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產業為何遭CIO冷遇?
云計算正在“誤入歧途”,炙手可熱的云計算產業遭遇企業CIO的冷遇?
由互聯網公司所引發的云計算熱潮,實際上并沒有回答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質問題,導致了云計算炒作成分較多且難以在企業落地。筆者認為,企業云計算是有別于互聯網云的。基于互聯網的云計算,其成功更多地取決于商業模式的創新。而企業云的落地與成功的真正核心在于企業的管理創新、IT治理,本質上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新模式。
何謂云計算
云計算這個全球關注度最高的IT詞匯,業界對其有著不同的定義和闡述,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表述依然令人們不知所措,更是讓企業管理者和企業IT人,一頭霧水。而筆者基于多年對云計算的研究和實踐,從企業視角以不同維度對云計算進行闡述,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云計算的“一二三四五”,讓人們能夠很容易、清晰地理解云計算。
筆者在所著的第一本云計算書中所給出的云計算定義為:“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的IT資源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動態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件、平臺、軟件、服務),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之為‘云’。”
那么,如何進一步理解這個定義呢,它對企業到底意味著什么?云計算是“一”個全新的服務交付模式,由“二”層結構組成,提供“三”種服務形式,有“四”種部署配置模式,具有“五”大特征,其實質可以總結為“六”個字。
云計算的“一”。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的服務交付模式,不僅僅從技術層面是一個企業計算,更重要的是一種商業模式。對企業意味著一個集成的系統、平臺;企業一體化管控、一體化運營的概念,而重點強調企業集成、系統、平臺、協同、服務的概念和內涵。
“二”是指云計算可分為技術和服務兩個層面,分別由云計算平臺和云應用服務兩個體系組成。前者主要承擔的是實現IT資源的整合并動態易擴展地提供給應用開發者,后者則是將云計算提供的資源根據不同需求封裝為各種應用提供給最終用戶。
“三”是從提供服務和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講,云計算可以分為三種服務交付模式?;A設施作為服務(IaaS),以開發平臺作為服務(PaaS),以及以軟件應用作為服務(SaaS)。
“四”是指云計算四種部署配置模式,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社區云。社區云也可以稱為行業云,即以行業為中心,將供應鏈上的所有產業群圍繞云共享服務,展開商業活動。
“五”是指云計算應具備五大特征,虛擬化的資源池,基于網絡的訪問,按需自助式服務,快速、彈性,使用成本可計量等。
企業云計算的內涵
在云計算發展過程中,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筆者對其在企業的發展趨勢和建設要點逐步明確、清晰,并積累了如下觀點。
首先,企業云平臺的核心要素是“聚合”。規?;⒓瘓F化、專業化的聚合、服務的價值提升、集團化概念下服務關聯對價值的倍增效應。云計算是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通過跨企業的協同,將在一個集團企業內外或專業領域的最佳應用通過云平臺有效地匯聚在一起,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企業對專業功能/應用隨需使用。
第二,云平臺的價值還體現在“一站式”服務。集團企業云的發展和壯大通常依賴于一套完整的行業環境、業務服務鏈條以及集團內企業所形成的價值網絡。這樣,在云服務平臺上,客戶、員工、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務。
第三,PaaS不僅僅限于基礎開發平臺和中間件,對于一個集團企業而言,其包含基礎專業服務的功能平臺,例如可以將主數據相關功能以標準服務的方式在PaaS中提供,而將應用功能以插件的方式與PaaS集成。
第四,面向服務的架構(SOA)是企業云計算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云是SOA的連續。
云計算是SOA由基礎服務化向虛擬化演進的關鍵技術支撐,云計算除了具有典型的SOA服務所有特點外,在服務的虛擬化和可擴展性上又有新的要求。在技術上,企業云計算必須將虛擬化技術與SOA架構結合起來的以虛擬化為核心的IT資源集中管理,降低IT運營成本。SOA架構的PaaS平臺,支持企業的業務、應用、數據的整合,實現應用的靈活性和消除信息孤島,并實現企業內各業務單元的個性化業務的應用開發、部署和管理。
最后,可以把云計算的實質概括為“六”個字,即智慧、資源和模式。
對企業CIO來講,要關注如何利用云計算的智慧、CIO智慧把企業的IT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種服務模式,交付給企業員工、客戶以及供應商使用。對企業CEO來講,要關注如何把企業的資源通過企業的智慧、云計算的智慧與CEO的智慧整合起來,基于云計算平臺來形成一種商業模式,交付給企業及客戶、供應商,提供服務。
科學進行云演進
云計算以其虛擬化、標準化和自動化以及高度聚合的特征,幫助企業可以解決復雜環境下的業務發展對IT帶來的訴求,促使企業重新思考IT建設以及其經濟價值。那么,如何通過云計算改善企業IT應用的速度和敏捷性,提供跨邊界的IT服務,并確保IT應用的整合性和安全性,進而推動企業業務轉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使企業快速進入市場?這是企業IT人和云服務廠商設計、實施企業云計算的目的、意義所在,也是對云計算有效落地的一個挑戰。為此,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科學的企業向云演進的策略和路徑。
通過上述闡述,可以認識到企業云代表著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業務模式的變革以及技術的創新。為此,要有以下的策略考慮:關注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企業云計算的技術發展;了解成熟和能夠落地的技術和服務商;基于業務需求,規劃構想集團企業云的概念;開展云計算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企業架構方法;從集團管控、業務協同、供應鏈管理、共享服務等業務需求考慮;商業組件化——逐步構建集團內商業組件,商業組件可以重復交替地建立一系列職能程序和服務模塊。商業組件化、標準化、服務化,最終通過統一界面封裝后提供服務;企業云計算從一體化數據中管理開始向云演進。對集團企業內IT資源進行集中、整合,標準化、虛擬化、自動化、云化。
最后,可以總結出企業向云演進或云計算落地的三要素:一是支持云計算的IT治理、企業管理和企業架構方法;二是SOA架構的PaaS平臺,支持企業的業務、應用、數據的整合,實現應用的靈活性和消除信息孤島,并實現企業內各業務單元的個性化業務的應用開發、部署和管理;三是IT資源整合的動態易擴展數據中心的動態資源池建設,實現IT資源集中管理,服務的提供能力。
基于企業戰略、管控以及業務需求出發,規劃企業云平臺,考慮實施策略和演進路徑,謀得企業云計算平臺的長遠發展。企業發展、企業管理、IT建設,云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