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推出業務服務創新新戰略 聚焦加速、轉型和安全
原創8月9日,CA Expo 2012大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以“敏捷IT,業務制勝”為主題,旨在幫助IT專業人員優化IT環境管理工作,幫助企業在業務飛速發展的同時更快地交付服務,從而使IT與業務并駕齊驅。
CA Technologies全球售前高級副總裁 Trevor Bunker介紹了CA Technologies推動業務創新的戰略,聚焦于加速、轉型、安全三大核心策略,從而推動創新,釋放資源,降低風險。CA期望和本地公司共同合作,在流程、語言、方法等方面進行本地化,從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CA Technologies全球售前高級副總裁 Trevor Bunker
由于不了解客戶的需求,傳統的交付方法時間過長,CA致力于通過服務透明化以及縮短應用開發時間,加速應用推出市場時間,從而幫助客戶推動創新。廣東電網需要給9500萬用戶提供電力供應,他們希望了解新應用對環境的影響,以及企業的基礎架構,應用程序等情況。CA提供其可視化的解決方案,從而了解每一個用戶對其應用情況,確保持續的、可靠的交付正確的服務。
如今,傳統化境面臨很多挑戰,不同的平臺、技術、數據中心,讓客戶很難看清企業的基礎架構,更無法認清企業的服務和體驗質量。CA能夠提供一致性、高質量的體驗,加強可視化、透明度以及可預測性。將基礎架構與應用結合,更好的進行調整、重新部署或進行基礎架構重新的調整,來滿足服務的水平。中國南航是世界第五大的航空公司,他需要確保整個基礎架構和應用的質量,了解基礎架構的每個部件和終端用戶的體驗。中國南航在與CA合作后,采用了服務保障的解決方案,了解了整體基礎架構的運行狀況,以及應用運行狀況。
企業通過加速、轉型可以改變IT整個經濟層面,但是要想加速轉型還要考慮安全問題。CA提供了基于內容的訪問權限管理,在下一代安全方面,首先要了解用戶的身份、整個組織的所有用戶,從而提供不同的角色訪問權限。中國銀聯數據有限公司希望能夠提供具有競爭性的認證產品,通過采用多因素識別的解決方案,銀聯數據有限公司降低了整體業務風險,能夠緊密的控制、提供更靈活的管理方式。
以下是現場速記:
Trevor Bunker:George Fischer介紹了一下你們面臨的一些挑戰,比如如何與我們的同事進行合作。George Fischer剛才提出了三點:加速、轉型和安全。
下面從這三個方面看一下,接下來這段時間探討一下如何幫助我們的客戶,以及幫助中國這些客戶來實現更好的創新、更好的轉型、業務的增長。
首先看一下創新。
什么叫做推動創新?客戶告訴我們希望他們的服務更加透明,希望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應用,我們希望找到一種模式來模擬他的應用,之后才能推到市場當中。另外希望讓應用速度更快,希望能減少整個新的應用進入市場的時間。所以當談論我們的戰略和加速時,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案例,比如我們在中國的一些客戶如何把他們的應用更快的推入到市場當中,有更多的市場競爭優勢。
看一下傳統的加速方法。傳統的創新交付方法時間太長了,為什么?比如我們有的時候不了解我們客戶到底想要什么東西。比如先從客戶那里得到要求,了解你的應用想要什么樣的特色,然后我給你去做,缺乏這種透明度和可以直接看到的結果。另一方面,我們在開發應用時,實際上開發用的時間太長了,然后再來提供服務。比如我們在做應用,在整個壽命周期中,建立開發這個應用時間太長。另外當我們部署這個應用時,它的效率比較低,或我們沒有辦法達到規模,擴展成本比較高,花的時間、精力都太長了。所以我們進入市場的速度、時間都沒有辦法達到我們的要求。
下面來看一下CA如何和我們客戶進行合作,提速他的整個壽命周期。
了解用戶想要什么?比如我們花了很多錢投資給我們的客戶進行了解,利用社交媒體以及很多方式跟我們客戶進行溝通,了解他們想要什么。同時了解我們應用當中能有什么樣的特色提供給他,成本是多少,回報是多少,將來累積的商業價值、商業的模式會是多少。所以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作出決策。同時我們也必須要保證我們投資進去的每一塊錢都能夠帶來很好的回報。
