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漢柏構建“智慧城市”發展藍圖
"北三環長虹橋路段現在交通順暢,某某酒店門口現有15輛出租車排隊等候。距離您***還款日期還有1天,請及時還款以免給您的生活帶來其他影響。人民醫院當前門診人數比較多,請選擇其他醫院或其他時間就診……" 當您移動終端收到這樣的有情提示,這不是電影里的才有的場景,"智慧城市"同樣可以帶給你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活"。
繼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科技革命又一次帶領我們進入了智慧化的世界。利用智慧技術,建設智慧城市,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趨勢和特征。以互聯網、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帶網等網絡組合為基礎,以智慧技術高度集成、智慧產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為的特征構成了"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對于如何建設智慧城市,各大技術廠商和專家紛紛獻計獻策。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智慧城市論壇主席成思危提出的"智慧城市"建設應當"以人為本",共建和諧的社會環境和秩序,獲得社會各界普遍認同。
任何技術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為人服務,漢柏描繪的"智慧城市"藍圖正是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出保穩定的"智慧政府";保增長的"智慧經濟";保民生的"智慧民生"概念,無不體現科技輔助國計,服務民生的初衷。在5月11-15日舉辦的"中國天津第十九屆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第八屆PECC國際貿易投資博覽會"(簡稱:津洽會)上,漢柏"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智能網絡產品和解決方案吸引參會者的眾多目光。
漢柏"智慧城市"特點
漢柏"智慧城市"是以智慧金融,智慧廣電,智慧交通,智慧郵政,智慧物流為基礎構建"智慧經濟"。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食品安全,環境監測為基礎構建"智慧民生";以數字城管,智慧工商稅務,平安城市,政務公開,行政審批,應急系統為基礎構建"智慧政府"。
漢柏"智慧城市"是基于應用需求而提出的,如當前醫療機構數量有限,公共醫療的比率低,但居民對醫療衛生需求不斷提高,且城市老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如何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漢柏"智慧醫療"就很好的緩解這方面的矛盾。通過智慧的遠程醫療系統,可以讓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得到治療;為了時刻了解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可以在老人的床單上安裝設備,如果夜間發生緊急情況,床單上的醫療設備可以分析出具體情況,然后自主呼叫急救中心并發出患者身體信息,這樣可以減少突發病的死亡率。
智慧政府、智慧經濟、智慧民生等智能手段為市民生活帶來的便利,已不再是束之高閣的技術和理論,而是實實在在借助科技的力量,通過構建"智慧城市"解決目前資源緊張,交通擁堵等城市問題,讓人們盡享"以人為本"的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