和地理分布負載平衡/失效備援。如果我正在架設云服務或者正要更新已有的云服務,我確定這些東西肯定會吸引我。沒錯,我甚至可能很想得到它們。
也就是說,如果我正在創立一個軟件即服務的公司,現在還什么都不能做,但是我希望會想野火一樣蔓延,Oracle 12c企業版——這個唯一提供多租戶(需額外付費)的版本——每個處理器47500美元的訂價就有些夸張了。而且,即便我愿意且有能力購買,我還得對付某處的物理服務器或者是在微軟的Windows Azure云上托管我的數據庫。如果我需要對數據層做出一些更改,從而影響應用的變更,我還希望能更靈活一些。
兩個架構的故事
至少對我來說,我剛才描述的那種公司是很典型的云計算公司。就是斗志旺盛的創業公司,把應用建立在AWS上,瘋了一般的成長,成功的同時還能避免技術上的風險。在這里,云計算的本質就是自由——這種自由可以讓你挑選***的工具,用它們來作調整直到滿足你的要求,如果它們不能用或者突然不能勝任某個工作,你可以完全替換掉它們。(Freely用HBase取代了MySQL的原因)。
這種版本的云,開源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單單對于小公司而言。在六月召開的Structure大會上,Netflix云架構師Adrian Cockroft告訴我,他們公司幾乎放棄了所有企業軟件,來加強其流媒體業務,而且肯定不想再發展其他的了。如果Facebook,谷歌,Twitter和其他新的網絡巨頭公司找不到他們需要的開源軟件的形式,他們就會自己來建立(然后再將其開源)。
平心而論,甲骨文想用12c吸引的那類客戶也許并不太在乎創業公司和網絡巨頭所做的那些事。有大的、重要應用的全球性公司需要大型的、重要的數據庫。如果甲骨文是現在最安全、最堅固、***性能的選擇——或者要換別的工作量太大的話——那么也可以說是物有所值的。
例如,Salesforce.com能夠將昂貴的甲骨文軟件和硬件作為標準配備,因為它的用戶增長是可以預見的,而且如果沒有A級工程師在的話,更換現有的數據庫可能有點晚了。這將是一個昂貴又及時的提議,特別是因為任何的客戶停機時間都會引起公眾強烈抗議。
Heroku平臺即服務在2010年被Salesforce.com收購,現在運行了超過三百萬個應用?它建立在PostgreSQL的基礎上,并隨著技術的成熟不斷更新其功能。
從沒有人因為購買Oracle而被辭退,但有人因為它而升職么?
這里還有一種云,架構是多租戶的,分布式的,理想的情況下,該應用作為服務交付。如果它運行在Exalogic服務器上,或者你不能修改代碼,或者它在使用期間會花費大量成本,那該怎么辦呢?
還有一種云,一個軟件工程師和架構師團隊可以把一個開源數據庫(或二三個)和一些通用服務器變成一種產品的基礎,它可以發展和擴充其核心內容,無需投入過大的前期成本。
不能說哪一種方法根本上是對或錯,但是選擇二者中的一種確實可以看出一個公司如何看待技術作為創新工具這一問題,以及所處于的業務階段。有對于未來的計劃,也有維持現狀的計劃。很多看似聰明的公司都在選擇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