另外當我們建設應用時,我們所面臨很大的挑戰,往往聽到客戶說只有當你建完了以后才能夠對它進行修改。比如我們看應用的整個生命周期,70%的時間都浪費了,也就是說要等著能獲得這個資源來做。比如你要獲得一個新的代碼在中間件環境中測試,要等到它在主機上運行,或者在周末才能運行,進行代碼修改,等待時間太長了,我們有很多時間都延誤在這個過程中了。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進行這些部分的模擬和虛擬化,這樣每一個開發商在他們需要時在全天候的獲得資源,虛擬和模擬化能夠確保滿足我們的要求。而且當我們部署應用時,怎么樣能夠非常無隙的部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能夠在我們云上,預置性的部署,而且我們也可以在部署這個應用時,可以在我們合作伙伴的數據中心或地方服務供應商那兒去部署。考慮到敏捷性和靈活性,比如可以選擇到哪個地方部署應用,我們也希望跟合作伙伴一起合作,能夠將比較脆弱的流程轉化為比較敏捷的流程。
給大家舉一些中國案例,它們取得非常成功的經驗。
廣東電網公司是非常大的公司,他們給9500萬個用戶提供電力供應。他們面臨挑戰之一希望能夠有透明度,希望了解推出新的應用在他們環境當中的影響,他們希望能夠了解他們目前的情況,也就是說他們的基礎架構是什么樣的情況,以及應用程序到底表現如何,他們到底能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給客戶,最重要的是他們要看一下未來,了解一下比如引進這個新的應用的話,要進行升級或有一些補丁,或改變我們環境的話,它對我們的性能有什么樣的影響。所以跟我們CA進行合作,廣東電網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能夠提供這種可視化,能夠讓他們來了解比如每一個終端用戶的交易;了解容量的情況,在他們環境里現有容量是多少,最終怎么樣能夠提高可預測性。可預測性就是所有都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尤其是在IT的應用當中,我們確保持續的、可靠的交付正確的服務。
可以看到,在中國有很多好的客戶案例,我們通過跟客戶的合作,不斷的提高可靠性、可預測性和透明性,相信這是非常重要的服務。廣東電網要給9500萬用戶提供電力,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
戰略轉型。我們怎么樣釋放資源?怎么樣能夠進行轉型?只是從IT基礎架構的運維轉型到來推動更好的創新和更快的敏捷性。George Fischer前面跟大家介紹了自動化的問題,怎么樣能夠從人工的流程轉向自動的流程,怎么樣能夠從比較慢的流程轉化成快速的流程,怎么樣能提高效率和生產率,尤其是在整個IT運行中。
看一下傳統基礎架構的應用環境。今天有很多的挑戰,畢竟現在基礎架構是多樣性的,不同的平臺、不同的技術、不同的數據中心等等,所以當我們看到整個IT基礎架構時,非常難讓很多的客戶能夠清楚的來了解,比如他們服務的質量和他們體驗的質量到底怎么樣,這是很難清楚看見的。所以要了解現在這個基礎架構的存儲、網絡是否真正支持這些應用很關鍵,比如在交付這些應用服務時,它的可靠性怎么樣,對于我們終端用戶的體驗又是怎么樣的。我們看到一些不同的部署模型,也面臨很多挑戰,比如如何提高可預測性,我們引入更多的SaaS,或基于云的服務的話,怎么確保這種可視化、透明度和可預測性,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我們和中國客戶進行合作,比如怎么讓他們進行轉型,能夠從基礎架構的運維轉型到業務服務的交付。
這里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比如我們希望能夠提供一致性、高質量的體驗,確保對每個用戶的交易都能夠看得到,加強可視化。我們怎么樣能夠把這個基礎架構應用結合起來,也可以更好的進行調整、重新部署或進行基礎架構重新的調整,來滿足我們服務的水平。所有一切都是關于如何更好的控制,如何提高可視性,如何更好的了解從服務層面上到基礎架構,終端用戶的每一項交易。我們看一下比較復雜的可替代性的解決方案,比如基于SaaS的服務,我們要用云計算的話,實現這個目的必須要實現這樣的轉型,尤其基于網絡的應用非常重要,以前交付我們應用時是在自己的環境進行交付,網絡并不是很大的影響因素,現在我們轉向更加移動的環境網絡變得非常重要。從應用開發角度來講,主要的挑戰之一就是怎么樣能夠預測這個性能,網絡移動性能上的預測,比如從3G、4G,LTE不同承運商上轉移,確保我們高質量性,移動設備應用來講要確保高質量,不僅僅局限于預置性解決方案,所以我們要確保服務和體驗的高質量。
