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近之:未來戰略七步曲彰顯華為雄心
第四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于2012年5月23-25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云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承辦。在2012國內公共云全面開花、云計算實踐元年之際,本次大會云集云計算核心專家,就國內外云計算核心技術以及行業應用創新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屆大會主題為“示范*** 創新實踐”,包括微軟、英特爾、IBM、華為、浪潮等多家業界知名廠商參加,大會同時設有多個分論壇。
在今天的主題演講中,華為企業業務IT產品線全球IT戰略與業務發展部高級副總裁朱近之為大家做了精彩演講。她為大家分享了從云管端的市場經驗和技術經驗怎么樣從中國面向全球的一個發展。

華為企業業務IT產品線全球IT戰略與業務發展部高級副總裁 朱近之
她從云計算的四個層面為大家做了探討。網絡,計算和存儲為核心,安全為保障,應用為導向。在華為入職***個學習的核心概念是客戶為中心,客戶的使用習慣,客戶的接受程度決定一個新興技術成功和失敗。
新時代 需要新的“云-管-端”模式
在信息爆炸時代,面臨很多挑戰,新的需要要求有“云-管-端”的新模式。云的是變革,主要體現在數據中心的規模變得更大,性能要求更高。云的變革和端的變革影響到網絡變革,網絡變革有三種趨勢,一個是更寬的管道,一個是更多管道,還一個是更智能管道。從更寬管道我們5年需求增長60%,網絡運營商需要持續建設網絡以滿足用戶大量需求。更多的網絡代表什么?我們現在已經有WIFI等上網技術方式,未來更多選擇。家庭微形機站,光纖寬帶。
從更智能方面,***特點應用感知網絡,網絡是會判斷這個應用的需求什么,比如需要更大帶寬針對一個視頻,智能網絡能幫助我們促進在不同的地方的比如機器和機器間交流,幫助***先數據***到達。
華為在管這方面一直有非常強大優勢,積累了20多年經驗,在140多個國家有應用,服務全球1/3人口。這非常好經驗,我們幫助電信和網絡運營長進行更高質量云網絡服務。我們基于管道打造下一代IT解決方案,怎么打造這個解決方案,我們看到云端以后趨勢是融合集成架構,這是非常重要的趨勢。
強大研發實力 與業界和高校廣泛合作
華為幫助運營商和企業架構,搭建云計算平臺實現各種預期目標。在云的時代華為公司認為,要掌握核心的技術才能確保全球激烈競爭中的優勢。華為在IT領域和云計算領域自主創新道路,非常艱難,非常有收獲。10年前華為進行IT研究和投入,今天達到10萬個研發人員。我們在自主研發芯片、虛擬化,云管理,存儲,分布型文件系統,IT核心技術,我們在這里已經拿到1千多件專利,也參與開原的組織。因為軟件逐漸會向開原方式。
我們同時也很好開始和全球***高校開始技術合作,包括北京大學,和我的母校,麻省理工大學。華為自行研究產品,服務器我們成為英特爾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今天新聞發布,英特爾正式支持華為服務器上面資源虛擬化。存儲方面增強華為存儲實力,我們存儲4系列,統一存儲,NAS存儲,云存儲,備份虛擬。我們的云存儲具有海兩存儲能力。在平安城市項目里開始應用。
華為未來戰略七步曲 夯實創新基石
此外,朱近之也在此次大會上為人們透露了華為戰略規劃的七步曲,也分享了過去以來,華為在推動云計算發展中的里程碑。

華為未來戰略規劃七步曲
隨后,中關村在線獨家采訪了華為高級副總裁朱近之。在記者問到云計算產業面臨的***瓶頸問題時,她表示,我們在做新技術時有時候不會想清楚為什么做新技術。我們認為最終客戶端的需求才是推動這些新技術的動力之一?,F在逐漸在云計算產業可以看見各個廠商,都聚焦在云計算的安全性或者從它的網絡擴展性,云存儲方面進行創新和發展。

在記者問到未來華為云計算戰略和自身在云時代定位問題的時候,朱近之表示,通過云計算的四層夯實技術基礎和推動業界創新,這四方面主要包括:網絡為基礎,安全和創新為中心,計算、存儲、網絡三個確保數據中心正常運作。
對于未來如何滿足不斷變化增長的市場需求,朱近之表示。華為是一家非常有靈活性的一個公司,在去年投資終端和企業,意味著我們看到了市場的潛在性,因此也就有了今年大手筆去投入,華為的組織架構有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在戰略規劃洞察市場的變化,包括自己積累的經驗,我們去觀察市場的變化有些什么需要轉向的會告訴客戶,大概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客戶為了節省成本,為了減少開支,會走向低端設備采購,但是會發現低端把服務外包給云計算用戶,或者在北非這些國家的時候,效益會被大大影響,最終它的成本反而會更高。所以現在開始有一些回歸,客戶對質量的要求,而且愿意去承擔這個成本,保證他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