這是我們轉型方面的例子,中國南航,是世界上排名第五大的航空公司,從承載的旅客數量來講,在中國也是前三大之一。中國南航必須要確保整個基礎架構的質量以及應用的質量,這樣才能確保不斷的發展和壯大,他們需要了解基礎架構的每一個部件,而且了解終端用戶的體驗,比如跟他們一些注冊或購票以及其他關鍵應用時要了解用戶的體驗。跟CA合作之后,他們使用了服務保障的解決方案,給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解決方案來解決他們根本性的問題,了解哪個地方運行比較慢,以及在整個基礎架構方面哪些地方服務比較緩慢。希望跟我們客戶溝通一下,他們也有代表參加我們的會議,在技術展廳會展示他們的技術解決方案。
風險角度。我們談到了加速、轉型,我們可以改變IT整個經濟層面的表現。從歷史上來講,如果我們做得比較快的話,可能要犧牲安全性,這以前的情況。有的時候我們要想加速的話,可能要做一些比較危險的事,但是通過CA技術可以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臺。我們客戶有兩個傳統的方法對待這種安全性,一方面我們一定要確保快,希望交付服務要非常快速的進行,意味著我們整個安全就會降低,這樣就會造成欺詐的增加,而且業務會有很多的風險。
其中有一個例子,比如一些特殊權限的用戶,所有問題都是在安全角度上是自相矛盾的,在我們組織結構里可能對某些人太放松,有些時候沒有辦法識別出個人訪問權限,以便更好的保護。另外有些客戶有一些防火墻,在他們環境當中做了很多邊界的保護,但這也有一個挑戰,安全在所有應用當中都有嵌入,實際上進行了巨大的挑戰,也是非常昂貴的,而且管理這個環境也比較麻煩。很多情況下看到用戶必須有的多次的登陸,多次密碼,甚至在同樣一個公司、同樣的應用要登陸多次的密碼,所以真的非常煩瑣和麻煩。這兩種方法都不是很好。
下一代如何更好的對待安全?首先要了解用戶的身份,我們要有一個統一的觀點,了解整個組織所有的用戶和外部的用戶,了解用戶身份之后,就可以給他們提供基于角色的訪問權限,比如讓他們對于我們基礎架構的服務和應用,給他們提供基于身份的訪問權限,要看他們訪問哪些內容,我們就用基于內容的訪問權限的管理,這就是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
案例,中國銀聯數據有限公司是中國銀聯的一個控股子公司。中國銀聯數據有限公司希望能夠提供最具有競爭性的認證產品,這樣他們的服務就非常獨特。為了能夠提供更好的多個因素的身份認證和控制產品,以便滿足銀聯的需求,所以跟我們CA合作之后,我們利用基于多因素識別的解決方案,銀聯數據有限公司極大的降低了整個業務的風險,能夠更好的提供服務,而且更緊密的控制,提供更靈活的管理方式。這是非常好的案例,利用我們的技術實現了提高了整個銀聯有限公司的競爭性的目標。
部署模型。
George Fischer和孫先生也談到了更多的選項,沒有一刀切,沒有萬金油的解決方案,在這個世界中,我們除了預置性解決方案,需要有更多的軟件級服務,或希望利用服務供應商,比如對于一些小的企業或家庭企業來講,云計算可以給他們提供同樣的機會,更好的獲得資源。所以我們一定要進行靈活性的解決方案來管理不同的環境,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預置性的解決方案,或者是SaaS,或是基于云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混合的世界。將來我們相信在這個領域會有更多的創新。
今天確實還有一些挑戰,大家可以挑戰一下。今天會議中跟大家溝通時要自問一下,對你意味著什么,對你的業務來說意味著什么,如果能給你的客戶提供服務速度提高40%的話,對你的影響是什么樣,如果能夠提供服務時,以過去非常少的時間和成本提供服務的話,對你又意味著什么,如果能夠在不犧牲安全的情況下創造服務的話,對你的業務或對你的企業,以及對你意味著什么。今天這一天的會議,你們溝通時一定要自問這幾方面的問題。大家思考一下你們現在有沒有一個項目能夠選擇做一個試點,或者你們推動一個新的服務、新的應用情況下,自問一下是否了解我交付這個服務需要多少容量或能力、特征,你怎么樣提高交付的速度,而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一下需要什么樣的更新,或需要什么樣的刷新,這種方式是否能夠做得更快,能夠降低成本,而且以更少的人來實現刷新或更新,而且你要自問要考慮安全層面上,來考慮未來的安全如何解決,如何支持下一代應用,如何怎么做好準備以便更好的提供服務,尤其給你放或整個站點之外的人提供服務。從技術角度來講找到解決方案。
非常感謝大家的聆聽,非常期待在我們外面的展廳跟大家進行進一步的溝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